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处理黑臭水体的曝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589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黑臭水体的曝气结构,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曝气机构与空气接触不充分导致曝气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处理池和用于输送黑臭水体的水泵,所述处理池内竖直设置有若干出水管,若干所述抽水泵通过管道连接于水泵,通过水泵将黑臭水体经出水管喷向高处,使得黑臭水体与空气充分接触,从而进行曝气。

A kind of aeration structure for treating black and smelly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处理黑臭水体的曝气结构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处理黑臭水体的曝气结构。
技术介绍
曝气是使空气在液体或物质中循环通过,使空气与液体或物质混合、或使空气溶解与液体或物质的处理过程。液体曝气可运用在多种场合,如废水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液体中的细菌培养等等。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6298435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曝气池,包括池体和曝气管,曝气管上开设有进气口和若干出气孔,氧气经进气口进入曝气管内后经出气孔进入池体内与池体内的液体接触。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将氧气从出气孔排出,形成气泡,但是气泡在液体中的上升速度相当缓慢,不能与液体充分混合,严重影响了曝气效率,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处理黑臭水体的曝气结构,其具有使水体与空气充分混合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处理黑臭水体的曝气结构,包括处理池和用于输送黑臭水体的水泵,所述处理池内竖直设置有若干出水管,若干所述出水管通过管道连接于水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泵将黑臭水体经出水管喷向高处,使得黑臭水体与空气充分接触,然后落入处理池内,从而对黑臭水体进行曝气,黑臭水体与空气接触充分,接触面积大,曝气效果较好。进一步地,若干所述出水管的高度均大于处理池的深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处理池内积满水体时,出水管的上端处于水面之上,从而防止处理池内水体回流而影响出水管的顺利出水。进一步地,若干所述出水管的管口处均设置有喷嘴,所述喷嘴包括与出水管相连的圆管部和与圆管部一体成型的内凹部,所述内凹部的内径沿其两端向中间段依次递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体从出水管流出,首先经过圆管部,然后经过内凹部,经内凹部有效增加水体的压强,从而使得水体喷出后的高度更高,进一步提高水体喷出后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地,所述喷嘴还包括扁平部,所述扁平部的截面为梯形,所述扁平部上开设有用于出水的长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体经内凹部进入扁平部,然后从扁平部上的长孔呈扇形喷出,进一步增加喷出的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地,所述喷嘴螺纹连接于出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喷嘴拆卸下来,以对出水管和喷嘴进行清理。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池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承装黑臭水体的原液池,所述原液池与处理池同轴,所述原液池内设置有用于支撑处理池的若干立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出的水体下落到处理池内,当处理池内水体充满时,从处理池的池口溢出,呈水幕状流到下方的原液池内,再次经水泵输送到出水管内,从而形成循环曝气,提高曝气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池沿其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溢流孔,且所述溢流孔位于处理池的下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处理池内的水体可沿溢流孔流出,落至下方的原液池内,从而通过溢流孔对处理池内水进一步进行排放,提高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原液池内设置有搅拌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搅拌装置对原液池的水体进行搅拌,从而对水体进行翻动,使得原液池的水体不断与空气进行接触,以提高曝气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了处理池内竖直设置有若干出水管,若干所述抽水泵通过管道连接于水泵,通过水泵将黑臭水体经出水管喷向高处,使得黑臭水体与空气充分接触,然后落入处理池内,从而对黑臭水体进行曝气,黑臭水体与空气接触充