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711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利用细菌去臭作用的去臭设备,该设备由设置在产生臭气场所上部的供气管道,设置在产生臭气场所下部的排气管道以及一独立的去臭室构成,排气管道的一端敞口并通到有过滤器或喷射去臭剂装置的独立去臭室内,过滤器在去臭液中浸渍过,去臭液则由具有所需去臭作用的特定细菌酶溶液或适当的液体酶和液体细菌的混合物构成,从而可以实现所需的去臭过程,又无采用其他方式所导致的任何环境污染。(*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去臭设备,它能除去污水处理厂、废品处理厂、屠宰场、食品加工厂、鱼内脏和鱼骨加工厂、猪圈、家禽饲养场、果浆加工厂之类的各种场所产生出的恶臭。恶臭气味的主要成分通常是氨、胺、硫化氢、二甲硫、硫醇,其中氨和胺含有氮原子,而硫化氢、二甲硫、硫醇含有硫原子。也就是说,这些氮原子和硫原子是令人讨厌的臭味的来源。传统的去臭方法通常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的实例之一是利用活性炭或与其类似物质的吸附作用。在化学方法中,硫化氢、氨和胺可利用碱(例如苛性钠)或酸(例如碱酸)进行化学中和,而不能化学中和的成分(例如硫醇和二甲硫)则可通过加入氧化剂(例如次氯酸钠、氯、高锰酸钾、碱或酸)进行氧化。然而,上述物理方法的缺点是成本相当高,活性炭的再生或处理也十分麻烦,而且在燃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臭气又会造成二次环境污染。至于化学方法,中和溶液的浓度与臭气浓度间的比例关系需不断调节才能达到有效的去臭作用,而中和溶液在使用完之后排出时,又常常具有一定的酸碱度。显而易见,这种废弃的中和溶液是不能直接弃置,而在弃置之前至少必须进行PH值的调整。因此,设备和维护必定会十分复杂。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已提出一种新的去臭方法,即利用好氧细菌产生生物化学反应。这种去臭方法成本比较适宜,设备和维护都不复杂,且没有二次污染的任何危险。在此方法中,将含有氨、胺、硫化氢、二甲硫、硫醇等成分的臭气与含有好氧细菌的培养液进行气液接触,从而在这些细菌的酶效应作用下,使含有臭气的恶臭成分发生氧化和还原,因而可有效地除去恶臭成分。不过,上述的气液接触如果不是在适当的地方和采用适当的方式充分完成的话,这种去臭液的去臭效应便不能完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根据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细菌生物化学反应的去臭设备,这种去臭设备可用较简单的装置而达到有效的气液接触,以获得很高的去臭效应,并且易于后处理。概括地说,本专利技术介绍一种去臭设备,它由供气管道、排气管道、独立的去臭室构成,其中供气管道设置在产生臭气场所的上部,排气管道设置在产生臭气场所的下部,排气管道的一端敞口并通到独立的去臭室内,去臭室的上部设置有一过滤器,该过滤器作为去臭室的顶板。过滤器已在一种去臭液中浸渍过,此种去臭液由具有所需去臭作用的特定细菌酶溶液构成,或者由适当的液体酶和液体细菌的混合物构成;在该去臭室顶板的上方设置有排气口;此除臭室上部除了可设置过滤器之外外,还可增设喷射液体去臭剂的装置,也可以采用喷射液体去臭剂的装置代替上述的过滤器,这种液体去臭剂则由具有所需去臭作用的特定细菌酶溶液,或者由适当的液体酶和液体细菌的混合物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臭味从产生臭味的场所被吸入排气管道,臭味与传送气体一起经排气管道流入去臭室,在去臭室中,臭气向上流动,与去臭液进行有效和充分的气液接触,从而达到满意的去臭效果。这样,无臭味的气体此时便可向外排出。采用此法,牲畜栅散发的臭气便不会漏出,避免了臭气产生的环境污染,因此,家畜业便不必限制在深山地区或者远离居民居住的地区。这有利于促进家畜业的发展。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去臭设备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解释本专利技术所用过滤器的一个实例之立体图;图3是以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为基础的一个实例之示意图;图4类似于图1,但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图5类似于图1,但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更清楚,下面结合附图以举例方式进行描述。