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峰专利>正文

端面锥度定心互锁防松螺母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0020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2:09
一种端面锥度定心互锁防松螺母套件,包括具有轴向螺纹通孔Ⅰ的上螺母和具有轴向螺纹通孔Ⅱ的下螺母,所述上螺母的一端面设置为一凸台,所述凸台的端面具有锥度;所述下螺母的一端面内凹成型有一与凸台相适应的圆柱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底部与凸台端面的接触平面处制成与凸台端面相适配的锥度;装配状态下,所述凸台的端面位于凹槽的底部,所述螺纹通孔Ⅰ的中心轴与螺纹通孔Ⅱ中心轴重合,所述上螺母的凸台与下螺母的圆柱形的凹槽为间隙配合。本螺母套件采用端面锥度定心避免偏心给螺杆额外施加侧向力的新型端面锥度定心互锁防松螺母套件,避免了偏心锥侧面配合导致螺纹侧向受力,其安全性及抗震性能均优于现有市面上的防震螺母。

End face taper centering interlock locknut K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面锥度定心互锁防松螺母套件
本技术涉及紧固件领域,具体是端面锥度定心互锁防松螺母套件。
技术介绍
日本的偏心螺母利用的是偏心的锥度面配合达到类似楔子楔入螺纹内的防震作用。该偏心螺母已经广泛应用在高铁行业了,方便拆卸维修,可多次使用。当上下螺母锁紧后,因为平行偏移的偏心角度会让下螺母将震动力从偏心接触面上单向传递给上螺母,因此,不会发生一般螺母的全接触面导致震动均匀传递而造成螺母松动。但是,偏心螺母的偏心锥度面在装配时容易产生额外施加给螺纹侧向力,影响螺纹使用效果或者寿命。还会因为偏心螺母一般是侧向施压受力令螺杆额外承受侧向力,会造成侧向力给螺杆带来的断裂风险。因此从安全角度来说,螺母不松动但螺杆断裂了,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采用端面锥度定心避免偏心给螺杆额外施加侧向力的新型端面锥度定心互锁防松螺母套件,避免了偏心锥侧面配合导致螺纹侧向受力,其安全性及抗震性能均优于现有市面上的防震螺母。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端面锥度定心互锁防松螺母套件,包括具有轴向螺纹通孔Ⅰ的上螺母和具有轴向螺纹通孔Ⅱ的下螺母,所述螺纹通孔Ⅰ的孔径与螺纹通孔Ⅱ的孔径相同;所述上螺母的一端面设置为一凸台,所述凸台的端面具有锥度;所述下螺母的一端面内凹成型有一与凸台相适应的圆柱形的凹槽,所述圆柱形的凹槽的中心轴与螺纹通孔Ⅱ的中心轴重合,所述凹槽底部与凸台端面的接触平面处制成与凸台端面相适配的锥度;装配状态下,所述凸台的端面位于凹槽的底部,所述螺纹通孔Ⅰ的中心轴与螺纹通孔Ⅱ中心轴重合,所述上螺母的凸台与下螺母的圆柱形的凹槽为间隙配合。其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凸台的型面设计要求是:使下螺母的凹槽底部与上螺母的凸台端面的接触平面处存在悬空。其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凸台的型面为偏心圆形、椭圆、菱形、正圆、环形、三角形中的一种或为任意一种形状。其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或是:所述凸台的型面是与轴向螺纹通孔Ⅰ偏心的偏心圆形。其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或是:所述凸台的型面是与轴向螺纹通孔Ⅰ同心的正圆形,且所述凸台的上端面设置有一缺角。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之端面锥度定心互锁防松螺母套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对比当前偏心螺母的工作原理,本技术的上下螺母两侧面是间隙配合,并没有侧面的接触,也就没有产生额外的侧向力施加给螺纹工作部分,绝对不会因为侧向受力而影响到螺纹的疲劳强度及啮合力,工作状况大大优于日本偏心螺母。日本偏心螺母的偏心凸台在加工超差较少的时候依然不影响装配,但超差部分给螺纹带来的径向力是会影响使用寿命及效果的,即便尺寸完全不超差,依然会有过盈挤压产生额外的侧向力施加给螺纹。而本技术的上螺母的凸台与下螺母的圆柱形的凹槽两侧面是圆柱形间隙配合(可利用偏心或者缺角达到所需的单侧下压力),当尺寸超差时根本无法装配,从根源上杜绝了因误差而给螺纹带来额外的侧向受力。并且,本技术中,螺母上下型面贴合的时候,受力面是作用于端面的。对比日本偏心螺母发现,本技术的端面锥度其作用力并不是一个向心力,而是为了防止上下螺母咬合后发生偏移偏心,其主要作用是定心,尽量保证上下螺母旋合后的同轴度。因此本技术的偏心设计(也可以设计成任意形状:偏心圆形、菱形、同心圆、环形、椭圆、三角形等等)主要是以悬空处令凹槽下螺母锁紧时产生向下的反向压力咬死该处的螺纹面,压力越大,锁紧力越强,防松性能越优异,本技术的锁紧力是平行于轴心的上下锁紧力。而日本偏心螺母的偏心锁紧原理是以突出的型面受压产生向心力去锁紧,其锁紧产生的力是向心的,而非本技术的上下锁紧力。