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文和专利>正文

迎风式导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3897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迎风式导风装置,包括一导风本体,该导风本体前端设置有一集风罩;后端设置有一风向导流板,该风向导流板系与集风罩自然产生追逐风向的设置,负责控制将集风罩正对气流方向;以及一导风管与包含一轴承结构,连接于该集风罩,可以将集风罩收集到新鲜的气流,透过导风管导引至室内流通,达到主动式的导引,不用透过马达或风扇,就可以达到空气对流的目的,可以让人感到舒适,进而减少使用冷气,达到节省能源的功效,以适应未来的绿能环保产业。(*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有关 一 种导风机构,特别是关于 一 种迎风式导风装 置,可以将外部新鲜气流引导到室内空间。
技术介绍
按,随着环保意识的高涨,科技先进国家均有发电替代方案的研 究。不管是太阳能、燃料电池或是风力发电,在应用上都不同于以往 "能源集中生产"的发电方式。此时「风力」俨然成为能源界新宠。 又鉴于石油价格持续高涨,将重心转移到绿色环保能源的经营上,便 成为全球的发展目标。一般建筑物为能有效改善内部之散热问题,以现今较为有效且经 济之方式,系于厂房之屋顶装设无需电力驱动之涡轮排风机,俾能藉 由热气流上升之原理带动涡轮排风机之风叶转动,进而产生抽风的作 用而将厂房内部之热气由厂房之屋顶排出,以解决厂房散热之问题, 并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提供舒适之工作环境。然而, 一般涡轮排风机 之构造主要包含有 一 呈圆球涡巻状之风叶总成、 一 运转总成以及 一 固 定总成,其整体排风机之结构,具有以下缺失1 、有些地方并不适合装置此类设备,如地下室或是没有屋顶的房间。2、 又因为该涡轮排风机是被动式的,当厂房内部的热气累积到一定 程度,才会导致热流自内部导流至外部,常常会落后实际与外界的温 差,导致热量的累积,无法实时有效的对外产生对流,此为 一 大缺憾。3、 如欲加装马达加强导流功效,便会产生额外的能源耗损,在事事 讲究环保节能的现代,视为 一 耗能产品,不敷现代厂房使用。有鉴于此,上述习知技术之缺失,本技术系提出一种迎风式 导风装置,以解决存在于习知技术中之该些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主要目的系在提供 一 种迎风式导风装置,其系透过一集风罩,并在后端设置有一风向导流板,使集风罩可以随时保持迎 风方向,将气流捕捉到集风罩内部,经过导风管传导入室内,达到将 外部新鲜的气流导引入室内的功效。.本技术之另 一 目的系在提供 一 种迎风式导风装置,其系透自 然风的对流导引作用,无须透过马达或风扇,就可以达到空气对流的 目的,同时又达到节省能源的功效,适应未来的绿能环保产业。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技术系揭露 一 种导风机构,提供安装 于建筑物屋顶或墙壁用途,俾以调节空气循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等 经济实用效益,皆能有效达成随风转向之迎风式导风装置,包括一迎 风式导风本体,该迎风式导风本体前端具有一集风罩;连接设置有一 风向导流板,设置于集风罩后方,使风向导流板系与集风罩自然产生 随时保持迎风方向,负责控制将集风罩正对气流方向;以及 一 导风管, 连接于该集风罩,可以将集风罩收集到新鲜的气流,透过导风管导引 至室内流通,达到主动式的导引,可以顺势吸入更多的气流,达到气 流循环的目的,无须另外加装马达,并降低制造组装成本,使结构更 为稳固,并且兼具节能环保功效;另外在制造组装时由于所需零件较 少,可以减少组装工作时间,效降低生产成本。兹依附图实施例将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它的作用、目的详 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迎风式导风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技术迎风式导风装置的另 一 实施例图。 图3为本技术迎风式导风装置的再 一 实施例图。 图4为本技术迎风式导风装置包含一过滤网和一挡雨结构的 又 一 实施例图。