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筏复合地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761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桩筏复合地基结构,涉及土木施工的技术领域包括下卧层、软土层和回填层,回填层表面向下竖直穿设有多根加固杆,且加固杆底端均抵接下卧层,回填层表面设有筏板,加固杆顶端设有用于支撑筏板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多根支撑杆和多根连接杆,多个支撑杆均以加固杆的轴线圆周分布固定在加固杆的周侧,多根支撑杆的轴线均与加固杆的轴线倾斜设置,且支撑杆的顶端与筏板固定,支撑杆的底端位于软土层的上方,连接杆水平,且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加固杆和支撑杆的周侧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固杆和支撑杆对筏板进行支撑,从而增大了筏板的支撑面积,减小了筏板不均匀受力而坍塌断裂的可能性。

A pile raft composite founda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筏复合地基结构
本技术涉及土木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桩筏复合地基结构。
技术介绍
桩筏复合地基应用于松软土地基段,其目的是为了使该段路基沉降变形满足无砟轨道工后沉降限值要求,作为复合桩基,桩的上端伸入筏板或箱形基础,形成刚性连接。桩和桩间土共同承担上部荷载是复合地基与桩基础的根本区别。刚性桩能把荷载向承载力更高和抵抗变形能力更好的地基深层传递,从而增加了地基承载力并减小了沉降变形。专利公告号为CN203729174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桩筏复合地基结构。桩筏复合地基结构由路堤和地基构成,地基由加固区和下卧层组成,加固区中打入刚性桩,刚性桩的桩顶位于路堤和加固区的分界处,分界处铺有碎石垫层,碎石垫层上覆盖有钢筋混凝土板。本技术具有设计较合理,施工成本较低,承载力较大,抵抗变形能力较好等特点。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刚性桩对混凝土板进行支撑,由于混凝土板面积较大,刚性柱的支撑面积较小,且混凝土板的受力可能存在不均匀的情况,从而混凝土板下侧无刚性柱的位置可能存在塌陷的可能,容易造成混凝土板断裂,从而部分刚性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桩筏复合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卧层(1)、软土层(2)和回填层(3),所述回填层(3)表面向下竖直穿设有多根加固杆(4),且所述加固杆(4)底端均抵接所述下卧层(1),所述回填层(3)表面设有筏板(5),所述加固杆(4)顶端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筏板(5)的固定组件;/n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多根支撑杆(6)和多根连接杆(7),多个所述支撑杆(6)均以所述加固杆(4)的轴线圆周分布固定在所述加固杆(4)的周侧,多根所述支撑杆(6)的轴线均与所述加固杆(4)的轴线倾斜设置,且所述支撑杆(6)的顶端与所述筏板(5)固定,所述支撑杆(6)的底端位于所述软土层(2)的上方,所述连接杆(7)水平,且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筏复合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卧层(1)、软土层(2)和回填层(3),所述回填层(3)表面向下竖直穿设有多根加固杆(4),且所述加固杆(4)底端均抵接所述下卧层(1),所述回填层(3)表面设有筏板(5),所述加固杆(4)顶端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筏板(5)的固定组件;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多根支撑杆(6)和多根连接杆(7),多个所述支撑杆(6)均以所述加固杆(4)的轴线圆周分布固定在所述加固杆(4)的周侧,多根所述支撑杆(6)的轴线均与所述加固杆(4)的轴线倾斜设置,且所述支撑杆(6)的顶端与所述筏板(5)固定,所述支撑杆(6)的底端位于所述软土层(2)的上方,所述连接杆(7)水平,且所述连接杆(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加固杆(4)和所述支撑杆(6)的周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筏复合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筏板(5)由多个水平的钢筋笼(8)浇筑混凝土而成,所述加固杆(4)顶端穿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国强陈树林张亚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立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