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两用分体空调室内机组,特点是在机箱的正面和背面各设一套进风和出风装置,蒸发器和轴流式风机位于机箱的中部,另外还设有空气隔离板及形状为圆弧面可以绕轴线前后来回移动的进风内层风门和出风内层风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进风及出风内层风门的来回移动来控制风向,可以分别或同时调节相邻两个房间的气温,能大大提高空调机组的使用效率,降低制造和使用成本。(*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空调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分体空调的室内机组。在空调领域中,分体式空调由于将压缩机分离于室外,使噪音大大减少,故以其安静和舒适的特点倍受人们的青睐。目前市场上的分体空调机,基本分为一拖一、一拖二和一拖多三种。它们存在的问题有1,室内机组都是单风向单层风门的,并只为一个房间服务,购机费相对较多;2,除一拖一外,室外主机要为二个或多个室内机组服务,如果只开一个室内机组时,室外主机即使采用变频技术也存在大马拉小车的问题,造成电费增加,使用成本上升;3,在家庭内多数房间需要空调的条件下,不仅使购机费增加,而且室内外机组数量较多,影响室内空间的使用和室内外的环境。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和住房的房间数增多,人们希望每个房间都能调节气温,但是卧房和厅、书房的空调同时使用的概率较低,使得每个室内机组的利用率很低,但又不能没有。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所述现有分体空调技术在人们实际生活中使用时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分别或同时为两个相邻房间调节气温的分体空调的室内机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包括机箱、蒸发器、轴流式风机、进风百叶门、出风水平导风装置、摇风装置等,进风百叶门、出风水平导风装置和摇风装置在机箱的正面和背面各设一套;蒸发器和其下方的轴流式风机位于机箱的中部,在蒸发器的上方和轴流式风机的下方还分别设有密实的进风内层风门和出风内层风门,它们与端头的电机相连,均为可以绕轴线前后来回移动的一段园弧面,在进风及出风内层风门的左右两端、其运动轨迹的前后两端点及中间的位置还设有固定于机箱的能与内层风门共同实现隔离前后风口空气的空气隔离板,内层风门通过密封条与空气隔离板密封相接。本技术在使用时安装于相邻两间房之间的墙壁中,机箱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朝向两个房间,当只需向一个房间提供空调时,电机驱动使进风内层风门和出风内层风门均转至相对的另一端,与相应的空气隔离板连接共同阻隔另一间房内的空气进入机组内部;当需要向两间房同时提供空调时,进风内层风门和出风内层风门均转至中间位置,其前后端不与空气隔离板连接,两间房内的空气均可进入机组内部从而达到调节两间房气温的目的。由于在机箱内设置了通过前后移动可以控制进风及出风方向的进风及出风内层风门,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1.与现有的一拖一分体空调相比,本技术的一台室内机组配上现有的一拖一的室外主机,就可以分别或同时调节相邻的两个房间的气温,这样在成本增加不多的情况下,几乎使现有的一拖一分体空调机的效能提高一倍,其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例如,它可在晚上睡觉前为客厅或书房调节气温,而在睡觉期间为卧室调节气温。2.与现有的一拖二分体空调机相比,本技术的室内机组选用比一拖一的功率稍大的室外主机即可,大大降低电费等使用成本;另外在室外主机不变的条作下,减少一台室内机组,可以大大降低购机费。3.由于本技术室内机组的使用,使得室内外机组数量减少,提高了空调的使用率,避免了室外主机到处乱挂、空调冷凝水到处乱滴的现象,美化了室内外环境。4.由于本技术安装于墙体之中,露在墙体之外部分的厚度可以减少,使其看得见的外形更加小巧秀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D-D剖面图。图4是图3的E-E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之一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之二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之三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安装于A、B两个相邻房间的中间墙体上部的洞口内,安装高度与目前室内机组的安装高度相同。当房屋为砖混结构时,中间墙体为承重墙,故洞口四周应安装预制好的钢制固定圈;当房屋为框架结构时,中间墙体为非承重墙,且室内机组上方为钢筋混凝土梁时,其洞口四周可为塑料固定圈以减少成本。从室内机组内部用螺丝将室内机组机箱与固定圈之间连接起来,这样便于室内机组检修和移动。