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步进式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225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进式开水器,包括开水器本体、加热水箱、温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箱外围包裹一层保温层,所述加热水箱内部底部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一端与冷凝水出口连接,所述冷凝管上方设置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上方依次设置有下温度传感器、发热管和低水位电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步进式开水器通过逐层加水逐层加热从而避免了阴阳水的问题,同时本装置通过收集水蒸气对水进行预加热和通过热水需要冷风却的热量对自来水进行预加热,不仅实现了多余热量的重新利用,节约了资源,同时提高了热水器的工作效率和热水冷却的速度,同时发热管可以方便的拆卸从而可以方便的对其清洗。

A kind of step-by-step water he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步进式开水器
本技术涉及开水器
,特别涉及一种步进式开水器。
技术介绍
当前市面上的开水器出水降温装置都用冷水和开水混合降温的方式来降低出水温度,会照成出水为阴阳水。加热胆都采用顶出式压力容器加热胆,此方式也会照成阴阳水。而且压力容器本身就是一个不安全的装置,会对使用者照成伤害,而且现有的市面上的步进式开水器都不方便清洗加热管上的水垢从而导致加热器加热效果不佳资源浪费的现象。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步进式开水器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步进式开水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步进式开水器,包括开水器本体、加热水箱、温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箱外围包裹一层保温层,所述加热水箱内部底部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一端与冷凝水出口连接,所述冷凝管上方设置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上方依次设置有下温度传感器、发热管和低水位电极,所述加热水箱内部上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溢流水位电极、高水位电机和上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水箱和温开水箱通过水管连接且水管上安装有自吸泵,所述温开水箱内部设置有冷热水温度交换器,所述冷热水温度交换器进水端连接有电磁阀进水口,所述冷热水温度交换器出水端与加热水箱底部连接,所述加热水箱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开水器本体底部设置有主控制板。优选的,所述开水器本体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开水器本体上部分设置有液晶显示屏,所述液晶显示屏下方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下方左边设置有开水出口,所述开水出口右侧设置有温开水出口,所述开水器本体下部设置有废水储水箱,所述废水储水箱封盖上开设有漏水孔。优选的,所述发热管右侧顶端安装有发热管底座,所述发热管底座外围包有橡胶垫,所述发热管底座右侧顶部设置有手柄,所述发热管底座安装好后由限位螺盘进行加固。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使用新型一种步进式开水器通过逐层加水逐层加热从而避免了阴阳水的问题,同时本装置通过收集水蒸气对水进行预加热和通过热水需要冷风却的热量对自来水进行预加热,不仅实现了多余热量的重新利用,节约了资源,同时提高了热水器的工作效率和热水冷却的速度,同时发热管可以方便的拆卸从而可以方便的对其清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发热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开水器本体1、保温层2、加热水箱3、下温度传感器4、发热管5、阻隔层6、冷凝管7、冷凝水出口8、排污口9、高水位电极10、溢流水位电极11、自吸泵12、温开水箱13、低水位电机14、冷热水温度交换器15、电磁阀进水口16、液晶显示屏17、控制按钮18、开水出口19、温开水出口20、废水储水箱21、漏水孔22、发热管底座23、橡胶垫24、限位螺盘25、手柄26、上温度传感器27、主控制板2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所示的一种步进式开水器,包括开水器本体1、加热水箱3、温开水箱1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箱3外围包裹一层保温层2,所述保温层2为全聚能保温层可以有效的防止加热后的水的