分,接触面积大,曝气效果较好;2、采用了出水管的管口处均设置有喷嘴,喷嘴包括与出水管相连的圆管部和与圆管部一体成型的内凹部,内凹部的内径沿其两端向中间段依次递减,当水体从出水管流出,首先经过圆管部,然后经过内凹部,经内凹部有效增加水体的压强,从而使得水体喷出后的高度更高,进一步提高水体喷出后与空气的接触面积;3、采用了处理池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承装黑臭水体的原液池,原液池与处理池同轴,原液池内设置有用于支撑处理池的若干立柱,喷出的水体下落到处理池内,当处理池内水体充满时,从处理池的池口溢出,呈水幕状流到下方的原液池内,再次经水泵输送到出水管内,从而形成循环曝气,提高曝气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处理黑臭水体的曝气结构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喷嘴结构的拆解示意图。图中:1、处理池;11、溢流孔;2、水泵;3、原液池;4、立柱;5、出水管;6、喷嘴;61、圆管部;62、内凹部;63、扁平部;631、长孔;7、搅拌装置;71、搅拌桨;72、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用于处理黑臭水体的曝气结构,参照图1,其包括处理池1和用于输送黑臭水体的水泵2,处理池1的下方设置有原液池3,原液池3用于承装黑臭水体,原液池3内浇筑有若干用于支撑处理池1的立柱4,处理池1和原液池3均为圆形结构,且两者同轴;处理池1内竖直设置有若干出水管5,若干出水管5通过管道(图中未示出)连接于水泵2,且若干出水管5的高度均大于处理池1的深度,通过水泵2将黑臭水体压入出水管5,使得黑臭水体从出水管5喷出,黑臭水体呈喷泉状喷向高处后与空气充分接触,从而对黑臭水体进行曝气;喷出的水体下落到处理池1内,当处理池1内水体充满时,从处理池1的池口溢出,呈水幕状流到下方的原液池3内,再次经水泵2输送到出水管5内。处理池1沿其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溢流孔11,若干溢流孔11均位于处理池1的下端,处理池1内的水体可经溢流孔11流出,然后落至到下方的原液池3内。参照图1和图2,若干出水管5的管口处均螺纹连接有喷嘴6,喷嘴6包括与出水管5相连的圆管部61和与圆管部61一体成型的内凹部62,内凹部62的内径沿其两端向中间段依次递减,当水体经过内凹部62时,增加水体的压力,增加水体喷出的高度,提高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喷嘴6还包括扁平部63,扁平部63的截面为梯形,且扁平部63远离内凹部62方向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出水的长孔631,水体经首先经出水管5喷出,然后经圆管部61和内凹部62从扁平部63上的长孔631呈扇形喷出,进一步增加水体喷出后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参照图1,原液池3内设置有若干搅拌装置7,搅拌装置7由搅拌桨71和用于驱动搅拌桨71的电机72组成,电机72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4上,通过电机72驱动搅拌桨71转动,通过搅拌桨71对原液池3内的水体进行翻动。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黑臭水体投入到原液池3内,启动水泵2,水泵2将黑臭水体压入出水管5,使黑臭水体从出水管5依次经过圆管部61、内凹部62和扁平部63呈扇形喷出,黑臭水体呈喷泉状喷向高处后与空气充分接触,从而对黑臭水体进行曝气;喷出的水体下落到处理池1内,当处理池1内水体充满时,从处理池1的池口溢出,呈水幕状流到下方的原液池3内,再次经水泵2输送到出水管5内。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处理黑臭水体的曝气结构,包括处理池(1)和用于输送黑臭水体的水泵(2),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1)内竖直设置有若干出水管(5),若干所述出水管(5)通过管道连接于水泵(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处理黑臭水体的曝气结构,包括处理池(1)和用于输送黑臭水体的水泵(2),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1)内竖直设置有若干出水管(5),若干所述出水管(5)通过管道连接于水泵(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黑臭水体的曝气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出水管(5)的高度均大于处理池(1)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黑臭水体的曝气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出水管(5)的管口处均设置有喷嘴(6),所述喷嘴(6)包括与出水管(5)相连的圆管部(61)和与圆管部(61)一体成型的内凹部(62),所述内凹部(62)的内径沿其两端向中间段依次递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黑臭水体的曝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6)还包括扁平部(63),所述扁平部(6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峰王国文徐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巨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