本技术这种利用上下螺母的型面产生与螺杆同轴的上下互锁力咬死螺杆的螺纹面,所有的受力点均只作用于单侧螺纹啮合面,而不产生任何的向心力影响到螺杆的强度;又因上下螺母是有互锁的力,因此,本技术的凸台上螺母可以任意力矩锁紧零件,拧入凹槽下螺母锁紧的时候上下螺母产生互锁,下螺母并不跟随上螺母转动,直至拧到所需扭矩后,零件所承受的轴力并不会达到螺杆承受的极限,既能保护螺杆又能起到良好的防松效果。因此本端面锥度定心互锁防松螺母套件安全性能较日本偏心螺母的向心力锁紧方式更优异,也同比市面上依靠大扭矩锁紧的防松方式的螺母更安全。综上所述,本螺母套件的偏心接触受力面仅仅在于端面,并没有如日本偏心螺母一般是侧向施压受力令螺杆额外承受侧向力,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侧向力给螺杆带来的断裂风险,无论从安全性还是防震效果均优于日本偏心螺母。并且本螺母套件安装方便可靠,拆卸简单。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之端面锥度定心互锁防松螺母套件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之上螺母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之上螺母剖视图;图3是实施例一之上螺母立体图;图4是实施例一之下螺母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一之下螺母剖视图;图6是实施例一之下螺母立体图;图7是实施例一之上螺母与下螺母装配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一本技术端面锥度定心互锁防松螺母套件使用状态图。图9是实施例二之上螺母结构示意图;图10是实施例二之上螺母剖视图;图11是实施例二之上螺母立体图;图12是实施例二之下螺母结构示意图;图13是实施例二之下螺母剖视图;图14是实施例二之下螺母立体图;图15是实施例二之上螺母与下螺母装配示意图;图16是实施例二本技术端面锥度定心互锁防松螺母套件使用状态图。图中:1-上螺母Ⅰ,11-圆形凸台Ⅰ,12-螺纹通孔Ⅰa;2-下螺母Ⅰ,21-圆柱形的凹槽Ⅰ,22-螺纹通孔Ⅱa;3-上螺母Ⅱ,31-圆形凸台Ⅱ,32-螺纹通孔Ⅰb,33-缺角;4-下螺母Ⅱ,41-圆柱形的凹槽Ⅱ,42-螺纹通孔Ⅱb;5-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端面锥度定心互锁防松螺母套件,包括具有轴向螺纹通孔Ⅰ的上螺母和具有轴向螺纹通孔Ⅱ的下螺母,所述螺纹通孔Ⅰ的孔径与螺纹通孔Ⅱ的孔径相同;所述上螺母的一端面设置为一凸台,所述凸台的端面具有锥度;所述下螺母的一端面内凹成型有一与凸台相适应的圆柱形的凹槽,所述圆柱形的凹槽的中心轴与螺纹通孔Ⅱ的中心轴重合,所述凹槽底部与凸台端面的接触平面处制成与凸台端面相适配的锥度;装配状态下,所述凸台的端面位于凹槽的底部,所述螺纹通孔Ⅰ的中心轴与螺纹通孔Ⅱ中心轴重合,所述上螺母的凸台与下螺母的圆柱形的凹槽为间隙配合。所述凸台的型面设计要求是:使下螺母的凹槽底部与上螺母的凸台端面的接触平面处存在悬空。本技术通过特定的凸台型面(可不限于偏心圆形、椭圆、菱形、正圆、环形、三角形等任意形状)使得上下螺帽产生单侧下压的互锁力,并通过锥度端面进行定心,就可以将螺杆的螺纹面锁死无法旋转退出均为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技术也通过了大量的实际测试得出结论,任意型面配合,只要能遵循本技术的原理,均可以获得良好的防松性能,完全能通过GB/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面锥度定心互锁防松螺母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轴向螺纹通孔Ⅰ的上螺母和具有轴向螺纹通孔Ⅱ的下螺母,所述螺纹通孔Ⅰ的孔径与螺纹通孔Ⅱ的孔径相同;所述上螺母的一端面设置为一凸台,所述凸台的端面具有锥度;所述下螺母的一端面内凹成型有一与凸台相适应的圆柱形的凹槽,所述圆柱形的凹槽的中心轴与螺纹通孔Ⅱ的中心轴重合,所述凹槽底部与凸台端面的接触平面处制成与凸台端面相适配的锥度;装配状态下,所述凸台的端面位于凹槽的底部,所述螺纹通孔Ⅰ的中心轴与螺纹通孔Ⅱ中心轴重合,所述上螺母的凸台与下螺母的圆柱形的凹槽为间隙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面锥度定心互锁防松螺母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轴向螺纹通孔Ⅰ的上螺母和具有轴向螺纹通孔Ⅱ的下螺母,所述螺纹通孔Ⅰ的孔径与螺纹通孔Ⅱ的孔径相同;所述上螺母的一端面设置为一凸台,所述凸台的端面具有锥度;所述下螺母的一端面内凹成型有一与凸台相适应的圆柱形的凹槽,所述圆柱形的凹槽的中心轴与螺纹通孔Ⅱ的中心轴重合,所述凹槽底部与凸台端面的接触平面处制成与凸台端面相适配的锥度;装配状态下,所述凸台的端面位于凹槽的底部,所述螺纹通孔Ⅰ的中心轴与螺纹通孔Ⅱ中心轴重合,所述上螺母的凸台与下螺母的圆柱形的凹槽为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面锥度定心互锁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峰
申请(专利权)人:周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