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191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多个第一磁条、线圈支架及线圈。底壳包括主体及设置于主体一侧的多组固定部,多组固定部绕一中心轴圆周阵列排布,每一固定部具有一第一固定位,且多组固定部形成第二固定位;每一第一磁条对应设置于一第一固定位;线圈支架限位于第二固定位,以将多个第一磁条限位于多个第一固定位;线圈设置于线圈支架远离第一磁条的一侧。相较于现有的一体设置的第一磁条、线圈支架和线圈,该结构将第一磁条、线圈支架及线圈进一步地按照功能拆分,降低了材料消耗,同时也保证了装配工艺的简化,有效地降低了制造组装成本。而且将各部件按照功能拆分,以便于实现各部件集中运输和管理,大大的节省了综合成本。

Electromagnetic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炉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炉。
技术介绍
电磁炉是利用电磁辐射对锅具进行加热,无需明火或传导式加热而直接将锅底加热,热效率较高,因此称为越来越多的家庭必备的厨房电器。目前市场上的电磁炉一般都是采用散件组装方式,即常规的一款整机产品都是由各个不同的配件集中组装而成,但是现有的电磁炉的组装配件并没有充分利用各部件的功能特性,导致制造组装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电磁炉制造组装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个部件的功能特性制作配件,降低制造组装成本的电磁炉。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包括主体及设置于所述主体一侧的多组固定部,多组固定部绕一中心轴圆周阵列排布,每一所述固定部具有一第一固定位,且多组所述固定部形成第二固定位;多个第一磁条,每一所述第一磁条对应设置于一所述第一固定位;线圈支架,限位于所述第二固定位,以将多个所述第一磁条限位于多个所述第一固定位;线圈,设置于所述线圈支架远离所述第一磁条的一侧。通过设置上述的电磁炉,底壳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壳,包括主体及设置于所述主体一侧的多组固定部,多组固定部绕一中心轴圆周阵列排布,每一所述固定部具有一第一固定位,且多组所述固定部形成第二固定位;/n多个第一磁条,每一所述第一磁条对应设置于一所述第一固定位;/n线圈支架,限位于所述第二固定位,以将多个所述第一磁条限位于多个所述第一固定位;/n线圈,设置于所述线圈支架远离所述第一磁条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壳,包括主体及设置于所述主体一侧的多组固定部,多组固定部绕一中心轴圆周阵列排布,每一所述固定部具有一第一固定位,且多组所述固定部形成第二固定位;
多个第一磁条,每一所述第一磁条对应设置于一所述第一固定位;
线圈支架,限位于所述第二固定位,以将多个所述第一磁条限位于多个所述第一固定位;
线圈,设置于所述线圈支架远离所述第一磁条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限位柱及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和所述第二限位柱均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主体,且所述第一限位柱和所述第二限位柱相对设置,多个所述第一限位柱及多个所述第二限位柱均绕所述中心轴圆周阵列排布,且多个所述第二限位柱围设形成的图形位于多个所述第一限位柱围设形成的图形内;
所述第一限位柱朝向所述第二限位柱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柱朝向所述第一限位柱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槽,以形成所述第一固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还多个支撑条,多个所述支撑条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柱和所述第二限位柱之间,且所述支撑条突出于所述主体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限位柱和所述第二限位柱突出于所述主体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柱突出于所述主体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限位柱突出于所述主体的高度,以形成所述第二固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柱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设有卡接口,所述线圈支架设有多个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劲锋刘文亮赵克芝赖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汇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