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叠合板底筋外伸部分的节点优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809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叠合板底筋外伸部分的节点优化结构,分别采用上下两根附加钢筋夹住底筋外伸部分,再用钢丝捆扎的方式和采用底筋两端预埋套筒,中间露出部分采用焊接方式,其结构十分牢固,刚度、耐横拉力和耐弯曲应力明显提高,避免变形和开裂的集中发生;结构十分牢固,且整洁,刚度、耐横拉力和耐弯曲应力明显提高,避免变形和开裂的集中发生,且施工方便。

A joint optimization structure of the bottom bar extension part of the prefabricated composite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叠合板底筋外伸部分的节点优化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制叠合板底筋外伸部分的节点优化结构。
技术介绍
叠合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板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在施工的过程中无需搭建支模,整个施工周期相较于现场浇注的方式大大缩短,因此也成为了现代工程常用的建筑方法。目前的预制叠合板在使用时先吊装到建筑上,然后浇注水泥,相邻两块预制叠合板之间也以水泥作为粘结剂,由于水泥渗入相邻两块叠合板之间的量有限,其粘结力不强,当叠合板受横向力作用时容易产生偏移,叠合板一旦发生偏离,那么浇注层就容易产生开裂,进而容易产生渗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牢固、刚度、耐横拉力和耐弯曲应力明显提高且施工方便的预制叠合板底筋外伸部分的节点优化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叠合板底筋外伸部分的节点优化结构,包括两块预制叠合板,每块所述预制叠合板均包括混凝土薄板、高强预应力底筋、连接梁、横向穿孔钢筋、折线钢筋、叠合层混凝土,所述混凝土薄板内预埋有纵向的高强预应力底筋,所述混凝土薄板上设有横向穿孔钢筋,所述横向穿孔钢筋上跨设有连接梁和折线钢筋,所述混凝土薄板、连接梁、横向穿孔钢筋、折线钢筋上浇填叠合层混凝土,所述高强预应力底筋两端部分外伸,所述高强预应力底筋的外伸部分连接部底部为叠合梁;所述外伸部分连接部上下放置两根附加钢筋,所述外伸部分连接部和两根附加钢筋通过钢丝捆扎。每块所述预制叠合板两端内预设有套筒,每个所述套筒可容纳两根高强预应力底筋,所述两根高强预应力底筋焊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预制叠合板底筋外伸部分的节点优化结构,分别采用上下两根附加钢筋夹住底筋外伸部分,再用钢丝捆扎的方式和采用底筋两端预埋套筒,中间露出部分采用焊接方式,其结构十分牢固,刚度、耐横拉力和耐弯曲应力明显提高,避免变形和开裂的集中发生;结构十分牢固,且整洁,刚度、耐横拉力和耐弯曲应力明显提高,避免变形和开裂的集中发生,且施工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放置两根附加钢筋的外伸部分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设有套筒的外伸部分连接部的主视图;图4为设有套筒的外伸部分连接部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2所示的一种预制叠合板底筋外伸部分的节点优化结构,包括两块预制叠合板1,每块所述预制叠合板1均包括混凝土薄板2、高强预应力底筋3、连接梁4、横向穿孔钢筋5、折线钢筋6、叠合层混凝土7,所述混凝土薄板2内预埋有纵向的高强预应力底筋3,所述混凝土薄板2上设有横向穿孔钢筋5,所述横向穿孔钢筋5上跨设有连接梁4和折线钢筋6,所述混凝土薄板2、连接梁4、横向穿孔钢筋5、折线钢筋6上浇填叠合层混凝土7,所述高强预应力底筋3两端部分外伸,所述高强预应力底筋3的外伸部分连接部31底部为叠合梁8;所述外伸部分连接部31上下放置两根附加钢筋32,所述外伸部分连接部31和两根附加钢筋32通过钢丝捆扎,然后再用混凝土浇筑,这样的结构相比传统的方式更加稳定,刚度、耐横拉力和耐弯曲应力显著提高,使拼接处具有良好的受力性,避免接缝处变形和开裂的集中发生。实施例2如图1、3、4所示的一种预制叠合板底筋外伸部分的节点优化结构,包括两块预制叠合板1,每块所述预制叠合板1均包括混凝土薄板2、高强预应力底筋3、连接梁4、横向穿孔钢筋5、折线钢筋6、叠合层混凝土7,所述混凝土薄板2内预埋有纵向的高强预应力底筋3,所述混凝土薄板2上设有横向穿孔钢筋5,所述横向穿孔钢筋5上跨设有连接梁4和折线钢筋6,所述混凝土薄板2、连接梁4、横向穿孔钢筋5、折线钢筋6上浇填叠合层混凝土7,所述高强预应力底筋3两端部分外伸,所述高强预应力底筋3的外伸部分连接部31底部为叠合梁8;每块所述预制叠合板1两端内预设有套筒11,每个所述套筒11可容纳两根高强预应力底筋3,位于接缝处的两根高强预应力底筋3再通过焊接,最后混凝土浇筑,结构相比传统的方式更加简洁美观,刚度、耐横拉力和耐弯曲应力显著提高,使拼接处具有良好的受力性,避免接缝处变形和开裂的集中发生。本实施例的一种预制叠合板底筋外伸部分的节点优化结构的使用说明,接缝处的连接,传统方式是直接水泥浇筑,刚度、耐横拉力和耐弯曲应力相差,容易变形和开裂的集中发生,实施例1的底筋外伸部分的节点优化结构,采用上下两根附加钢筋32夹住底筋外伸部分,再用钢丝捆扎,结构十分牢固,刚度、耐横拉力和耐弯曲应力明显提高,避免变形和开裂的集中发生;实施例2的底筋外伸部分的节点优化结构,采用底筋两端预埋套筒11,位于两块叠合板的接缝处两根底筋正好套进套筒11内,中间露出部分采用焊接方式,结构十分牢固,且整洁,刚度、耐横拉力和耐弯曲应力明显提高,避免变形和开裂的集中发生,且施工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叠合板底筋外伸部分的节点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预制叠合板(1),每块所述预制叠合板(1)均包括混凝土薄板(2)、高强预应力底筋(3)、连接梁(4)、横向穿孔钢筋(5)、折线钢筋(6)、叠合层混凝土(7),所述混凝土薄板(2)内预埋有纵向的高强预应力底筋(3),所述混凝土薄板(2)上设有横向穿孔钢筋(5),所述横向穿孔钢筋(5)上跨设有连接梁(4)和折线钢筋(6),所述混凝土薄板(2)、连接梁(4)、横向穿孔钢筋(5)、折线钢筋(6)上浇填叠合层混凝土(7),所述高强预应力底筋(3)两端部分外伸,所述高强预应力底筋(3)的外伸部分连接部(31)底部为叠合梁(8);所述外伸部分连接部(31)上下放置两根附加钢筋(32),所述外伸部分连接部(31)和两根附加钢筋(32)通过钢丝捆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叠合板底筋外伸部分的节点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预制叠合板(1),每块所述预制叠合板(1)均包括混凝土薄板(2)、高强预应力底筋(3)、连接梁(4)、横向穿孔钢筋(5)、折线钢筋(6)、叠合层混凝土(7),所述混凝土薄板(2)内预埋有纵向的高强预应力底筋(3),所述混凝土薄板(2)上设有横向穿孔钢筋(5),所述横向穿孔钢筋(5)上跨设有连接梁(4)和折线钢筋(6),所述混凝土薄板(2)、连接梁(4)、横向穿孔钢筋(5)、折线钢筋(6)上浇填叠合层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睿郑永芳王铭铭张炜炜王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同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