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列车车体外观图像采集系统,检查人员在繁重工作下检查可能会存在漏检的风险,本专利解决了在列车大密度地开行,仅依靠检查人员来检查完所有的检测项点,花费时间长,检修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主机控制柜,轨旁控制模块和用于采集列车车体外观图像的多种采集模块和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运行过程中检测列车全局及定制专项点,对列车车体外观异常状态自动精确报警。列车回库后检查人员可不再检查全车部件,仅对系统报警部件和系统不能检测的部件进行检测即可,可大大减少列车检查工作量,缩减检测时间,优化人工检修流程,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进一步提高列车巡检的可靠性和效率。
An image acquisition system of train body appear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列车车体外观图像采集系统
本技术涉及列车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列车车体外观图像采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开行线路密集、运行车辆多、车辆故障影响重大等现状,为保证列车质量可靠、运行安全,目前列车检查由人工定期巡检完成。但人工巡检安全保障模式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存在安全隐患:长期以来,对于列车车体外观检查,基本依托检查人员下车底地沟或登顶作业完成,采取“手触、锤检、眼看、耳听、鼻闻”等方法进行,作业环境艰苦,且列车检查质量受检查人员技术能力、身心状态等复杂因素的影响,难以保证繁重工作下列车检查质量的可靠性要求,可能存在漏检的风险,为行车安全埋下隐患;检查效率低:列车大密度地开行,大大增加了列车检查工作量和检查人员劳动强度,仅依靠检查人员来检查完所有的检测项点,花费时间长,检修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列车车体外观图像采集系统,以解决列车人工巡检存在安全隐患和检查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列车车体外观图像采集系统,包括:主机控制柜,所述主机控制柜放置在轨旁设备间内;轨旁控制模块,所述轨旁控制模块固定在列车轨道一侧地平面上;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1和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2,所述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1和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2固定在列车轨道两侧地平面上;车底轨外采集模块1和车底轨外采集模块2,所述车底轨外采集模块1和车底轨外采集模块2固定在列车轨道两侧基坑内;车底轨中采集模块,所述车底轨中采集模块固定在列车轨道中间基坑内;车体采集模块1和车体采集模块2,所述车体采集模块1和车体采集模块2固定在列车轨道外部两侧;车顶采集模块1和车顶采集模块2,所述车顶采集模块1和车顶采集模块2固定在列车轨道外部两侧,分别位于所述车体采集模块1和车体采集模块2的上方;车轮传感器1、车轮传感器2、车轮传感器3和车轮传感器4,所述车轮传感器1、车轮传感器2、车轮传感器3和车轮传感器4固定在轨道内侧;进一步地,车号采集装置,所述车号采集装置固定在轨道中间轨枕间或者列车轨道外侧地平面上;进一步地,所述车轮传感器1、车轮传感器2、车轮传感器3、车轮传感器4用于采集列车出入库信息、车速信息和行车方向信息;进一步地,所述车号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列车车号信息;进一步地,所述轨旁控制模块用于采集所述车轮传感器1、车轮传感器2、车轮传感器3、车轮传感器4和所述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1、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2、车底轨外采集模块1、车底轨外采集模块2、车底轨中采集模块、车体采集模块1、车体采集模块2、车顶采集模块1、车顶采集模块2的工作状态并上传至所述主控模块;进一步地,所述主机控制柜包括:主控模块和采集工控机;进一步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收集与切换所述轨旁控制模块与所述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1、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2、车底轨外采集模块1、车底轨外采集模块2、车底轨中采集模块、车体采集模块1、车体采集模块2、车顶采集模块1和车顶采集模块2的工作状态,所述主控模块显示相应的指示状态;进一步地,采集工控机,所述采集工控机采集并显示所述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1、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2、车底轨外采集模块1、车底轨外采集模块2、车底轨中采集模块、车体采集模块1、车体采集模块2、车顶采集模块1和车顶采集模块2的图像信息。