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换热设备,尤其是能向室内送入新风,并可用于室内供冷、采暖系统末端的空气热交换装置。该装置是将换热器安装在壳体内,壳体上有回风口、新风口,下部有送风口。在回风口和新风口之间安装互锁控制阀。换热器底部安装接水槽,下方安装风机和导风板,风机电机连结调速器。新风口和回风口有过滤网,并都安装可调盖板。应用该装置,可向室内送入新风,有效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并能调节换热量。其换热效率高,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设备,尤其是能向室内送入新风并可用于室内供冷、采暖系统末端的空气热交换装置。目前,在各种采暖系统中,末端采用的是散热器,当具有一定温度的热水在散热器中流动时,散热器表面通过辐射和对流方式将室内的空气循环加热,达到采暖的目的。一般情况下,人平均每天有80%以上的时间在室内度过,每天呼吸的绝大部分都是室内空气。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空气中有多种污染物,如不送入新风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将严重损害人们的健康,而现有的散热器无法实现新风功能。近年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越来越多的采用集中供暖,有的在夏季开始集中供冷。并且随着住房面积的增大,为了保护资源和节约开支,在2000年6月修编的国家《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提出了“热水采暖分户计量”的规范要求。鉴于以上要求,现有的采暖系统末端所用的散热器既不能实现节能调节,也不能作为供冷系统的末端使用。为了使散热器在供暖系统中实现调节热量的功能,有的采用控制阀门以调节水流量来实现,但是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 阀门价格昂贵,多次调节易损坏;2 室内温度控制的实时性差,即开启阀门初期室内供暖时,温度上升较慢,影响舒适性;3 调节阀门对整个采暖水系统压力平衡有影响;4 当关闭阀门,较长时间不供暖时,散热器内的存水易结冰冻裂水管。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在采暖、供冷系统中,可以有效改善室内空气品质,供冷、供热量可调节、安全可靠,换热效率高的可调新风室内空气热交换装置。本技术的基本构思是将换热器安装在壳体内,壳体上部有回风口、新风口,下部有送风口。回风口和新风口之间安装互锁控制阀。换热器的底部安装接水槽,下方安装风机和导风板。风机电机连接调速器。新风口和回风口有过滤网,回风口和送风口都安装可调盖板。换热器为翅片式换热器,并通过支撑安装在壳体内,壳体内有保温衬。互锁控制阀为扇形阀,沿导轨运动。其进水管和出水管都连接集水箱。所用的风机为贯流风机。新风口在壳体的侧上方,回风口在壳体的上方,送风口在壳体的侧下方。本技术有如下使用效果1 可向室内送入新风,有效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增加室内氧气含量;2 热交换器两侧带有集水箱,水流阻力小,换热效率高;3 本技术安装简单,通过调节送风量来调节换热量,操作方便;4 回风口和送风口都有可调盖板,保温、节能;5 送风口在壳体的侧下方,尤其用于制冷系统末端时,采用置换通风方式,可降低室内设计冷负荷30%。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翅片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 1 翅片式换热器 1-1翅片 1-2传热管 1-3右集水箱1-4进水管1-5左集水箱1-6出水管1-7接水槽 1-8冷凝水管1-9放气阀2壳体 2-1保湿衬2-2右支撑 2-3左支撑 2-4回风口可调盖板2-5回风口 2-6回风过滤网2-7新风口 2-8导轨2-9互锁控制阀2-10送风口 2-11送风口可调盖板 2-12新风过滤网3贯流风机3-1贯流风机电机3-2调速器3-3导风板结合附图叙述实施过程如下,如图1、图2、图3所示当本技术应用于集中采暖时,将其安装于室内靠墙的下部,将新风口2-7与墙壁上的新风入口接通,进水管1-4与热水管道连接,出水管1-6与出水管道连接,调速器3-2串联在贯流风机电机3-1的控制回路中并固定在合适的位置。