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钢板焊接的淤泥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77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钢板焊接的淤泥池,包括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三钢板和第四钢板,所述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三钢板和第四钢板均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均设置为矩形,两组所述第三钢板和第四钢板均设置均矩形,所述出泥口的下端连通有管道,所述管道的一端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心处安装有密封轴承,所述密封轴承的内环中过盈连接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由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三钢板和第四钢板相焊接成淤泥池本体,通过电机带动螺旋杆转动,有利于将淤泥池本体中的淤泥通过管道排出,便于对淤泥的清理。

A sludge pond welded with steel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钢板焊接的淤泥池
本技术涉及清淤设备
,具体为一种使用钢板焊接的淤泥池。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河道湖泊的淤泥堆积情况日益严重,严重影响河道湖泊的生态系统,尤其是这些淤泥中含有大量污染物质,污染水源,且淤泥越积越高,抬高河床,随着全球性异常天气的增多,江河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已不再是小概率事件。江河中下游河道由于泥沙沉积物的长期淤滞,水道变浅变窄,容洪能力变差,加之原有的防洪堤坝过矮过窄,且多为绵延数十公里以上的垄状坝体,一旦遭遇超强洪水,发生洪涝灾害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在利用清淤船进行清理淤泥的时候,船上上的淤泥池不便于进行清理淤泥。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使用钢板焊接的淤泥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钢板焊接的淤泥池,由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三钢板和第四钢板相焊接成淤泥池本体,通过电机带动螺旋杆转动,有利于将淤泥池本体中的淤泥通过管道排出,便于对淤泥的清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使用钢板焊接的淤泥池,包括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三钢板和第四钢板,所述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三钢板和第四钢板均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均设置为矩形,两组所述第三钢板和第四钢板均设置均矩形,两组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边部之间相焊接构成淤泥池本体,两组所述第三钢板和第四钢板的边部之间相焊接构成出泥口,所述出泥口的下端连通有管道,所述管道的一端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心处安装有密封轴承,所述密封轴承的内环中过盈连接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淤泥池本体的外部焊接有支架。优选的,所述管道的另一端焊接有连接法兰。优选的,所述电机通过安装板安装于第四钢板的一侧。优选的,所述第二钢板的一侧开设有溢流孔。优选的,所述溢流孔中安装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一端与管道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主要由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三钢板和第四钢板相焊接成淤泥池本体,通过电机带动螺旋杆转动,有利于将淤泥池本体中的淤泥通过管道排出,便于对淤泥的清理,通过螺旋杆将淤泥排出,可以防止淤泥堵住出泥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淤泥池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三钢板和第四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钢板、2第二钢板、3第三钢板、4第四钢板、5管道、6溢流管、7密封轴承、8螺旋杆、9电机、10支架、11连接法兰、12出泥口、13淤泥池本体、14安装板、15固定板、16溢流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使用钢板焊接的淤泥池,包括第一钢板1、第二钢板2、第三钢板3和第四钢板4,所述第一钢板1、第二钢板2、第三钢板3和第四钢板4均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钢板1和第二钢板2均设置为矩形,两组所述第三钢板3和第四钢板4均设置均矩形,两组所述第一钢板1和第二钢板2的边部之间相焊接构成淤泥池本体13,两组所述第三钢板3和第四钢板4的边部之间相焊接构成出泥口12,所述出泥口12的下端连通有管道5,所述管道5的一端焊接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的中心处安装有密封轴承7,所述密封轴承7的内环中过盈连接有螺旋杆8,所述螺旋杆8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9的输出轴相连接。具体的,所述淤泥池本体13的外部焊接有支架10。该支架10有利于将淤泥池本体13支撑起来,提高淤泥池本体13的稳定性。具体的,所述管道5的另一端焊接有连接法兰11。该连接法兰11便于将转运的管道连接在管道5上。具体的,所述电机9通过安装板14安装于第四钢板4的一侧。该安装板14有利于提高电机9工作时的稳定性。具体的,所述第二钢板2的一侧开设有溢流孔16。该溢流孔16有利于淤泥池本体13内部的水排出。具体的,所述溢流孔16中安装有溢流管6,所述溢流管6的一端与管道5相连通。水通过溢流管6流到管道5中,有利于对管道5中的淤泥进行冲刷。工作原理:将两组第一钢板1和两组第二钢板2的边部之间相焊接构成淤泥池本体13,将两组第三钢板3和两组第四钢板4的边部之间相焊接构成出泥口12,将管道5焊接在出泥口12的下端,使用时,将淤泥存储在淤泥池本体13中,开启电机9带动螺旋杆8转动,有利于将淤泥池本体1中的淤泥通过管道5排出,便于对淤泥的清理。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使用钢板焊接的淤泥池,包括第一钢板(1)、第二钢板(2)、第三钢板(3)和第四钢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板(1)、第二钢板(2)、第三钢板(3)和第四钢板(4)均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钢板(1)和第二钢板(2)均设置为矩形,两组所述第三钢板(3)和第四钢板(4)均设置为矩形,两组所述第一钢板(1)和第二钢板(2)的边部之间相焊接构成淤泥池本体(13),两组所述第三钢板(3)和第四钢板(4)的边部之间相焊接构成出泥口(12),所述出泥口(12)的下端连通有管道(5),所述管道(5)的一端焊接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的中心处安装有密封轴承(7),所述密封轴承(7)的内环中过盈连接有螺旋杆(8),所述螺旋杆(8)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9)的输出轴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钢板焊接的淤泥池,包括第一钢板(1)、第二钢板(2)、第三钢板(3)和第四钢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板(1)、第二钢板(2)、第三钢板(3)和第四钢板(4)均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钢板(1)和第二钢板(2)均设置为矩形,两组所述第三钢板(3)和第四钢板(4)均设置为矩形,两组所述第一钢板(1)和第二钢板(2)的边部之间相焊接构成淤泥池本体(13),两组所述第三钢板(3)和第四钢板(4)的边部之间相焊接构成出泥口(12),所述出泥口(12)的下端连通有管道(5),所述管道(5)的一端焊接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的中心处安装有密封轴承(7),所述密封轴承(7)的内环中过盈连接有螺旋杆(8),所述螺旋杆(8)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9)的输出轴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艺姚越峰卢辉姬昌其黄俊杰赵伟平陈磊于芳邵月良邵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疏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