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一机箱1,机箱1的表面有控制面板,与普通分体空调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在机箱1的前面和和背面对称地各设一套进风口装置和出风口装置,包括进风百叶门2、出风水平导风装置3和摇风装置4;在机箱1的上部和下部还分别设有密实的进风内层风门5和出风内层风门6,它们的形状为约四分之一园的园弧面,在它们左右两端设有电机7,在电机7的驱动下进风内层风门5和出风内层风门6可以绕轴线前后来回移动,在它们的左右两端头、运动轨迹的前后两端点及正中位置都设有空气隔离板8,固定于机箱1上,进风及出风内层风门通过密封条9与空气隔离板8密封相接,内层风门位于密封条9的槽内,其原理与汽车电动玻璃密封原理一样,空气隔离板8可以与内层风门一起共同实现隔离机箱1前后风口空气;蒸发器10和其正下方的轴流式风机11位于机箱1的中部,被包围于内层风门及空气隔离板8之内,蒸发器10为三段式蒸发器,其中间段为水平,与之相连的另两段向轴流式风机11倾斜,在上方包围着轴流式风机11,多段式蒸发器10可使空调效率大大提高。本实施例的控制电路部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省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进风内层风门5和出风内层风门6的来回移动,来控制进风和出风的方向,使得一台室内机组可以分别或同时为两个相邻房间调节气温。本实施例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1.只调节A房间的气温操作遥控器上的风向控制键,使进风内层风门5与出风内层风门6转动至图5所示位置而停止,这样B房间的空气被隔离,B房间的空气不能进入室内机组,只有A房间上部的空气进入室内机组,经过蒸发器10冷却后返回至A房间下部,达到调节A房间的气温的目的。2.只调节B房间的气温原理同上,当内层风门转至图6位置而停止后即可实现目的。3.同时调节A房间和B房间的气温如图7所示,内层风门转至中间位置停住,A和B两个房间的空气都可以进入室内机组,经过冷却后从出风口吹出,达到同时调节两个房间气温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两用分体空调室内机组,包括机箱(1)、蒸发器(10)、轴流式风机(11)、进风百叶门(2)、出风水平导风装置(3)、摇风装置(4)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百叶门(2)、出风水平导风装置(3)和摇风装置(4)在机箱(1)的正面和背面各设一套;蒸发器(10)和其下方的轴流式风机(11)位于机箱(1)的中部,在蒸发器(10)的上方和轴流式风机(11)的下方还分别设有密实的进风内层风门(5)和出风内层风门(6),它们与端头的电机(7)相连,均为可以绕轴线前后来回移动的一段园弧面;在进风及出风内层风门的左右两端、运动轨迹的前后两端点及中间的位置还设有固定于机箱(1)的能与内层风门共同实现隔离前后风口空气的空气隔离板(8),内层风门通过密封条(9)与空气隔离板(8)密封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分体空调室内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内层风门(5)和出风内层风门(6)最好为四分之一园园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用分体空调室内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10)为多段式蒸发器,各段相连,包围在轴流式风机(11)的上方。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两用分体空调室内机组,特点是在机箱的正面和背面各设一套进风和出风装置,蒸发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用分体空调室内机组,包括机箱(1)、蒸发器(10)、轴流式风机(11)、进风百叶门(2)、出风水平导风装置(3)、摇风装置(4)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百叶门(2)、出风水平导风装置(3)和摇风装置(4)在机箱(1)的正面和背面各设一套;蒸发器(10)和其下方的轴流式风机(11)位于机箱(1)的中部,在蒸发器(10)的上方和轴流式风机(11)的下方还分别设有密实的进风内层风门(5)和出风内层风门(6),它们与端头的电机(7)相连,均为可以绕轴线前后来回移动的一段园弧面;在进风及出风内层风门的左右两端、运动轨迹的前后两端点及中间的位置还设有固定于机箱(1)的能与内层风门共同实现隔离前后风口空气的空气隔离板(8),内层风门通过密封条(9)与空气隔离板(8)密封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绪虎,
申请(专利权)人:黄绪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