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模块需具备至少一个普通网口,用于与所述采集工控机进行数据传输;至少一个通讯接口,用于与所述轨旁控制模块进行数据传输。进一步地,所述采集工控机还包括:进一步地,图像采集模块,所述图像采集软件用于实时图像采集、处理、显示及数据落盘,支持多种工作模式;进一步地,车号采集模块,所述车号采集软件用于转换所述车号采集装置采集的列车车号信息,获取列车车号。进一步地,所述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1、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2、车底轨外采集模块1、车底轨外采集模块2、车底轨中采集模块、车体采集模块1、车体采集模块2、车顶采集模块1和车顶采集模块2还包括:进一步地,相机组件,所述相机组件用于采集列车图像;进一步地,除尘散热装置,所述除尘散热装置用于对所述相机组件进行除尘散热;进一步地,采集防护,所述采集防护用于对所述相机组件和所述除尘散热装置进行防护。进一步地,所述相机组件还包括:进一步地,相机、镜头,所述相机、镜头用于拍摄列车车体外观图像;进一步地,光源,所述光源用于照亮列车车体拍摄区域,协助所述相机、镜头完成列车车体外观图像的拍摄;进一步地,镜头防护罩,所述镜头防护罩用于对所述镜头进行防护。进一步地,所述采集防护可采用结构箱体或者其它具有防护作用的器件。进一步地,所述车底轨外采集模块1、车底轨外采集模块2、车底轨中采集模块还包括:进一步地,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用于对所述车底轨外采集模块1、车底轨外采集模块2、车底轨中采集模块的水位进行监控。进一步地,所述主机控制柜、轨旁控制模块、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1、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2、车底轨外采集模块1、车底轨外采集模块2、车底轨中采集模块、车体采集模块1、车体采集模块2、车顶采集模块1、车顶采集模块2现场安装时均接地到位,所有模块体间传输线缆具备屏蔽层,且屏蔽层接地良好,模块体内增加防雷模块。进一步地,所述采集工控机需配置所述相机组件数量的千兆网口加至少一个普通网口,若所述相机组件数量超过所述采集工控机所能配置的网口数,则需要扩展所述采集工控机的数量,以满足所述相机组件的采集,所述采集工控机通过千兆网线与所述相机组件进行连接。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列车车体外观图像采集系统,借助于先进的动态智能机器视觉技术,可在列车运行过程中检测全局及定制专项点,对列车车体外观异常状态自动精确报警。列车回库后检查人员可不再检查全车部件,仅对系统报警部件和系统不能检测的部件进行检测即可,可大大减少列车检查工作量,缩减检测时间,优化人工检修流程,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进一步提高列车巡检的可靠性和效率;本技术采用了除尘散热装置,对所述相机组件进行防护,使所述相机组件能够获取更清晰的列车图像;本技术采用了采集防护,所述采集防护用于对所述相机组件和所述除尘散热装置进行防护;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列车车体外观图像采集系统的布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一种列车车体外观图像采集系统,如图1所示,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列车车体外观图像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机控制柜,所述主机控制柜放置在轨旁设备间内;/n轨旁控制模块,所述轨旁控制模块固定在列车轨道一侧地平面上;/n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1和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2,所述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1和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2固定在列车轨道两侧地平面上;/n车底轨外采集模块1和车底轨外采集模块2,所述车底轨外采集模块1和车底轨外采集模块2固定在列车轨道两侧基坑内;/n车底轨中采集模块,所述车底轨中采集模块固定在列车轨道中间基坑内;/n车体采集模块1和车体采集模块2,所述车体采集模块1和车体采集模块2固定在列车轨道外部两侧;/n车顶采集模块1和车顶采集模块2,所述车顶采集模块1和车顶采集模块2固定在列车轨道外部两侧,分别位于所述车体采集模块1和车体采集模块2的上方;/n车轮传感器1、车轮传感器2、车轮传感器3和车轮传感器4,所述车轮传感器1、车轮传感器2、车轮传感器3和车轮传感器4固定在轨道内侧;/n车号采集装置,所述车号采集装置固定在轨道中间轨枕间或者列车轨道外侧地平面上;/n所述车轮传感器1、车轮传感器2、车轮传感器3、车轮传感器4用于采集列车出入库信息、车速信息和行车方向信息;/n所述车号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列车车