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压泵减震降噪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9672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稳压泵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稳压泵减震降噪结构,包括稳压泵组件、底座、双弹簧减震装置,稳压泵组件设置在底座上,双弹簧减震装置包括紧固件、上减震弹簧、下减震弹簧,稳压泵组件与底座通过紧固件连接,上减震弹簧套设在紧固件上且布置于稳压泵组件与底座之间,下减震弹簧套设在紧固件上且布置于底座与紧固件之间,通过上减震弹簧和下减震弹簧的减震缓冲,减弱稳压泵组件的震动,从而降低稳压泵组件震动产生的噪音,且稳压泵组件包括罩壳、稳压泵、减震机构,通过罩壳和减震机构将稳压泵隔离,减少稳压泵噪音和震动,从而使整机震动和噪音降低,大幅提升整机性能和用户体验。

A vibration absorp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structure of stabilized pressure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压泵减震降噪结构
本技术涉及稳压泵
,具体的涉及一种稳压泵减震降噪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净水技术的发展,饮水健康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净水机走进普通家庭。在净水机的系统中,稳压泵主要用于给反渗透膜水路增压,是反渗透净水机主要器件。同时,由于稳压泵本身工作特性,稳压泵在正常工作中也产生振动、噪声,是整机主要的振动、噪声来源。振动、噪声会影响整机性能和用户体验,是用户痛点,容易引起用户投诉,是净水机产品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但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稳压泵结构形式限制,稳压泵自身的振动、噪声难以降低,一般需要通过增加外部减振降噪措施,来控制整机的噪声振动。从目前的市场上看,大多数净水机仅仅依靠传统的稳压泵底座橡胶垫减振、降噪,减振、降噪效果有限。特别是在大流量稳压泵中,这种结构方式效果更差,整机振动、噪声难以控制在较低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稳压泵减震降噪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稳压泵减震降噪结构,包括稳压泵组件、底座,所述稳压泵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还包括双弹簧减震装置,所述双弹簧减震装置包括紧固件、上减震弹簧、下减震弹簧,所述稳压泵组件与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紧固件连接,所述上减震弹簧套设在所述紧固件上且布置于所述稳压泵组件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下减震弹簧套设在所述紧固件上且布置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紧固件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包括紧固头部和螺杆,所述螺杆贯穿所述底座后与所述稳压泵组件连接,所述下减震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紧固头部相抵。进一步的,所述底座顶面设有上减震弹簧容置槽,底座底面设有下减震弹簧容置槽,所述上减震弹簧设置于所述上减震弹簧容置槽中,所述下减震弹簧设置于所述下减震弹簧容置槽中。进一步的,所述上减震弹簧容置槽内设有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在上减震弹簧安装时卡入所述上减震弹簧内圈对所述上减震弹簧进行定位。进一步的,所述稳压泵组件包括稳压泵、罩壳、减震机构,所述稳压泵设置于所述罩壳内部,所述减震机构设置在所述稳压泵与所述罩壳之间用于减弱稳压泵的震动。进一步的,所述罩壳外表面设有弹簧固定凸柱,所述上减震弹簧套设于所述弹簧固定凸柱上。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头部减震软体、尾部减震软体,所述头部减震软体套设于所述稳压泵头部上,所述尾部减震软体套设于所述稳压泵尾部上。进一步的,所述头部减震软体、所述尾部减震软体分别与所述稳压泵头部、稳压泵尾部的形状相适配。进一步的,所述头部减震软体、所述尾部减震软体是橡胶垫、阻尼块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的,所述双弹簧减震装置包括多个,所述多个双弹簧减震装置对应设置于所述稳压泵组件的头部和尾部上。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稳压泵减震降噪结构,包括稳压泵组件、底座、双弹簧减震装置,所述稳压泵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双弹簧减震装置包括紧固件、上减震弹簧、下减震弹簧,所述稳压泵组件与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紧固件连接,所述上减震弹簧套设在所述紧固件上且布置于所述稳压泵组件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下减震弹簧套设在所述紧固件上且布置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紧固件之间,通过上减震弹簧和下减震弹簧的减震缓冲,减弱稳压泵组件的震动,从而降低稳压泵组件震动产生的噪音,且稳压泵组件包括罩壳、稳压泵、减震机构,通过罩壳和减震机构将稳压泵隔离,减少稳压泵噪音和震动,从而使整机震动和噪音降低,大幅提升整机性能和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稳压泵减震降噪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