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用于猪圈中之去臭设备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纵向前剖视图。猪圈用数字〔1〕表示,靠近其顶板处设置有一供气管道〔2〕用于送入外部的空气,供气管道〔2〕上设置有许多供气孔〔2a〕。数字〔3〕代表由一些形成在地面上之阴沟构成的粪便排泄坑,且上面复盖有混凝土或与之类似的材料。数字〔4〕指猪就生活在其上的平台式排泄板,有时在排泄板〔4〕周围设置有栅栏〔10〕或类似物。在上述粪便排泄坑〔3〕与排泄板〔4〕之间设置有排气管道〔5〔5〕,沿着此粪便排泄坑〔3〕,排气管道〔5〕上设置有许多吸味孔〔5a〕。排气管道〔5〕通往去臭室〔6〕,去臭室〔6〕紧靠猪圈〔1〕,独立设置。在排气管道〔5〕的中间处设置有排风机之类的抽气装置〔11〕,而其前端则敞开用作为通入去臭室〔6〕下方中心处的臭气排出口〔5b〕。由纸做成的卷筒式去臭过滤器〔8〕设置在去臭室〔6〕的上部,构成它的顶板,且在此去臭室〔6〕的上部放置有一个盖。图2示出上述去臭过滤器〔8〕的一个实例。此过滤器由许多波纹纸板〔8a〕叠合成一板状部件,使得所有由各片单元波纹纸的波纹界定出的通道〔8b〕都在同一个方向上延伸。为了提高过滤能力,最好是把必要长度的波纹纸条按手风琴的结构方式折叠和固定地粘贴在一起。为了制作大尺寸的过滤器,可以用已层叠好的两片或更多片波纹纸板组装成蜂窝状结构,这样,除了有窄过滤通道〔8b〕之外,还可以有较大的过滤通道,不过这种实施例的样式未在图中示出。上述过滤器〔8〕除了可用纸制造之外,还可用泥炭纤维、玻璃棉或其它纤维材料制成。虽然在图中未示出,但所说之去臭室〔6〕的上部在该去臭过滤器〔8〕的上方留有一遍及整个顶板之上的空间,该空间在去臭室〔6〕的顶部有一通风道或类似结构通往外界。过滤器〔8〕用一种去臭液浸渍,此种去臭液由特定的细菌酶溶液,或者由液体酶和液体细菌的混合物构成。作为这种细菌溶液,可以直接采用在液体培养基中来培养细菌,或也可采用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的细菌水溶液。具有所需去臭作用的细菌可选自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唸珠菌类、硫化细菌、固氮细菌、根瘤细菌、硫细菌、酵母菌、假单包菌属等,必要时,也可使用两种或多种上述菌类的混合物。举例来说,在10份膨润土、10份硅质粘土、20份木炭等物质的混合物中加入15-30%的水,然后把1份由纯培养获得的前述微生物初始菌加到上述的混合物中,让这种混合物在15-30℃下保温24小时,从而获得首次培养的初始菌。再在混合物(1份膨润土,1份硅质粘土,2份木炭等物质)加入这种首次培养的初始菌,然后在这种混合物中加入15-30%的水,并培养24小时或更多时间,便可获得二次培养的初始菌。当然,也可采用尚未被广泛知道的细菌。在上述去臭液中浸渍过的去臭过滤器〔8〕可以独立做成一个箱子,或者与其它适当的部件,例如框架,组装成一个箱子,设置在臭气的通道上,而以窄过滤通道〔8b〕对着气流的方向。现在来描述如何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去臭设备,以及这种设备的工作方式。新鲜空气通过供气管道〔2〕由外界送入猪圈〔1〕,而由供气管道〔2〕的供气孔〔2a〕使新鲜空气在猪圈〔1〕内扩散。进入到猪圈〔1〕内且在其中扩散的新鲜空气受到排泄板〔4〕和粪便排泄坑〔3〕产生的恶臭气体的污染,因而变成了臭气,在排气管〔5〕中的抽气装置〔11〕的作用下,这种臭气经由排气管道〔5〕中的吸气孔〔5a〕被收集在一起,并经由开口在去臭室内,位于去臭室〔6〕的下部排气口〔5b〕排出。现在此种臭气在去臭室〔6〕之内向上扩散,在通过去臭过滤器〔8〕中的窄通道〔8b〕时,与去臭过滤器〔8〕中浸渍上的去臭液相接触,结果是,恶臭气体和去臭液之间的气液接触活化了细菌,产生了所需的去臭作用。经这样除臭的气体通过去臭室〔6〕的顶部上或其它部分上的风道排向外部。经充分使用的去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去臭设备,包括供气管道、排气管道和独立的去臭室,其中,供气管道设置在产生臭气场所的上部,排气管道设置在产生臭气场所的下部,排气管道的一端敞口并通过独立的去臭室内,在去臭液中浸渍过的过滤器设置在此去臭室的上部并作为此去臭室的顶板,此种去臭液由具有所需去臭作用的特定细菌酶溶液或由适当的液体酶和液体细菌的混合物构成,在去臭室顶板的上方设置有排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京谷健鬼鞍丰森本昌义山内规史小田征宏
申请(专利权)人:鹿岛建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