号信息;/n所述主机控制柜包括:主控模块和采集工控机;/n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收集与切换所述轨旁控制模块与所述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1、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2、车底轨外采集模块1、车底轨外采集模块2、车底轨中采集模块、车体采集模块1、车体采集模块2、车顶采集模块1和车顶采集模块2的工作状态,所述主控模块显示相应的指示状态;/n所述轨旁控制模块用于实时采集所述车轮传感器1、车轮传感器2、车轮传感器3、车轮传感器4和所述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1、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2、车底轨外采集模块1、车底轨外采集模块2、车底轨中采集模块、车体采集模块1、车体采集模块2、车顶采集模块1、车顶采集模块2的工作状态并上传至所述主控模块;/n采集工控机,所述采集工控机采集并显示所述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1、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2、车底轨外采集模块1、车底轨外采集模块2、车底轨中采集模块、车体采集模块1、车体采集模块2、车顶采集模块1和车顶采集模块2的图像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车车体外观图像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控制柜,所述主机控制柜放置在轨旁设备间内;
轨旁控制模块,所述轨旁控制模块固定在列车轨道一侧地平面上;
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1和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2,所述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1和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2固定在列车轨道两侧地平面上;
车底轨外采集模块1和车底轨外采集模块2,所述车底轨外采集模块1和车底轨外采集模块2固定在列车轨道两侧基坑内;
车底轨中采集模块,所述车底轨中采集模块固定在列车轨道中间基坑内;
车体采集模块1和车体采集模块2,所述车体采集模块1和车体采集模块2固定在列车轨道外部两侧;
车顶采集模块1和车顶采集模块2,所述车顶采集模块1和车顶采集模块2固定在列车轨道外部两侧,分别位于所述车体采集模块1和车体采集模块2的上方;
车轮传感器1、车轮传感器2、车轮传感器3和车轮传感器4,所述车轮传感器1、车轮传感器2、车轮传感器3和车轮传感器4固定在轨道内侧;
车号采集装置,所述车号采集装置固定在轨道中间轨枕间或者列车轨道外侧地平面上;
所述车轮传感器1、车轮传感器2、车轮传感器3、车轮传感器4用于采集列车出入库信息、车速信息和行车方向信息;
所述车号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列车车号信息;
所述主机控制柜包括:主控模块和采集工控机;
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收集与切换所述轨旁控制模块与所述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1、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2、车底轨外采集模块1、车底轨外采集模块2、车底轨中采集模块、车体采集模块1、车体采集模块2、车顶采集模块1和车顶采集模块2的工作状态,所述主控模块显示相应的指示状态;
所述轨旁控制模块用于实时采集所述车轮传感器1、车轮传感器2、车轮传感器3、车轮传感器4和所述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1、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2、车底轨外采集模块1、车底轨外采集模块2、车底轨中采集模块、车体采集模块1、车体采集模块2、车顶采集模块1、车顶采集模块2的工作状态并上传至所述主控模块;
采集工控机,所述采集工控机采集并显示所述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1、走行部侧面采集模块2、车底轨外采集模块1、车底轨外采集模块2、车底轨中采集模块、车体采集模块1、车体采集模块2、车顶采集模块1和车顶采集模块2的图像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车体外观图像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需具备至少一个普通网口,用于与所述采集工控机进行数据传输;至少一个通讯接口,用于与所述轨旁控制模块进行数据传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远江,曾玲,卜显利,吴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运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