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混开棉机,包括机体、喂棉装置、开棉装置、输棉装置以及均棉装置,机体具有进棉通道、开棉室、输棉室、贮棉室以及出棉通道,进棉通道、开棉室、输棉室、贮棉室以及出棉通道依次相连通,喂棉装置包括安装在进棉通道上的喂棉罗拉、喂棉驱动机构,开棉装置包括安装在开棉室内的刺辊、开棉驱动机构,输棉装置包括安装在输棉室内的输棉帘、输棉驱动机构,均棉装置包括安装在机体上且位于输棉帘上方的均棉罗拉、均棉驱动机构,机体的两侧壁面和输棉帘的两侧端面之间分别形成有间隙,各间隙上部覆盖有密封帘,各个密封帘沿输棉帘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一端部固定设置在机体的相应侧壁面上,另一端部延伸至输棉帘的上壁面上。
Cotton ble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开棉机
本技术属于纺织
,特别涉及一种混开棉机。
技术介绍
混开棉机主要用于对原棉材料进行混入纤维、开松、清花、除杂等工艺,以便于进行后续的形成棉条等一系列纺纱工艺,传统的混开棉机通常包括机体,机体内设置有进棉通道、开棉室、安装在开棉室内的刺辊、输棉室、安装在输棉室内的输棉帘、贮棉室以及出棉通道,工作中,混有其他纤维的原棉材料随着气流一起涌入混开棉机机体内,并依次经过进棉通道、开棉室、输棉室、贮棉室以及出棉通道,期间依次完成开松、清花和除杂等工艺。由于输棉帘两侧端面和机体的内侧壁面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通常在2-3㎜,原棉材料在输棉室内进行输棉时,大量的棉纤维容易进入输棉帘的两侧端面和机体的内侧壁面之间的间隙内,并堆积在输棉帘的两侧,造成输棉帘跑偏,进而增加输棉帘磨损,降低输棉帘的使用寿命,增加机修人员的维修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输棉帘跑偏、延长输棉帘使用寿命、降低维修人员维修强度的混开棉机。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开棉机,包括:机体,包括进棉通道、开棉室、输棉室、贮棉室以及出棉通道,所述的进棉通道、开棉室、输棉室、贮棉室以及出棉通道依次相连通;喂棉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的进棉通道上的喂棉罗拉、安装在所述的机体上且用于驱动所述的喂棉罗拉转动的喂棉驱动机构;开棉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的开棉室内的刺辊、安装在所述的机体上且用于驱动所述的刺辊转动的开棉驱动机构;输棉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的输棉室内的输棉帘、安装在所述的机体上且用于驱动所述的输棉帘循环转动的输棉驱动机构;均棉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的机体上且位于所述输棉帘上方的均棉罗拉、安装在所述的机体上且用于驱动所述的均棉罗拉转动的均棉驱动机构;所述的机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壁面,所述的机体的两侧壁面和所述的输棉帘的两侧端面之间分别形成有间隙,所述的机体的两侧壁面和所述的输棉帘的两侧端面之间分别设置有一覆盖在相应所述间隙上部的密封帘,各个所述的密封帘沿所述输棉帘的长度方向延伸,各个所述的密封帘的一端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机体的相应侧壁面上,另一端部延伸至所述的输棉帘的上壁面上。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两个所述的密封帘的截面呈对置的C形。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各个所述的密封帘的宽度为2-3㎜。本技术通过在机体的两侧壁面和输棉帘的两侧端面之间分别设置覆盖相应间隙上部的密封帘,密封帘延伸至输棉帘的上壁面上,这样,输棉帘在输棉时,原棉材料不易进入输棉帘的两侧端面处的间隙内,因而不会在输棉帘的两侧端面处产生堆积,能够有效解决输棉帘跑偏的问题,从而降低输棉帘的磨损并提高其使用寿命,减轻维修人员的维修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前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1、机体;111、进棉通道;112、开棉室;113、输棉室;114、贮棉室;115、出棉通道;116、进棉管;117、出棉管;12、喂棉装置;121、喂棉罗拉;13、开棉装置;131、刺辊;132、开棉电机;133、密封圈;14、输棉装置;141、输棉帘;142、输棉电机;143、密封帘;15、均棉装置;151、均棉罗拉。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图2中所示的各个位置关系分别相对应。如图1所示,混开棉机包括机体11、喂棉装置12、开棉装置13、输棉装置14以及均棉装置15。