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茶叶破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3491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7:56
一种防茶叶破碎装置,包括下料装置、回暖装置及振动出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包括皮带传送机构,皮带传送机构前后的皮带轮上同轴安装有滚轮,滚轮滑动设置在导轨上,其中一根转轴通过链传动机构驱动;所述回暖装置包括外网壳、内网箱,外网壳、内网箱内套且间隔分布;所述内网箱左右侧壁设有至少两根连接杆,连接杆通过曲柄滑块机构驱动;所述内网箱底端左右铰接有网板,网板通过启闭机构打开或关闭;所述振动出料装置包括底架,底架上设有托盘,托盘与底架上的曲柄滑块机构连接,由曲柄滑块机构带动输出物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茶叶破碎装置,可自动完成茶叶的下料、静置及出料,避免茶叶破碎。

A device for preventing tea from brea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茶叶破碎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防茶叶破碎装置。
技术介绍
在茶叶杀青后需要进行揉捻成型,现有采用设备杀青后直接进行揉捻,由于杀青后的叶子比较干,易碎,因此导致揉捻后的产品参差不齐,出现较多的次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茶叶破碎装置,能够在杀青、揉捻两道工序之间完成自动下料、静置及送料,这样可使得茶叶中的结合水慢慢释放出来,这样茶叶不易变碎,在揉捻时比较完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茶叶破碎装置,包括下料装置、回暖装置及振动出料装置,下料装置、回暖装置及振动出料装置按从上往下布置;所述下料装置包括皮带传送机构,皮带传送机构前后的皮带轮上同轴安装有滚轮,滚轮滑动设置在导轨上,其中一个滚轮同轴连接有被动链轮,对应的皮带传送机构的壳体上固定有电机,电机驱动主动链轮转动,主动链轮与被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所述回暖装置包括外网壳、内网箱,外网壳、内网箱内套且间隔分布;所述内网箱左右侧壁设有至少两根连接杆,每根连接杆上依次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二连杆另一端安装在第一转轴上,第一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外网壳上且一端伸出外网壳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内网箱底端左右铰接有网板,网板通过启闭机构打开或关闭;所述振动出料装置包括底架,底架上设有托盘,托盘与底架上的曲柄滑块机构连接,由曲柄滑块机构带动输出物料。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杆,第三连杆与第四连杆铰接,左右的第四连杆连成整体。所述启闭机构包括第一推杆,第一推杆一端与内网箱上其中一块网板铰接,第一推杆另一端与曲柄铰接,曲柄另一端安装在第二转轴上,第二转轴通过链传动机构、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推杆的中间段上铰接有第二推杆,第二推杆的另一端与内网箱上另一块网板铰接。所述曲柄滑块机构包括与托盘可转动连接的传动轴,摇杆一端与传动轴铰接、另一端与曲柄头铰接,曲柄头固定在驱动转轴上;所述驱动转轴通过传动电机驱动。本技术一种防茶叶破碎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通过将皮带传送机构伸出转轴安装行走轮,这样皮带传送机构可通过同一电机带动行走和输送,由此完成将茶叶均匀摊铺在内网箱中,这样无需人为调整,减少人工成本。2)、通过电机驱动相关的连杆机构打开或关闭内网箱,这样可完成茶叶的静置或下料,由于电机启动可通过相应的控制器控制,这样当静置达到一定时间后可自动完成卸料,由此可精确控制回暖时间,无需人为监控。3)、通过设置振动出料装置,可将茶叶快速抛出,完成茶叶输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回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回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内网箱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回暖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内网箱的初始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内网箱上网板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振动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中振动出料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外网壳1,内网箱2,连接杆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第一转轴6,驱动机构7,网板8,启闭机构9,第三连杆10,第四连杆11,第一推杆12,曲柄13,第二转轴14,链传动机构15,电机16,第二推杆17,皮带传送机构18,滚轮19,导轨20,被动链轮21,壳体22,正反转电机23,主动链轮24,链条25,底架26,托盘27,曲柄滑块机构28,传动轴28-1,摇杆28-2,曲柄头28-3,驱动转轴28-4,传动电机28-5,下料装置29,回暖装置30,振动出料装置31,下料处32。