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建筑物穴腔作外壳的空调室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910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用建筑物穴腔作外壳的空调室外机。现有空调室外机安装时破坏建筑外观,工作震动小,存在坠落隐患,工人安装也较危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中的压缩机、换热器、电控箱以及由电机和风扇组成的风机,换热器和压缩机之间连有铜管,壳体侧面设有带进风栅的进风口和带出风栅的出风口,风机紧靠并正对出风口,壳体两侧敞口并预埋在墙体中构成两端敞口的建筑物穴腔,进、出风栅位于壳体敞口外侧端面,进风栅位于出风栅两侧,壳体内装有挡风板,挡风板和进、出风口围绕形成通风道,换热器位于通风道中将通风道隔成两个风室。本机整体隐藏安装建筑物外墙中,不影响建筑外观;安装稳固工作震动小,无坠落危险,安装方便又安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建筑物穴腔作外壳的空调室外机
本技术涉及分体式空调的室外机,特别是一种隐藏安装在建筑物墙体 中的用建筑物穴腔作外壳的空调室外机。
技术介绍
常见分体式空调由室内机和室外机两部分组成,其中室内机悬挂安装在房 间内,而室外机整体悬挂安装在建筑物墙面外;悬挂安装的空调室外机严重影 响建筑物的外部美观,特别是对无中央空调的写字楼和小区住宅而言,业主自 己安装的室外机位置高低错落,杂乱无序,大大降低了写字楼和小区建筑物视 觉美感和外观档次;暴露安装的空调室外机极易遭受风吹雨淋而生锈腐蚀,降 低机器的使用寿命,室外机的底部用螺栓固接在悬置的三角支架上,室外机的 工作震动对机器工作影响较大;存在多种安全隐患,如室外机的安装和维护都 不方便,特别是高层建筑安装时工人需高空作业,安装十分危险,三角支架稳 固极为重要,长期使用后三角支架腐烂会使室外机高空坠落,危及路人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分体式空调中 的室外机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不影响建筑外观视觉美感,使用寿命长,工作 震动小,无坠落危及路人安全的隐患,安装和维护更为方便安全的用建筑物穴 腔作外壳的空调室外机。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建筑物穴腔作外壳的空调 室外机,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中的压縮机、换热器、电控箱以及由电机和风 扇组成的风机,换热器和压缩机之间连有铜管,壳体侧面设有带进风栅的进风 口和带出风栅的出风口,风机紧靠并正对出风口,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两侧敞口 并预埋在墙体中构成两端敞口的建筑物穴腔,进、出风栅位于壳体敞口外侧端面,进风栅位于出风栅两侧,壳体内装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和进、出风口围 绕形成通风道,换热器位于通风道中将通风道隔成两个风室。本技术中直 接利用建筑物墙体上的穴腔作为室外机壳体,避免了墙面安装不稳固带来的坠 落危险;没有常规空调室外机的金属外壳,工作震动更小;压縮机和换热器等 主要部件安装于建筑物墙体中,不受外界天气影响,使用寿命长;进、出风口 同侧布置有助于减小室外机整体厚度,更便于室外机隐藏安装在建筑物墙体中, 安装和维护操作都可以在建筑物墙体一侧的室内完成,操作便利,安全性好, 相关部件如压縮机,风机等可制成标准件现场安装连接。此外,室内可用内墙 装饰板对室外机面朝房间一面做遮盖美化,内墙装饰板可以采用硅酸钙板制成, 轻质高强、防火、隔热、隔音。本技术中所述的挡风板包括两对称的弧形部,两弧形部形成通风道中 左右对称的弧形内壁。弧形挡风板结构有利于减少通风道中的涡流和噪音,降 低室外机工作时的噪音。本技术中所述的壳体由邻接的壳体A和壳体B组成;压縮机、换热器、 电控箱、挡风板以及由电机和风扇组成的风机位于壳体A中,进、出风栅位于 壳体A端面,压縮机和电控箱位于壳体B中,电控箱位于压縮机上方,铜管穿 过壳体A和壳体B连接压縮机和换热器。两个壳体可将压縮机和换热器等部件 隔开,避免换热器的温度影响,压縮机工作更稳定;此外,壳体A可根据需要 灵活设置于壳体B左右任一侧。本技术中所述的换热器呈弧形环绕风机设置,有助于增大换热面积, 提高室外机工作效率。本技术中所述的换热器位于风机两侧紧贴进风栅设置,换热器呈平板 状。有助于增大换热面积,提高室外机工作效率。本技术中所述的换热器位于风机两侧紧贴进风栅斜向外设置,换热器 呈平板状。有助于增大换热面积,提高室外机工作效率。本技术中所述的进风栅上开有斜置的进风百叶,进风百叶外侧边沿向 下,出风栅上开有横置的出风百叶,出风百叶外侧边沿向上,出风栅处连有导 风罩。利用进风百叶和出风百叶不同朝向设置实现下进风和上出风,并利用导风罩使吸入空气和排出空气相互错开,避免风机排出的风直接吸回进风口造成 通风道中的空气短路,影响室外机的工作效率和换热效果。