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盘连续收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3515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盘连续收线装置,涉及金属线材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沿线材收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收线装置和第二收线装置,第一收线装置和第二收线装置结构相同,其中,第一收线装置的侧面固连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沿垂直于线材收线方向设置,该第一收线装置的下方通过滚轮滑动卡接在底座上的滑轨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用途是可实现连续不间断收线,另外,方便卸卷的同时,可有效避免线卷散乱现象的发生,并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A double disc continuous take-up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盘连续收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金属线材加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盘连续收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收线装置在完成一卷铜丝的收线后,需要进行停机卸卷,严重影响生产进度,降低生产效率,使得设备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生产成本,另外,铜丝收卷时一般都是将卷筒套入转轴上,让卷筒的一端靠在转轴的一固定盘上,再将另一固定盘套入转轴上,让该固定盘靠在卷筒的另一端,再将螺母在转轴的螺纹上旋转、扭紧、挤压固定盘,将固定盘与固端盘之间的卷筒夹紧,使得卷筒牢牢的与转轴紧固在一起,这样就具备了卷取铜丝的基本条件,需要卸卷筒时,卸下螺母、取下固定盘,取出己卷取的铜卷。但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通过卷筒收线,卸卷时线卷容易散落,且卸卷不方便,同时,卷筒是通过螺母紧固在转轴上进而挤压固定盘,将固定盘与固端盘之间的卷筒夹紧,故进一步增加卸卷难度,且存在螺母松动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铜丝收线效率低,以及铜丝通过卷筒收线,卸卷时线卷容易散落,且卸卷不方便等不足,提供了一种双盘连续收线装置,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实现连续不间断收线,另外,方便卸卷的同时,可有效避免线卷散乱现象的发生,并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性。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双盘连续收线装置,包括沿线材收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收线装置和第二收线装置,所述第一收线装置和第二收线装置结构相同,其中,所述第一收线装置的侧面固连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沿垂直于线材收线方向设置,该第一收线装置的下方通过滚轮滑动卡接在底座上的滑轨内。进一步地说,所述的第一收线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传动机构、压紧机构和收卷机构,其中,所述的收卷机构包括空心轴,所述空心轴的一端与传动机构相连,所述空心轴的另一端设置有收卷盘,所述收卷盘包括位于空心轴上的第一限位盖和第二限位盖,且第一限位盖位于第二限位盖的内侧,所述第一限位盖和第二限位盖之间设置有多个圆弧块,收卷时,多个圆弧块等间距位于同一圆周面上,且该圆周面的中轴线与上述空心轴的中轴线相重合,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盖上沿其圆周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限位盖正对第一限位盖的一面向外延伸形成圆台结构,所述圆台结构靠近第一限位盖的一端端面直径较小,该圆台结构的中轴线也与上述空心轴的中轴线相重合,所述第二限位盖背对第一限位盖的一面通过压紧机构进行压紧,多个圆弧块的一端分别穿过上述第一通孔,并通过开口销固定于第一限位盖上,多个圆弧块的另一端均设置有与上述圆台结构的侧面相配合的胀紧面和用于抵在第二限位盖上的抵紧面,且多个圆弧块在其内侧且靠近第二限位盖的一端均还设置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杆,所述螺杆上设置有供拉簧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拉簧依次穿过各螺杆上的第二通孔形成圆环结构,并将多个圆弧块靠近第二限位盖的一端收紧。进一步地说,收紧后胀紧面与抵紧面之间形成的圆弧其所在圆的直径大于等于上述圆台结构较小端面的直径,且该圆台结构的母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40~50°。进一步地说,所述的压紧机构包括丝杆,所述丝杆位于上述空心轴内,且其一端与动力单元相连,其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套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套可在空心轴内移动,该第二连接套上通过销轴可360°转动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垂直于空心轴设置时,可将压套压紧在上述第二限位盖上,所述压套套设于上述空心轴的端部,所述挡块平行于空心轴设置时,可在空心轴内移动。进一步地说,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通过第二支架固定于上述底板上,该第一气缸活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套与推力球轴承座的一端相连,所述推力球轴承座的另一端与上述丝杆相连。进一步地说,所述丝杆通过反牙螺纹与上述推力球轴承座相连,所述丝杆通过正牙螺纹与上述第二连接套相连。进一步地说,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轮固连,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与被动轮相连,所述被动轮与上述空心轴固连。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限位盖、第二限位盖和圆弧块均为铝材质制成。