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成品预制砖胎膜拼装结构。包括基础垫层,基础垫层设置若干预制板,预制板垂直设置于基础垫层上,各预制板拼接相连形成四周闭合的分隔空间,在预制板内侧和/或外侧设置若干支撑柱,分隔空间内侧的支撑住垂直于预制板的板面,分隔空间外侧的支撑柱倾斜设置,底部位于基础垫层上,上端与预制板外侧相连。本申请由于在基础施工中拼装方便、操作简易、抵抗侧向力较好,而且资源消耗少,充分利用废料资源,施工周期快、受工序养护时间影响小,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和工期优势,且还有施工成本低廉、环保、节能的优点。
A new type of prefabricated brick mould assembly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成品预制砖胎膜拼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成品预制砖胎膜拼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行业中,地下室基础施工时,承台、地梁、电梯井等部位均设置侧面模板,但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及便易性,常采用砖砌体代替常规木模板施工。传统的砖胎膜就是用标准砖砌筑砖墙,待砖墙有一定强度后再进行侧边的土方回填,并且在防水施工前还需要对砖胎膜内侧进行抹灰,人工及材料投入量较大,并需等待砌体砂浆强度达到以后才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砖墙砌筑施工周期长。随着全球资源及环境危机越来越严峻,绿色施工课题再在个施工建筑中国越来越深入,许多装配式、节能型建筑材料及施工方法在工程施工中推行越来越广泛,施工周期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在目前建筑施工过程中,地下室基础施工时,需要有一种新型的砖胎膜的施工方式来解决上诉问题的困扰。因此,新型成品预制砖胎膜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成品预制砖胎膜拼装结构。通过成品预制砖胎膜的拼装,减少资源的消耗,充分进行砂石废料的利用进行预制,缩短砖胎膜的施工周期,施工工艺进行优化,工程品质进行提升。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成品预制砖胎膜拼装结构,包括基础垫层,基础垫层设置若干预制板,预制板垂直设置于基础垫层上,各预制板拼接相连形成四周闭合的分隔空间,在预制板内侧和/或外侧设置若干支撑柱,分隔空间内侧的支撑住垂直于预制板的板面,分隔空间外侧的支撑柱倾斜设置,底部位于基础垫层上,上端与预制板外侧相连。<br>预制板以砂石废料结合水泥进行混合加工充分利用废料,绿色环保。所述成品预制板表面平整,无需抹灰处理,直接可进行基层防水施工。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预制板底部和顶部设置有凹槽或凸条,各预制板通过该处的凹槽或凸条实现上下拼接或同一面的水平拼接。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预制板侧面接近端部设置有凹槽或凸条,各预制板通过该处的凹槽或凸条配合实现直角拼接。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预制板内部配置有配筋。可承受土体侧向压力。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相连的两个预制板的拼接缝两侧贴合设置有纤维网格布。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分隔空间外侧设置有覆土。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预制板尺寸为长2500mm×宽500mm×厚100mm。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预制板与支撑柱的连接通过水泥钉进行固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由于在基础施工中拼装方便、操作简易、抵抗侧向力较好,而且资源消耗少,充分利用废料资源,施工周期快、受工序养护时间影响小,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和工期优势,且还有施工成本低廉、环保、节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成品预制砖胎膜拼装结构的立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图1中A-A处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成品预制砖胎膜拼装结构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图3中B-B处拼缝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础垫层,2预制板,3分隔空间,4支撑柱,5凹槽,6凸条,7纤维网格布,8覆土,9支撑柱槽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如果无特殊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原料均为本领域常用的原料,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方法,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实施例:一种新型成品预制砖胎膜拼装结构,如图1-图4所示,该拼装结构包括基础垫层1,基础垫层1设置若干预制板2,预制板2内部配置有配筋,预制板2尺寸为长2500mm×宽500mm×厚100mm;预制板2垂直设置于基础垫层1上,各预制板2拼接相连形成四周闭合的分隔空间3。关于预制板的拼接,所述预制板2底部和顶部设置有凹槽5或凸条6,各预制板2通过该处的凹槽5或凸条6实现上下拼接或同一面的水平拼接。所述预制板2侧面接近端部设置有凹槽5或凸条6,各预制板2通过该处的凹槽5或凸条6配合实现直角拼接。在相连的两个预制板2的拼接缝两侧贴合设置有纤维网格布7。另外,在预制板2内侧和/或外侧设置若干支撑柱4,分隔空间3内侧的支撑柱4垂直于预制板2的板面,分隔空间3外侧的支撑柱4倾斜设置,底部位于基础垫层1上,上端与预制板2外侧相连。预制板2上设置有与支撑柱4配合设置的支撑柱槽口9,支撑柱4嵌入支撑柱槽口9与预制板2配合设置;预制板2与支撑柱4的连接通过水泥钉进行固定。分隔空间3外侧设置有覆土8。支撑柱4进行支撑保持胎膜整体稳定性,成品预制板由废料砂石结合水泥拌合,并配¢4钢筋制作而成。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成品预制板尺寸为长2500mm×宽500mm×厚100mm,成品预制板凹槽、凸条的尺寸宽度为30mm,深度为6mm;预制板支撑的凹槽尺寸长宽度为50mm,深度为6mm;支撑柱为以废料预制尺寸位45mm×45mm;纤维网格布网眼5mm×5mm;防水砂浆采用阳离子氯丁胶乳防水防腐材料。该产品通过砂石废料与水泥进行混合后可工业化生产,该预制品可承受胎膜回填土的侧向压力,代替传统的砖胎膜的施工方法,具有产品定型加工、构造简单、现场安装方便、施工周期短、资源消耗少、废料利用率高、造价经济适宜等特点,对于施工工期短的工程相当适用,对于材料的消耗可以减少,对废料进行充分利用,符合建筑工程领域绿色环保节能的理念,经济优势也较为明显。上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技术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技术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成品预制砖胎膜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垫层(1),基础垫层(1)设置若干预制板(2),预制板(2)垂直设置于基础垫层(1)上,各预制板(2)拼接相连形成四周闭合的分隔空间(3),在预制板(2)内侧和/或外侧设置若干支撑柱(4),分隔空间(3)内侧的支撑柱(4)垂直于预制板(2)的板面,分隔空间(3)外侧的支撑柱(4)倾斜设置,底部位于基础垫层(1)上,上端与预制板(2)外侧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成品预制砖胎膜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垫层(1),基础垫层(1)设置若干预制板(2),预制板(2)垂直设置于基础垫层(1)上,各预制板(2)拼接相连形成四周闭合的分隔空间(3),在预制板(2)内侧和/或外侧设置若干支撑柱(4),分隔空间(3)内侧的支撑柱(4)垂直于预制板(2)的板面,分隔空间(3)外侧的支撑柱(4)倾斜设置,底部位于基础垫层(1)上,上端与预制板(2)外侧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成品预制砖胎膜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2)底部和顶部设置有凹槽(5)或凸条(6),各预制板(2)通过该处的凹槽(5)或凸条(6)实现上下拼接或同一面的水平拼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成品预制砖胎膜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2)侧面接近端部设置有凹槽(5)或凸条(6),各预制板(2)通过该处的凹槽(5)或凸条(6)配合实现直角拼接。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佳琦,孙奥,严慧军,金晶,何凡,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