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积灰灰尘传感器风道及灰尘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412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积灰灰尘传感器风道,包括屏蔽罩、PCB板组件、发热装置、底座,所述屏蔽罩上部开口,所述屏蔽罩底部开设有出气孔,所述PCB板组件安装于所述屏蔽罩内部,所述PCB板组件上开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发热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通气孔中,所述底座与所述屏蔽罩配合安装,所述底座中设有第二通气孔,所述底座上部开设有进气孔,所述出气孔与所述第一通气孔交错设置,所述第一通气孔与所述第二通气孔交错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灰尘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避免形成大型颗粒物污染检测区域,又避免了数值滞后反应不敏感的现象,使输出的数值准确,一致性高,长期稳定性能好,便于清理该传感器内部及镜片积灰。

An anti dust sensor air duct and dust sen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积灰灰尘传感器风道及灰尘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灰尘传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积灰灰尘传感器风道及灰尘传感器。
技术介绍
灰尘传感器是一种测量悬浮于空气中微小颗粒物的传感器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大气测量、火灾、烟气测量及工业锅炉、窑炉、化工厂排烟测量等领域,应用于空气净化器,空调,新风系统等产品上。一般的灰尘传感器风道设计均采用直管设计或采用多个风道弯曲,直管设计会使大型颗粒物沉降到检测区域的可能性大大增多,计算出的数值会出现严重误差,导致产品性能指标不良;多个风道弯曲增加了风阻,那么计算出来的数值就会滞后不能敏感的显示出数值。如何解决大颗粒物阻挡又不会造成数值滞后是目前灰尘传感器行业遇到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积灰灰尘传感器风道及灰尘传感器,对现有的灰尘传感器风道结构进行改进设计,使检测准确,即时显示检测数据。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积灰灰尘传感器风道,包括屏蔽罩、PCB板组件、发热装置、底座,所述屏蔽罩上部开口,所述屏蔽罩底部开设有出气孔,所述PCB板组件安装于所述屏蔽罩内部,所述PCB板组件上开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发热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通气孔中,所述底座与所述屏蔽罩配合安装,所述底座中设有第二通气孔,所述底座上部开设有进气孔,所述出气孔与所述第一通气孔交错设置,所述第一通气孔与所述第二通气孔交错设置,发热装置加快风的流动,使风速保持正常,避免数值滞后现象。具体的,所述发热装置为发热电阻,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优选的,为了便于客户及维护人员清理该传感器内部及镜片积灰,所述底座包括可拆卸后盖,所述底座上部开口,所述可拆卸后盖与所述底座上部配合连接,所述进气孔开设于所述可拆卸后盖上。具体的,所述可拆卸后盖与所述底座通过卡扣连接,便于打开后盖进行清理。优选的,所述出气孔开设有多个,并分布于同一圆周上,所述出气孔开设于所述屏蔽罩底部中央。具体的,所述第一通气孔开设于所述PCB板组件前侧。具体的,所述第二通气孔开设于所述底座右侧。优选的,所述进气孔开设多个,并设置于同一直线上,设于所述可拆卸后盖后侧。优选的,所述底座的棱上设置有条形凸起物,所述底座的表面设置有凸起物,所述屏蔽罩的棱上开设条形凹槽,所述屏蔽罩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条形凸起物与所述条形凹槽相互卡合,所述凸起物与所述凹槽相互卡合,所述底座的条形凸起物插入屏蔽罩的凹槽,所述凸起物限入所述凹槽固定。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灰尘传感器,包括上述的包括灰尘传感器风道、发光管、受光管、透镜,所述发光管、所述受光管分别安装于所述PCB板组件的对角线上,所述透镜安装于所述发光管光线射出的前方,所述发光管与所述受光管之间为检测区域。