其中,机体11内具有进棉通道111、开棉室112、输棉室113、贮棉室114以及出棉通道115,进棉通道111、开棉室112、输棉室113、贮棉室114以及出棉通道115依次相连通。机体11上分别安装有进棉管116和出棉管117,进棉管116和进棉通道111相接通,出棉管117和出棉通道115相接通。喂棉装置12包括安装在进棉通道111上的喂棉罗拉121、安装在机体11上且用于驱动喂棉罗拉121转动的喂棉驱动机构,本例中,喂棉驱动机构包括与喂棉罗拉121传动连接的喂棉电机以及必要的传动组件,例如链轮、链条等。开棉装置13包括安装在开棉室112内的刺辊131、安装在机体11上且用于驱动刺辊131转动的开棉驱动机构,本例中,开棉驱动机构包括与刺辊131传动连接的开棉电机132以及必要的传动组件,例如链轮、链条等。输棉装置14包括安装在输棉室113内的输棉帘141、安装在机体11上且用于驱动输棉帘141循环转动的输棉驱动机构,本例中,输棉驱动机构包括与输棉帘141传动连接的输棉电机141以及必要的传动组件,例如链轮、链条等。均棉装置15包括安装在机体11上且位于输棉帘141上方的均棉罗拉151、安装在机体11上且用于驱动均棉罗拉151转动的均棉驱动机构,本例中,均棉驱动机构包括与均棉罗拉151传动连接的均棉电机以及必要的传动组件,例如链轮、链条等。如图2所示,机体11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壁面,机体11的两侧壁面和输棉帘141的两侧端面之间分别形成有间隙,机体11的两侧壁面和输棉帘141的两侧端面之间分别设置有一覆盖在相应间隙上部的密封帘143,各个密封帘143沿输棉帘141的长度方向延伸,各个密封帘143的一端部固定设置在机体11的相应侧壁面上,另一端部延伸至输棉帘141的上壁面上。两个密封帘143的截面呈对置的C形。密封帘143的材质可选用皮革、PVC材料制成,不易与输送链141的上壁面产生较大的摩擦热。各个密封帘143的宽度为2-3㎜。这样,输棉帘在输棉时,原棉材料不易进入输棉帘的两侧端面处的间隙内,因而不会在输棉帘的两侧端面处产生堆积,能够有效解决输棉帘跑偏的问题,从而降低输棉帘的磨损并提高其使用寿命,减轻维修人员的维修强度。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开棉机,包括:/n机体(11),包括进棉通道(111)、开棉室(112)、输棉室(113)、贮棉室(114)以及出棉通道(115),所述的进棉通道(111)、开棉室(112)、输棉室(113)、贮棉室(114)以及出棉通道(115)依次相连通;/n喂棉装置(12),包括安装在所述的进棉通道(111)上的喂棉罗拉(121)、安装在所述的机体(11)上且用于驱动所述的喂棉罗拉(121)转动的喂棉驱动机构;/n开棉装置(13),包括安装在所述的开棉室(112)内的刺辊(131)、安装在所述的机体(11)上且用于驱动所述的刺辊(131)转动的开棉驱动机构;/n输棉装置(14),包括安装在所述的输棉室(113)内的输棉帘(141)、安装在所述的机体(11)上且用于驱动所述的输棉帘(141)循环转动的输棉驱动机构;/n均棉装置(15),包括安装在所述的机体(11)上且位于所述输棉帘(141)上方的均棉罗拉(151)、安装在所述的机体(11)上且用于驱动所述的均棉罗拉(151)转动的均棉驱动机构;/n所述的机体(11)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壁面,所述的机体(11)的两侧壁面和所述的输棉帘(141)的两侧端面之间分别形成有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体(11)的两侧壁面和所述的输棉帘(141)的两侧端面之间分别设置有一覆盖在相应所述间隙上部的密封帘(143),各个所述的密封帘(143)沿所述输棉帘(141)的长度方向延伸,各个所述的密封帘(143)的一端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机体(11)的相应侧壁面上,另一端部延伸至所述的输棉帘(141)的上壁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开棉机,包括:
机体(11),包括进棉通道(111)、开棉室(112)、输棉室(113)、贮棉室(114)以及出棉通道(115),所述的进棉通道(111)、开棉室(112)、输棉室(113)、贮棉室(114)以及出棉通道(115)依次相连通;
喂棉装置(12),包括安装在所述的进棉通道(111)上的喂棉罗拉(121)、安装在所述的机体(11)上且用于驱动所述的喂棉罗拉(121)转动的喂棉驱动机构;
开棉装置(13),包括安装在所述的开棉室(112)内的刺辊(131)、安装在所述的机体(11)上且用于驱动所述的刺辊(131)转动的开棉驱动机构;
输棉装置(14),包括安装在所述的输棉室(113)内的输棉帘(141)、安装在所述的机体(11)上且用于驱动所述的输棉帘(141)循环转动的输棉驱动机构;
均棉装置(15),包括安装在所述的机体(11)上且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宇,顾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震纶棉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