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粉尘干化污泥下料设备
本技术涉及污泥干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无粉尘干化污泥下料设备。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泥处理一直是行业内人士所关心的问题,活性污泥法是目前世界上90%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处理方法,该方法会产生大量污泥,高产量、高含水率的污泥,在贮存、运输、装卸等过程中既不方便,还存在很高的潜在环境安全风险和隐患,因此污泥的烘干处理势在必行。污泥烘干处理一般采用连续式或序批式烘干处理,烘干后的污泥要从污泥料斗中经过下料分装于吨袋中。现有技术中,一般将污泥料斗放置于支架的下料斗上端,打开污泥料斗下部的下开口,干燥污泥则会落入下料斗并滑入吨袋中,但干燥污泥下滑至下料斗的出口处落入吨袋的过程中,由于下落作用和反扑作用,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既影响工作环境,又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粉尘干化污泥下料设备,通过设置防尘围板,与污泥料斗之间形成缓冲区,污泥下料时产生的粉尘积聚于缓冲区,通过过滤器将粉尘过滤后通过风机将空气排出,减小了粉尘污染。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粉尘干化污泥下料设备,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位于支架的上端且下部伸入支架内,所述支架的一侧铰接有门体,该支架的其余侧设有挡板,所述下料斗上套设有防尘结构,所述防尘结构包括防尘围板,所述防尘围板的上端固定于支架内侧,且与下料斗的外侧壁相抵接,该防尘围板的底端面高于所述下料斗的底端面,所述防尘围板的一侧设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与穿过一侧挡板的第一导管相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粉尘干化污泥下料设备,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有下料斗(2),所述下料斗(2)位于支架(1)的上端且下部伸入支架(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一侧铰接有门体(12),该支架(1)的其余侧设有挡板(11),所述下料斗(2)上套设有防尘结构(3),所述防尘结构(3)包括防尘围板(31),所述防尘围板(31)的上端固定于支架(1)内侧,且与下料斗(2)的外侧壁相抵接,该防尘围板(31)的底端面高于所述下料斗(2)的底端面,所述防尘围板(31)的一侧设有通气口(32),所述通气口(32)与穿过一侧挡板(11)的第一导管(61)相连,所述第一导管(61)的另一端与过滤器(4)相连通,所述过滤器(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导管(62)与风机(5)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粉尘干化污泥下料设备,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有下料斗(2),所述下料斗(2)位于支架(1)的上端且下部伸入支架(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一侧铰接有门体(12),该支架(1)的其余侧设有挡板(11),所述下料斗(2)上套设有防尘结构(3),所述防尘结构(3)包括防尘围板(31),所述防尘围板(31)的上端固定于支架(1)内侧,且与下料斗(2)的外侧壁相抵接,该防尘围板(31)的底端面高于所述下料斗(2)的底端面,所述防尘围板(31)的一侧设有通气口(32),所述通气口(32)与穿过一侧挡板(11)的第一导管(61)相连,所述第一导管(61)的另一端与过滤器(4)相连通,所述过滤器(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导管(62)与风机(5)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粉尘干化污泥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围板(31)的底端面为圆形,该底端面的面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进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坤远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