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容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4354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电容器保护装置,包括温度感应装置,用于感应智能电容器工作过程中的温度并转换为温度信号;温度检测装置,预设有温度上限信号,且耦接于温度感应装置以接收温度信号并于温度信号大于温度上限信号时输出温度检测信号;开关装置,耦接于温度检测装置以接收温度检测信号并输出开关信号;电容器供电装置,耦接于开关电路以接收开关信号并响应于开关信号以断开电容器的供电线路;报警装置,耦接于开关电路以接收开关信号并响应于开关信号以进行报警提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延长智能电容器的寿命及提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Intelligent capacitor pro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电容器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电容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电容器集成了现代测控,电力电子,网络通讯,自动化控制,电力电容器等先进技术;智能电容器工作时,对环境温度以及内部温度都有要求,一般环境温度要求在-25—55,环境温度主要是考虑散热问题,其内部介质的温度应低于65℃,最高不得超过75℃,否则会引起热击穿,或是引起鼓肚现象。现有的智能电容器如公告号为CN205160971U的一种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智能电容器包括电容器本体及复合开关,复合开关包括上壳、下壳以及投切开关模块,上壳与下壳之间通过内置的卡扣结构连接,卡扣结构包括凸块以及L形卡槽,上壳与下壳相对插入时凸块沿L形卡槽垂直滑动,上壳与下壳相对旋转时凸块周向旋转卡于L形卡槽内,上壳与下壳之间还设有弹性抵顶上壳与下壳的弹性组件。上述智能电容器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在智能电容器工作时对内部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一旦智能电容器内部的温度升高至超过允许范围,易导致出现智能电容器过热损坏甚至爆炸的情况,降低了电容器的使用寿命。<br>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电容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温度感应装置(1),用于感应智能电容器工作过程中的温度并转换为温度信号;/n温度检测装置(2),预设有温度上限信号,且耦接于所述温度感应装置(1)以接收温度信号并于温度信号大于温度上限信号时输出温度检测信号;/n开关装置(3),耦接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2)以接收温度检测信号并输出开关信号;/n电容器供电装置(4),耦接于所述开关装置(3)以接收开关信号并响应于开关信号以断开电容器的供电线路;/n报警装置(5),耦接于所述开关装置(3)以接收开关信号并响应于开关信号以进行报警提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容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温度感应装置(1),用于感应智能电容器工作过程中的温度并转换为温度信号;
温度检测装置(2),预设有温度上限信号,且耦接于所述温度感应装置(1)以接收温度信号并于温度信号大于温度上限信号时输出温度检测信号;
开关装置(3),耦接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2)以接收温度检测信号并输出开关信号;
电容器供电装置(4),耦接于所述开关装置(3)以接收开关信号并响应于开关信号以断开电容器的供电线路;
报警装置(5),耦接于所述开关装置(3)以接收开关信号并响应于开关信号以进行报警提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容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光提示装置,耦接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2)以接收温度检测信号并响应于温度检测信号以进行发光提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容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3)包括第一开关电路(31)、延时电路(32)及第二开关电路(33),
第一开关电路(31),耦接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2)以接收温度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一开关信号;
延时电路(32),耦接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31)以接收第一开关信号并输出延时信号;
第二开关电路(33),耦接于所述延时电路(32)以接收延时信号并输出第二开关信号以触发所述电容器供电装置(4)与报警装置(5)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电容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31)包括三极管Q1、继电器K1及受控于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1,所述继电器K1的一端通过所述三极管Q1耦接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2),另一端耦接于VCC电压,常开触点K1-1的两端分别耦接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强朱超施倩倩郑克黄俊郑东郑静朱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九社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