进一步地说,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对第一收线装置进行防护的防护罩。进一步地说,所述空心轴通过两个轴承座设置于第一支架上,并通过第一支架设置于底板上。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双盘连续收线装置,可实现连续不间断收线,当第一收线装置完成收卷后,通过第二气缸带动其沿底座上的滑轨滑动,从而使线材能够继续向前在第二收线装置上完成收线。(2)本技术的一种双盘连续收线装置,其通过拉簧、圆台结构、胀紧面以及抵紧面的结构设计,可使收卷时,多个圆弧块等间距位于同一圆周面上,保证卷芯内径一致,从而在铜丝卷绕过程中不会出现线卷散落现象,进而能够顺利进行收卷操作,并且由于每个圆弧块之间都存在间隙,故可对收卷好的铜丝进行先扎线后卸线操作,从而能够避免卸卷时线卷散乱现象发生。同时,本技术通过拉簧的设置,使得第二限位盖与圆弧块脱离后,多个圆弧块靠近第二限位盖的一端收紧,方便卸卷操作的进行。(3)本技术的一种双盘连续收线装置,其收紧后胀紧面与抵紧面之间形成的圆弧其所在圆的直径大于等于上述圆台结构较小端面的直径,且该圆台结构的母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40~5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通过收紧后胀紧面与抵紧面之间形成的圆弧其所在圆的直径大于等于上述圆台结构较小端面的直径这一结构设计,可方便第二限位盖的安装和拆卸,从而方便该第一收线装置的操作过程。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技术通过圆台结构的母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设计可进一步方便第二限位盖的安装和拆卸,从而进一步方便该第一收线装置的操作过程。(4)本技术的一种双盘连续收线装置,其通过动力单元带动丝杆,进而带动第二连接套左右移动,并通过手动调节挡块的放置状态,从而能够将压套压紧在第二限位盖上或将压套和第二限位盖拆卸下,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螺母紧固压紧导致卸卷难度进一步增加,并存在螺母松动的安全隐患等问题,提高设备使用安全性。(5)本技术的一种双盘连续收线装置,其结构设计合理,原理简单,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双盘连续收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收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01、第二气缸;02、底座;03、滚轮;04、滑轨;10、传动电机;11、主动轮;12、皮带;13、被动轮;20、第一气缸;21、第一连接套;22、推力球轴承座;23、丝杆;24、第二连接套;25、销轴;26、挡块;27、压套;28、第二支架;30、第一限位盖;31、圆弧块;32、螺杆;33、拉簧;34、第二限位盖;35、空心轴;36、轴承座;37、第一支架;4、底板;5、防护罩。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盘连续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线材收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收线装置和第二收线装置,所述第一收线装置和第二收线装置结构相同,其中,所述第一收线装置的侧面固连有第二气缸(01),所述第二气缸(01)沿垂直于线材收线方向设置,该第一收线装置的下方通过滚轮(03)滑动卡接在底座(02)上的滑轨(04)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盘连续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线材收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收线装置和第二收线装置,所述第一收线装置和第二收线装置结构相同,其中,所述第一收线装置的侧面固连有第二气缸(01),所述第二气缸(01)沿垂直于线材收线方向设置,该第一收线装置的下方通过滚轮(03)滑动卡接在底座(02)上的滑轨(0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盘连续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收线装置包括底板(4),所述底板(4)上设置有传动机构、压紧机构和收卷机构,其中,所述的收卷机构包括空心轴(35),所述空心轴(35)的一端与传动机构相连,所述空心轴(35)的另一端设置有收卷盘,所述收卷盘包括位于空心轴(35)上的第一限位盖(30)和第二限位盖(34),且第一限位盖(30)位于第二限位盖(34)的内侧,所述第一限位盖(30)和第二限位盖(34)之间设置有多个圆弧块(31),收卷时,多个圆弧块(31)等间距位于同一圆周面上,且该圆周面的中轴线与上述空心轴(35)的中轴线相重合,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盖(30)上沿其圆周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限位盖(34)正对第一限位盖(30)的一面向外延伸形成圆台结构,所述圆台结构靠近第一限位盖(30)的一端端面直径较小,该圆台结构的中轴线也与上述空心轴(35)的中轴线相重合,所述第二限位盖(34)背对第一限位盖(30)的一面通过压紧机构进行压紧,多个圆弧块(31)的一端分别穿过上述第一通孔,并通过开口销固定于第一限位盖(30)上,多个圆弧块(31)的另一端均设置有与上述圆台结构的侧面相配合的胀紧面和用于抵在第二限位盖(34)上的抵紧面,且多个圆弧块(31)在其内侧且靠近第二限位盖(34)的一端均还设置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杆(32),所述螺杆(32)上设置有供拉簧(33)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拉簧(33)依次穿过各螺杆(32)上的第二通孔形成圆环结构,并将多个圆弧块(31)靠近第二限位盖(34)的一端收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盘连续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收紧后胀紧面与抵紧面之间形成的圆弧其所在圆的直径大于等于上述圆台结构较小端面的直径,且该圆台结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邦虎刘念培江和兵甘昌军钱广富赵军孙强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楚江合金铜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