热量散失,所述加热水箱3内部底部设置有冷凝管7,所述冷凝管7可将热水箱上部水蒸气的高热量传递给自来水对其进行预加热,不仅能够节约电能同时也可以提高热水器的工作效率,所述冷凝管7一端与冷凝水出口8连接,所述冷凝管7上方设置有阻隔板6,所述阻隔板6用于防止新加入的自来水与加热的水进行混合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阴阳水的产生,所述阻隔板6上方依次设置有下温度传感器4、所述下温度传感器4和上温度传感器27用于测量下水温和上水温,发热管5和低水位电极14,所述发热管5用于对自来水的加热,所述低水位电极14和高水位电极10用于测量水位,为开水器正常工作提高数据支持,所述加热水箱3内部上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溢流水位电极11、高水位电机10和上温度传感器27,所述加热水箱3和温开水箱13通过水管连接且水管上安装有自吸泵12,所述自吸泵12用于将加热水箱3内的水吸到温开水箱13内,所述温开水箱13内部设置有冷热水温度交换器15,所述冷热水温度交换器15可将开水的热量传递到自来水中一方面可以加快开水的冷却另一方面可以将自来水进行预加热,所述冷热水温度交换器15进水端连接有电磁阀进水口16,所述冷热水温度交换器15出水端与加热水箱3底部连接,所述加热水箱3底部设置有排污口9,所述开水器本体1底部设置有主控制板28。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开水器本体1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开水器本体1上部分设置有液晶显示屏17,所述液晶显示屏17下方设置有控制按钮18,所述控制按钮18下方左边设置有开水出口19,所述开水出口19右侧设置有温开水出口20,所述开水器本体1下部设置有废水储水箱21,所述废水储水箱21封盖上开设有漏水孔22。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热管5右侧顶端安装有发热管底座23,所述发热管底座23外围包有橡胶垫24,所述橡胶垫24可以密封结合处防止加热水箱3内的水外流,所述发热管底座23右侧顶部设置有手柄26,所述发热管底座23安装好后由限位螺盘25进行加固,防止发热管松动而导致密封不良进而出现漏水的现象。本实用工作原理:本技术所有的动作均有主控制板进行程序控制,本使用新型接通电源后电磁阀进水口打开,向加热水箱内加水当到每次设置的进水量后停止加水,发热管对水进行加热当加热到设置的温度后电磁阀进水口打开加水这样反复后进行,当加热水箱水位到达某个定量后自吸泵开始工作将开水吸到温开水箱内进行冷却,当加热水箱和温开水箱内的水位到达设置的最高水位后开水器停止工作,与开水器对水加热同时进行的工作还有冷凝管将加热水箱内的蒸汽温度传递给加热水箱底部的自来水并对其进行预加热,同时自来水还经过冷热水温度交换器对开水进行加速冷却,同时也起到了对自来水的预加热作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步进式开水器,包括开水器本体(1)、加热水箱(3)、温开水箱(1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箱(3)外围包裹一层保温层(2),所述加热水箱(3)内部底部设置有冷凝管(7),所述冷凝管(7)一端与冷凝水出口(8)连接,所述冷凝管(7)上方设置有阻隔板(6),所述阻隔板(6)上方依次设置有下温度传感器(4)、发热管(5)和低水位电极(14),所述加热水箱(3)内部上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溢流水位电极(11)、高水位电机(10)和上温度传感器(27),所述加热水箱(3)和温开水箱(13)通过水管连接且水管上安装有自吸泵(12),所述温开水箱(13)内部设置有冷热水温度交换器(15),所述冷热水温度交换器(15)进水端连接有电磁阀进水口(16),所述冷热水温度交换器(15)出水端与加热水箱(3)底部连接,所述加热水箱(3)底部设置有排污口(9),所述开水器本体(1)底部设置有主控制板(2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步进式开水器,包括开水器本体(1)、加热水箱(3)、温开水箱(1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箱(3)外围包裹一层保温层(2),所述加热水箱(3)内部底部设置有冷凝管(7),所述冷凝管(7)一端与冷凝水出口(8)连接,所述冷凝管(7)上方设置有阻隔板(6),所述阻隔板(6)上方依次设置有下温度传感器(4)、发热管(5)和低水位电极(14),所述加热水箱(3)内部上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溢流水位电极(11)、高水位电机(10)和上温度传感器(27),所述加热水箱(3)和温开水箱(13)通过水管连接且水管上安装有自吸泵(12),所述温开水箱(13)内部设置有冷热水温度交换器(15),所述冷热水温度交换器(15)进水端连接有电磁阀进水口(16),所述冷热水温度交换器(15)出水端与加热水箱(3)底部连接,所述加热水箱(3)底部设置有排污口(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鸣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荣事达水工业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