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4472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校准领域,公开了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标定支架包括底座、立架组件和横梁组件。立架组件包括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第一立杆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装于底座,第二立杆与第一立杆连接,第一立杆可与第二立杆套叠或折叠以减少立架组件的长度。横梁组件由立架组件支持。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标定支架中,第一立杆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座,可使得底座与第一立杆相分离,方便标定支架的装载、搬运。另外,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可套叠或折叠,可减少立架组件的长度,进一步方便标定支架的装载、搬运。

A calibration system and its calibration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维修及设备标定
,特别涉及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技术介绍
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DriverAssistantSystem),简称ADAS,是利用安装于车上的各式各样的传感器,在第一时间收集车内外的环境数据,进行静、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等技术上的处理,从而能够让驾驶者在最快的时间察觉可能发生的危险,以引起注意和提高安全性的主动安全技术。ADAS采用的传感器主要有摄像头、雷达、激光和超声波等,可以探测光、热、压力或其它用于监测汽车状态的变量,通常位于车辆的前后保险杠、侧视镜、驾驶杆内部或者挡风玻璃上。在车辆使用过程中,震动、碰撞、环境温湿度等均会使上述传感器的物理安装状态发生改变,故需要不定期进行校准或标定。对上述传感器进行校准或标定时,通常会在标定支架上挂载标定元件,以对车辆上的传感器进行校准或标定。然而,目前大多数的标定支架,体积比较大、占地面积也大,组装复杂,且难以搬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标定元件难以搬迁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标定支架,包括:底座;立架组件,包括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所述第一立杆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立杆与所述第一立杆连接,所述第一立杆可与所述第二立杆套叠或折叠以减少所述立架组件的长度;以及横梁组件,由所述立架组件支持。可选地,所述立架组件包括底座固定件,所述底座固定件安装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一立杆两者之一,并且可紧固连接另一者,使得所述第二立杆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底座固定件也可从另一者脱离,使得所述第一立杆可从所述底座拆卸下来。可选地,所述第一立杆和所述底座两者之一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另一者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可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相互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一立杆相对所述底座移动。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可卡接于所述限位槽并且抵紧所述限位槽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可选地,所述限位槽为大孔位与小孔位径向连通的通孔,并且所述限位杆可穿过所述大孔位后卡接于所述小孔位。可选地,所述底座固定件包括扳动把手和搭扣件;所述扳动把手枢转连接于所述底座,并且可绕枢接处转动;所述搭扣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扳动把手并且可随所述扳动把手转动;转动所述扳动把手可使得所述搭扣件的另一端扣紧于所述第一立杆或从所述第一立杆脱离。可选地,所述第一立杆设置有倒勾部,所述搭扣件可扣紧于所述倒勾部,使得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立杆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立杆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杆之内或套于所述第一立杆之外,所述第二立杆可沿所述第一立杆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立杆移动;所述横梁组件由所述第二立杆支持。可选地,所述第一立杆及所述第二立杆的横截面为非圆形。可选地,所述第一立杆与所述第二立杆中的一者包含有导轨,另一者受所述导轨的导引仅可沿所述第一立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可选地,所述立架组件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立杆,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立杆沿所述第一立杆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立杆移动。可选地,所述第一立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第二立杆的一端,以使所述第二立杆可相对于所述第一立杆折叠。可选地,所述第一立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搭扣件,所述第二立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搭扣件,所述第一搭扣件和所述第二搭扣件可相互搭扣,将所述第二立杆扣紧于所述第一立杆。可选地,所述立架组件包括第三立杆,所述第三立杆与所述第二立杆连接,所述第三立杆和所述第二立杆可套叠或折叠以减少所述立架组件的长度。可选地,所述横梁组件包括横梁,所述横梁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立架组件。可选地,所述横梁组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由所述立架组件支持;所述横梁包括连接部,所述横梁的所述连接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中,并通过所述安装座由所述立架组件支持。可选地,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立架组件的顶表面。可选地,所述安装座围设形成一安装通道,并且所述安装通道不闭合且留有缺口,所述横梁安装于所述安装通道内,所述缺口用于方便将所述横梁通过所述缺口安装于所述安装通道内,并且方便通过所述缺口将所述横梁从所述安装通道取出。可选地,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限位机构,所述连接部包括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相适配的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与所述第二限位机构配合,将所述横梁限位于所述安装座内。可选地,所述安装座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将所述横梁压紧在所述安装座上,以使得将所述横梁压紧在所述安装座的底面及一个侧面上。可选地,所述横梁包括左横梁部、右横梁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立架组件,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左横梁部,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右横梁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标定系统,包括标定元件和如上所述的标定支架,所述标定元件可挂载于所述标定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在本实施例的所述标定支架中,第一立杆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座,可使得底座与第一立杆相分离,方便标定支架的装载、搬运。另外,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可套叠或折叠,可减少立架组件的长度,进一步方便标定支架的装载、搬运。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是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标定支架的立体图,其中所述标定支架挂载多线激光器;图2是图1所示的标定支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的标定支架的立体图,其中标定支架的横梁组件处于折叠状态;图4是图1所示的标定支架的局部的立体图;图5是利用图1所示的标定支架的挂载多线激光器将标定系统对准汽车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示出的底座固定件与立杆的装配示意图,其中省去了底座和立杆的上部分;图7是图6的底座固定件的结构分解图;图8是根据另一些实施例示出的的底座固定件与立杆的装配示意图,其中省去了底座和立杆;图9是根据再一些实施例示出的的底座固定件与立杆的装配示意图,其中省去了底座和立杆;图10是图9所示的支承基座和限位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示出的的底座固定件与立杆的装配示意图,其中省去了底座和立杆;图12是图11所示的支承基座和限位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1所示的底座固定件的结构分解图;图14是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示出的的底座固定件与立杆的装配示意图,其中省去了底座和立杆;图15是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示出的的底座固定件与立杆的装配示意图,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n立架组件,包括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所述第一立杆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立杆与所述第一立杆连接,所述第一立杆可与所述第二立杆套叠或折叠以减少所述立架组件的长度;以及/n横梁组件,由所述立架组件支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立架组件,包括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所述第一立杆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立杆与所述第一立杆连接,所述第一立杆可与所述第二立杆套叠或折叠以减少所述立架组件的长度;以及
横梁组件,由所述立架组件支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件,所述底座固定件安装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一立杆两者之一,并且可紧固连接另一者,使得所述第二立杆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底座固定件也可从另一者脱离,使得所述第一立杆可从所述底座拆卸下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杆和所述底座两者之一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另一者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可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相互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一立杆相对所述底座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可卡接于所述限位槽并且抵紧所述限位槽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为大孔位与小孔位径向连通的通孔,并且所述限位杆可穿过所述大孔位后卡接于所述小孔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固定件包括扳动把手和搭扣件;
所述扳动把手枢转连接于所述底座,并且可绕枢接处转动;
所述搭扣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扳动把手并且可随所述扳动把手转动;
转动所述扳动把手可使得所述搭扣件的另一端扣紧于所述第一立杆或从所述第一立杆脱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杆设置有倒勾部,所述搭扣件可扣紧于所述倒勾部,使得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立杆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杆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杆之内或套于所述第一立杆之外,所述第二立杆可沿所述第一立杆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立杆移动;
所述横梁组件由所述第二立杆支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杆及所述第二立杆的横截面为非圆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杆与所述第二立杆中的一者包含有导轨,另一者受所述导轨的导引仅可沿所述第一立杆的长度方向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组件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立杆,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毕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