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弯曲风道设计,同时设置发热装置加快风的流速,可有效避免形成大型颗粒物污染检测区域,又避免了数值滞后反应不敏感的现象,使灰尘传感器输出的数值准确,灰尘传感器一致性高,长期稳定性能好;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可拆卸后盖便于客户及维护人员清理该传感器内部及镜片积灰,降低了后续传感器的维护时间及维护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防积灰灰尘传感器风道,包括屏蔽罩1、PCB板组件2、发热装置3、底座4、可拆卸后盖9、条形凸起物10、凸起物11。屏蔽罩1为上部开口方形外壳,屏蔽罩1底部开设有出气孔5,出气孔5开设于屏蔽罩1底部中央,出气孔5为八个圆孔,分布于同一圆周上。屏蔽罩1的四条棱上均开设条形凹槽12,屏蔽罩1上四个侧面上开设有方形凹槽13。PCB板组件2安装于屏蔽罩1内部,PCB板组件2前侧开设有第一通气孔6,第一通气孔6为方形孔,发热装置3采用发热电阻,发热装置3安装于第一通气孔6中。发光管、受光管分别安装于PCB板组件2的对角线上,透镜14安装于发光管光线射出的前方,发光管与受光管之间为检测区域15。底座4上部开口,有可拆卸后盖9与底座4上部通过卡扣连接,有可拆卸后盖9便于客户及维护人员清理该传感器内部及镜片积灰,气孔8为三个圆孔,并设置于同一直线上,进气孔8设于可拆卸后盖9后侧。底座4的棱上设置有条形凸起物10,底座4的表面设置有凸起物11。出气孔5与第一通气孔6交错设置,第一通气孔6与第二通气孔7交错设置。PCB板组件2安装于屏蔽罩1内部,底座4从PCB板组件2上方插入底座4中,条形凸起物10与条形凹槽12相互卡合,凸起物11与凹槽13相互卡合。风道16为图中虚线所示,空气从进气孔8进入,向下通过第二通气孔7,经过发光管与受光管之间的检测区域15进行灰尘检测,从第一通气孔6经过,发热装置3对通过的空气进行加热,最后从出气孔5排出。该防积灰灰尘传感器采用弯曲风道设计,同时设置发热装置加快风的流速,不会形成大型颗粒物污染检测区域,数值检测即时,敏感性好,使灰尘传感器输出的数值准确,数值一致性好,长期稳定性好;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可拆卸后盖便于客户及维护人员清理该传感器内部及镜片积灰,降低了后续传感器的维护时间及维护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积灰灰尘传感器风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罩(1)、PCB板组件(2)、发热装置(3)、底座(4),所述屏蔽罩(1)上部开口,所述屏蔽罩(1)底部开设有出气孔(5),所述PCB板组件(2)安装于所述屏蔽罩(1)内部,所述PCB板组件(2)上开设有第一通气孔(6),所述发热装置(3)安装于所述第一通气孔(6)中,所述底座(4)与所述屏蔽罩(1)配合安装,所述底座(4)中设有第二通气孔(7),所述底座(4)上部开设有进气孔(8),所述出气孔(5)与所述第一通气孔(6)交错设置,所述第一通气孔(6)与所述第二通气孔(7)交错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积灰灰尘传感器风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罩(1)、PCB板组件(2)、发热装置(3)、底座(4),所述屏蔽罩(1)上部开口,所述屏蔽罩(1)底部开设有出气孔(5),所述PCB板组件(2)安装于所述屏蔽罩(1)内部,所述PCB板组件(2)上开设有第一通气孔(6),所述发热装置(3)安装于所述第一通气孔(6)中,所述底座(4)与所述屏蔽罩(1)配合安装,所述底座(4)中设有第二通气孔(7),所述底座(4)上部开设有进气孔(8),所述出气孔(5)与所述第一通气孔(6)交错设置,所述第一通气孔(6)与所述第二通气孔(7)交错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积灰灰尘传感器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3)为发热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防积灰灰尘传感器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包括可拆卸后盖(9),所述底座(4)上部开口,所述可拆卸后盖(9)与所述底座(4)上部配合连接,所述进气孔(8)开设于所述可拆卸后盖(9)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积灰灰尘传感器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后盖(9)与所述底座(4)通过卡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防积灰灰尘传感器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5)开设有多个,并分布于同一圆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李革非肖银帆肖长宝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友穗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