此外,进风百叶和 出风百叶也可做成可活动调节的,使得室外机在制冷时,下进风,上出风;制 暖时,上进风,下出风。进风百叶和出风百叶更可采用其它多样化的造型设计 以满足建筑物外墙面装饰的需要,保持建筑物外墙面整齐美观。本技术中所述的电机为直流无刷电机。相比较传统异步电动机功率因 素随负载轻重变化大、效率低等缺点,直流无刷电机更加高效节能。本技术中所述的壳体采用钢纤维混凝土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 本技术的空调室外机利用建筑物外墙上开设的穴腔作为室外机的壳 体,将压縮机、风机等制冷部件连接安装在所述建筑物的穴腔中,空调室外机 整体隐藏安装于建筑物外墙中,不影响建筑物外部视觉美感;空调室外机无需 暴露在露天环境下,其工作受天气影响小,机器使用寿命长;空调室外机安装 更为稳固,机器震动影响小,更不会有坠落危险,室外机的安装和维护都很方 便,不易危及安装工人的人身安全。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压縮机位于右侧)。图2: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压縮机位于左侧)。图3:图l所示空调室外机的外墙面示意图。图4:图l所示空调室外机的内墙面示意图。图5: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压缩机位于右侧)。图6: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压縮机位于左侧)。图7:图5所示空调室外机的外墙面示意图。图8:图5所示空调室外机的内墙面示意图。图9: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压縮机位于右侧)。图10: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压縮机位于左侧)。图中l.壳体A、 2.内墙装饰板、3.换热器、4.电机、5.固定支架、6.风扇、 /.挡风板、8.铜管、9.压縮机、IO.壳体B、 ll.墙体、12.进风栅、13.导风罩、 14.出风栅、15.通风道、16.电控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 4所示, 一种用建筑物穴腔作外壳的空调室外机,包括两 个预埋在建筑物的墙体11中和墙体一体结构的壳体A1和壳体BIO,两壳体构成 两端敞口的建筑物穴腔,壳体A敞口外侧端面装有进风栅12和出风栅14,进风 栅位于出风栅两侧,进风栅和出风栅分别对应进、出风口,出风栅处连有导风 罩13,壳体A内装有挡风板7,挡风板和进、出风口围绕形成通风道15,挡风 板7包括两对称的弧形部,两弧形部形成通风道15中左右对称的弧形内壁;壳 体A的通风道中装有换热器3、由直流无刷电机4和风扇6组成的风机,电机安 装在一个固定支架5上,固定支架连接在壳体上,风扇正对出风栅,换热器3 位于风机后方并呈弧形环绕风机;压縮机9和电控箱16安装在壳体B中,壳体 B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于壳体A的左边或右边,电控箱位于压縮机上方,压縮机 和换热器之间连接有铜管8;出风栅14上设有横置的出风百叶,出风百叶外侧 边沿向上,进风栅12上设有斜置的进风百叶,进风百叶外侧边沿向下。此外, 室内可用内墙装饰板2对室外机面朝房间的一面做遮盖美化,工作时外界的空 气首先通过进风栅上的进风百叶吸入,经过弧形通风道送入换热器做热交换, 最后经由风机通过出风百叶、导风罩排出。实施例2如图5 8所示, 一种用建筑物穴腔作外壳的空调室外机,包括两 个预埋在建筑物的墙体11中和墙体一体结构的壳体Al和壳体BIO,两壳体构成 两端敞口的建筑物穴腔,壳体A敞口外侧端面装有进风栅12和出风栅14,进风 栅位于出风栅两侧,进风栅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建筑物穴腔作外壳的空调室外机,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中的压缩机(9)、换热器(3)、电控箱(16)以及由电机(4)和风扇(6)组成的风机,换热器和压缩机之间连有铜管(8),壳体侧面设有带进风栅(12)的进风口和带出风栅(14)的出风口,风机紧靠并正对出风口,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两侧敞口并预埋在墙体(11)中构成两端敞口的建筑物穴腔,进、出风栅位于壳体敞口外侧端面,进风栅位于出风栅两侧,壳体内装有挡风板(7),所述挡风板和进、出风口围绕形成通风道(15),换热器位于通风道中将通风道隔成两个风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岳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越控制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