稳压泵减震降噪结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稳压泵减震降噪结构双弹簧减震装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稳压泵减震降噪结构稳压泵组件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稳压泵减震降噪结构稳压泵组件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参照图1-5所示,一种稳压泵减震降噪结构,包括稳压泵组件1、底座2、双弹簧减震装置3,所述稳压泵组件1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双弹簧减震装置3包括紧固件31、上减震弹簧32、下减震弹簧33,所述稳压泵组件1与所述底座2通过所述紧固件31连接,所述上减震弹簧32套设在所述紧固件31上且布置于所述稳压泵组件1与所述底座2之间,所述下减震弹簧33套设在所述紧固件31上且布置于所述底座2与所述紧固件31之间。所述双弹簧减震装置3包括多个,所述多个双弹簧减震装置3对应设置于所述稳压泵组件1的头部和尾部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双弹簧减震装置3有四个,均匀布置于所述稳压泵组件1的头部和尾部。所述稳压泵组件1与所述底座2通过所述双弹簧减震装置3进行减震缓冲,减弱稳压泵组件1传导至底座2的震动,从而使震动产生的噪音降低,大幅提升整机性能和用户体验。所述紧固件31包括紧固头部311和螺杆312,所述螺杆312贯穿所述底座2后与所述稳压泵组件1连接,所述下减震弹簧33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2和所述紧固头部311相抵。所述紧固件31是螺栓、螺钉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优选螺栓。所述底座2顶面设有上减震弹簧容置槽21,底座2底面设有下减震弹簧容置槽22,所述上减震弹簧32设置于所述上减震弹簧容置槽21中,所述下减震弹簧33设置于所述下减震弹簧容置槽22中。所述上减震弹簧容置槽21内设有定位凸块211,所述定位凸块211外径与所述上减震弹簧32内圈直径相适配,所述定位凸块211在上减震弹簧32安装时卡入所述上减震弹簧32内圈对所述上减震弹簧32进行定位。所述稳压泵组件1包括稳压泵11、罩壳12、减震机构13,所述稳压泵11设置于所述罩壳12内部,所述减震机构13设置在所述稳压泵11与所述罩壳12之间用于减弱稳压泵11的震动,所述稳压泵11通过所述罩壳12和所述减震机构13将其自身与外部隔离,能有效减少其自身产生的噪音和震动。所述罩壳12外表面设有弹簧固定凸柱121,所述弹簧固定凸柱121有四个,均匀布置于所述罩壳12的头部和尾部,所述弹簧固定凸柱121外径与所述上减震弹簧32内圈相适配,所述上减震弹簧32套设于所述弹簧固定凸柱121上,对所述上减震弹簧32起到定位的作用。所述减震机构13包括头部减震软体131、尾部减震软体132,所述头部减震软体131套设于所述稳压泵11头部上,所述尾部减震软体132套设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压泵减震降噪结构,包括稳压泵组件、底座,所述稳压泵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弹簧减震装置,所述双弹簧减震装置包括紧固件、上减震弹簧、下减震弹簧,所述稳压泵组件与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紧固件连接,所述上减震弹簧套设在所述紧固件上且布置于所述稳压泵组件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下减震弹簧套设在所述紧固件上且布置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紧固件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压泵减震降噪结构,包括稳压泵组件、底座,所述稳压泵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弹簧减震装置,所述双弹簧减震装置包括紧固件、上减震弹簧、下减震弹簧,所述稳压泵组件与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紧固件连接,所述上减震弹簧套设在所述紧固件上且布置于所述稳压泵组件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下减震弹簧套设在所述紧固件上且布置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紧固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压泵减震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紧固头部和螺杆,所述螺杆贯穿所述底座后与所述稳压泵组件连接,所述下减震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紧固头部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压泵减震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顶面设有上减震弹簧容置槽,底座底面设有下减震弹簧容置槽,所述上减震弹簧设置于所述上减震弹簧容置槽中,所述下减震弹簧设置于所述下减震弹簧容置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稳压泵减震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减震弹簧容置槽内设有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在上减震弹簧安装时卡入所述上减震弹簧内圈对所述上减震弹簧进行定位。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斯琪陈伟杰高威陈诗洁关乃公吴紫阳田爽滕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