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防茶叶破碎装置,包括下料装置、回暖装置及振动出料装置,下料装置、回暖装置及振动出料装置按从上往下布置。如图1-2所示,所述下料装置包括皮带传送机构18,皮带传送机构18左右的皮带滚筒上同轴连接有转轴,转轴通过轴承、轴承座安装在壳体22上,壳体22位于皮带上方,可起到挡料的作用。转轴伸出轴承座两端同时固定安装有滚轮19,滚轮19的中间凹槽与导轨20匹配。后侧一端的转轴上固定有被动链轮21,被动链轮21、链条25、主动链轮24构成链传动机构。所述壳体22上固定有正反转电机23,正反转电机23输出端与主动链轮24同轴安装。工作时,通过正反转电机23驱动链传动机构运动,这样可使得转轴转动。转轴转动一方面可驱动皮带传动机构转动,同时也可带动滚轮19转动,这样皮带传送机构18自身一边行走一边转动输送。在下料装置的上方固定设置有下料处32,该下料处32为Z型皮带输送机落料处。当物料从下料处32落下后会进入到皮带传送机构18的皮带上。启动正反转电机23,正反转电机23使得皮带传送机构18边行走边输送下料,这样可将杀青后的茶叶均匀摊铺在回暖装置中。这里的皮带传送机构18的长度要保证来回移动过程中始终位于下料处32下方接料。如图3-8所示,回暖装置包括外网壳1、内网箱2,外网壳1、内网箱2均采用带孔网板制成,这样有利于空气流通,便于茶叶回暖。外网壳1上下开口,而内网箱2底端设置铰接的网板8封口。所述内网箱2置于外网壳1内且与外网壳1保持间隔。内网箱2左右的侧壁上均固定有两根连接杆3,两根连接杆3左右对称均匀分布。在每根连接杆3上铰接有第一连杆4,第一连杆4另一端与第二连杆5铰接,第二连杆5另一端固定在第一转轴6上,第一转轴6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外网壳1上。第一转轴6一端伸出外网壳1外与第三连杆10固定连接,两头的第三连杆10通过第四连杆11连接成一体。所述内网箱2底端左右铰接有网板8,网板8通过带复位弹簧的销轴安装在内网箱2上,在落入茶叶后也能保持关闭状态。在内网箱2左右两侧的网板8上设有启闭机构9,通过启闭机构9可打开网板8。启闭机构9包括第一推杆12,第一推杆12一端与内网箱2上其中一块网板8铰接,第一推杆12另一端与曲柄13铰接,曲柄13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转轴14上,第二转轴14通过链传动机构15、电机16驱动。电机16带动链传动机构15转动,链传动机构15带动第二转轴14转动,第二转轴14带动曲柄13转动,曲柄13驱动第一推杆12向下移动,进而将一侧网板8推开。所述第一推杆12的中间段上铰接有第二推杆17,第二推杆17的另一端与内网箱2上另一块网板8铰接。这样当第一推杆12移动时,第二推杆17也发生移动,这样可使得另一块网板8也相应的打开,加大茶叶出料。上述装置中,第一推杆12、曲柄13、网板8实质为曲柄滑块机构。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当曲柄13位于上极限位置时,网板8处于关闭状态,当曲柄13位于下极限位置时,网板8处于打开状态。在第二推杆17的上铰接点和下铰接点均需要合理设计,保证随动过程中将另一网板8打开或关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茶叶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装置(29)、回暖装置(30)及振动出料装置(31),下料装置(29)、回暖装置(30)及振动出料装置(31)按从上往下布置;/n所述下料装置(29)包括皮带传送机构(18),皮带传送机构(18)前后的皮带轮上同轴安装有滚轮(19),滚轮(19)滑动设置在导轨(20)上,其中一个滚轮(19)同轴连接有被动链轮(21),对应的皮带传送机构(18)的壳体(22)上固定有正反转电机(23),正反转电机(23)驱动主动链轮(24)转动,主动链轮(24)与被动链轮(21)之间通过链条(25)连接;/n所述回暖装置(30)包括外网壳(1)、内网箱(2),外网壳(1)、内网箱(2)内套且间隔分布;所述内网箱左右侧壁设有至少两根连接杆(3),每根连接杆(3)上依次铰接有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第二连杆(5)另一端安装在第一转轴(6)上,第一转轴(6)通过轴承安装在外网壳(1)上且一端伸出外网壳(1)与驱动机构(7)连接;所述内网箱(2)底端左右铰接有网板(8),网板(8)通过启闭机构(9)打开或关闭;/n所述振动出料装置(31)包括底架(26),底架(26)上设有托盘(27),托盘(27)与底架(26)上的曲柄滑块机构(28)连接,由曲柄滑块机构(28)带动输出物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茶叶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装置(29)、回暖装置(30)及振动出料装置(31),下料装置(29)、回暖装置(30)及振动出料装置(31)按从上往下布置;
所述下料装置(29)包括皮带传送机构(18),皮带传送机构(18)前后的皮带轮上同轴安装有滚轮(19),滚轮(19)滑动设置在导轨(20)上,其中一个滚轮(19)同轴连接有被动链轮(21),对应的皮带传送机构(18)的壳体(22)上固定有正反转电机(23),正反转电机(23)驱动主动链轮(24)转动,主动链轮(24)与被动链轮(21)之间通过链条(25)连接;
所述回暖装置(30)包括外网壳(1)、内网箱(2),外网壳(1)、内网箱(2)内套且间隔分布;所述内网箱左右侧壁设有至少两根连接杆(3),每根连接杆(3)上依次铰接有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第二连杆(5)另一端安装在第一转轴(6)上,第一转轴(6)通过轴承安装在外网壳(1)上且一端伸出外网壳(1)与驱动机构(7)连接;所述内网箱(2)底端左右铰接有网板(8),网板(8)通过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勇陈成沈义峰王操
申请(专利权)人:萧氏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