系统试运行时,打开放气阀1-9,排出管路内的气体,排完气体后关闭排气阀1-9。当室内需要供暖并全部送入新风时,打开送风口可调盖板2-11,操作互锁控制阀2-9使其沿导轨2-8运动至新风口2-7打开,回风口2-5关闭。操作调速器3-2,使贯流风机电机3-1启动。室外的新风通过新风口2-7、新风过滤网2-12进入热交换装置,通过翅片式换热器1与热水进行热交换,贯流风机3将进行热量交换后的热空气由送风口2-10送入室内,室内的污染空气由室内另置的排风口排出。由于热空气密度比冷空气密度小而上升,这样,室内的空气温度自下向上逐步升高。由于向室内送入新风,室内的空气品质得到改善,增加了氧气含量。如需要调节新风量,打开回风口可调盖板2-4,操作互锁控制阀2-9,使其沿导轨2-8运动,当新风口开度大时,则回风口开度小,反之,当新风口开度小时,则回风口开度大,从而达到调节新风比例的目的。如不需要送入新风时,打开回风口可调盖板2-4,操作互锁控制阀2-9将新风口2-7关闭,回风口2-5打开。室内的冷空气通过回风口2-5、回风过滤网2-6进入热交换装置,通过翅片式换热器1与热水进行热交换,贯流风机3将进行热量交换后的热空气由送风口2-10送入室内,如此循环将室内的空气加热。如果需要调节室内的供热量,可以手动调节调速器3-2或根据室内温度由调速器自动调节风机电机的转速来实现调节供热量的要求。供热量经热力表计量,实现了采暖分户准确计量的目的。当室内不需要采暖时,操作互锁控制阀2-9将新风口2-7关闭,操作调速器3-2使风机电机3-1断电并关闭回风口可调盖板2-4和送风口可调盖板2-11。由于回风口可调盖板2-4、送风口可调盖板2-11和壳体2都有保温衬,其保温效果好,避免了热量的散失,同时无需关闭水管阀门,也避免了不送热时换热器水管冻裂事故。本技术用于家用中央空调末端采暖时,在进水温度较低状况下,由于采用下送风方式,其传热效率高,同样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当本技术应用于集中供冷时,将其安装于室内靠墙的下部,将新风口2-7与墙壁上的新风入口接通,进水管1-4与冷水管道连接,出水管1-6与出水管道连接,调速器3-2串联在贯流风机电机3-1的控制回路中并固定在合适的位置,系统试运行时,打开放气阀1-9,排出管路内的气体,排完气体后关闭排气阀1-9。当室内需要送入新风并需要供冷时,打开送风口可调盖板2-11,操作互锁控制阀2-9将新风口2-7打开,回风口2-5关闭。操作调速器3-2,使贯流风机电机3-1启动。室外的新风通过新风口2-7、新风过滤网2-12进入热交换装置,通过翅片式换热器1与冷水进行冷量交换,同时,翅片式换热器1表面形成的冷凝水流到接水槽1-7中,由冷凝水管1-8排出。贯流风机3将进行冷量交换后的冷空气由送风口2-10送入室内,室内的污染空气由室内另置的排风口排出。由于采用了下部送风方式使送入室内的冷空气挤压室内的热空气,在地面形成一个冷空气湖,这样可以只冷却室内下部约1.8米以内的空气,而不必象一般的室内空调需要冷却室内的全部空气,从而大大的节约了能量。由于向室内送入新风,室内的空气品质得到改善,增加了氧气含量。如需要调节新风量,则打开回风口可调盖板2-4,操作互锁控制阀2-9调节新风口和回风口的开度大小,来达到调节新风比例的目的。如不需向室内送入新风,打开回风口可调盖板2-4,操作互锁控制阀2-9将新风口2-7关闭,回风口2-5打开。室内的热空气通过回风口2-5、回风过滤网2-6进入热交换装置,通过翅片式换热器1与冷水进行冷量交换,贯流风机3将进行冷量交换后的冷空气由送风口2-10送入室内,如此循环使室内的温度降低。如果需要调节室内的供冷量,可以手动调节调速器3-2或根据室内温度由调速器自动调节风机电机的转速来实现调节供冷量的要求。当室内不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调新风室内空气热交换装置,由壳体、换热器、回风口、送风口、风机构成,其特征为将换热器安装在壳体内,壳体上部有回风口、新风口,下部有送风口,在回风口和新风口之间安装互锁控制阀,换热器底部安装接水槽,下方安装风机和导风板,风机电机连接调速器,新风口和回风口有过滤网,回风口和送风口都安装可调盖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端桥,夏玉华,王积仁,林彬,艾贻洪,
申请(专利权)人:张端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