图5为本技术迎风式导风装置设置于房屋外墙或窗户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迎风式导风装置设置于建筑物屋顶示意图。主要图号说明迎风式导风本体1 集风罩10过滤网102固定架12风向导流板14导风管16轴承162轴承支架164连接管路166导风箱168屋顶18集气装置20导风孔22挡雨结构30房屋侧面墙壁或窗户40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l为本技术迎风式导风装置的立体图与图6为本实 用新型迎风式导风装置设置于屋顶示意图,如图所示,迎风式导风本 体1 ,其系由 一 集风罩10、 一风向导流板14、 一导风管16、 一固定 架12、 一轴承162、与一轴承支架164,六大部分共同组成。其中, 该风向导流板14 ,固定设置于该集风罩10的后方,而该风向导流板 14设置的方向与集风罩IO方向一致,用于控制集风罩IO开口处永远 面向气流;并且在集风罩IO的下方连接有一导风管16,在导风管16 内部则装置有一轴承支架164, 一轴承162固定在轴承支架164上方; 该轴承162可以让导风管16与固定于导风管16上方的集风罩10自 由旋转;'并在集风罩10后方设置有一导风孔22,透过导风孔22排出 的部份气流,吹向风向导流板14,如此一来,可使集风罩10于收集 气流时更稳定,才可以将集风罩10固定平行于稳定的气流中,而此 风向导流板14的主要功用便是像船舵 一 般,而集风罩10就如同船只, 气流就像是水,透过风向导流板14,可以将集风罩10正面面对气流, 进而将气流导引到导风管16后再经过固定架12,而固定架12可以连 接到一般屋顶18上,进而将外部新鲜的空气,透过集风罩10导引到 室内内部,并且利用复数个设置的迎风式导风本体1 ,加强气流的导 引,达到充分对流的功效。再请参阅图2为本技术迎风式导风装置的另 一 实施例图,如 图所示,将迎风式导风本体1固定设置于一空旷处,导风管16其系 可以延长为一长条状的一连接管路166,连接在固定架12的后方,当 利用风向导流板14将集风罩10固定于面对气流当中,并且由集风罩 10负责将气流收集引进集风罩10后,由下方连接的导风管16后再经 过固定架12,导引到连接管路166,并连通至需要新鲜气流的地方, 达到导引气流,并净化室内空气的功效。再请参阅图3为本技术迎风式导风装置的再 一 实施例图,如 图所示, 一集气装置20设置于该集风罩10后方,并在集气装置20 上设置有一导风孔22,透过集风罩10搜集的部份气流的固定该集气 装置20内,并将少部份的气流透过导风孔22排出,透过导风管16 内的轴承162与轴承支架164的自由旋转,进而使集风罩10可以固 定于迎风面上,将气流由集风罩IO经过导风管16后再经过固定架12, 导引流动到室内, 一 样可以达到对流外部新鲜空气的功效。再请参阅图4为本技术迎风式导风装置的又 一 实施例图,此 构造系为延续上述之结构,加以改良,在集风罩io前方开口处设置 一过滤网102,此过滤网102的目的在阻隔外部空气中的杂物;并于 集风罩10内设置有一挡雨结构30,此挡雨结构30的目的是在雨天时, 将雨水透过气流排至集风罩10后方所设置的导风孔22排出装置外避 免将雨水滴落入室内。再请参阅图5为本技术迎风式导风装置设置于房屋侧面墙壁 或窗户示意图,如图所示,此构造系为延续上述之结构,加以改良, 在固定架12下方设置一导风箱168,固定于房屋侧面墙壁或窗户40; 并在集风罩10上设置有一导风孔22,此导风孔22的目的在于将集风 罩10的内部收集满的气流,导引少部分至外部,进而达到稳定集风 罩10的作用,使集风罩10可以稳定的面对迎风面的气流,将新鲜的 气流,由集风罩10经过导风管16,后再经过固定架12与导风箱168 导引流动到室内。再请参阅图6为本技术迎风式导风装置设置于屋顶示意图,如图所示,此构造系为延续上述之结构,由多个迎风式导风装置,将更多的新鲜的气流,由集风罩10经过导风管16与固定架12导引流动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迎风式导风装置,是包含有一迎风式导风本体,在该迎风式导风本体连结设置有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一集风罩,设置于在该迎风式导风本体前端;一风向导流板设置于在该迎风式导风本体后端;一导风管,连接于该集风罩;一轴承与一承轴支架,装置于导风管内;一固定架,与该轴承连接,设置于该导风管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和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