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拆装式无基础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4447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效拆装式无基础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卸载部、若干连接框架、传动部、储带仓、拉紧装置、夹带及卷带装置、过渡机身、正常机身、自移机尾,每个连接框架包括上横梁、下底座、立柱,上横梁、下底座、立柱两两之间可拆卸连接,传动部、储带仓、拉紧装置、夹带及卷带装置均设置于连接框架上,与连接框架连接,所述过渡机身下方设置用于支撑机身的若干支撑柱,支撑柱为可调节杆件,在卸载部下方的地面基础上预设锚固预埋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过渡机身的高度设置为可调节,降低过渡机身的高度,为自移机尾后退推移在长度方向和高度方向内腾退出足够空间,缩短停采线。

A kind of high efficient dismounting type non foundation retractable belt convey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拆装式无基础可伸缩带式输送机
本技术涉及采掘工作面运输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拆装式无基础可伸缩带式输送机。
技术介绍
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广泛应用于煤矿综合机械化采掘工作面运输系统,其机尾配刮板转载机与工作面运输机相接,随着采掘工作面的不断推进,可伸缩带式输送机也不断缩短,实现煤层的采掘,加快回采和掘进进度。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卸载部、传动部、储带仓、夹带及卷带装置等机头部件受力大,需要预埋螺栓固定,预埋螺栓100-150支左右,土建工程量大,井下施工条件又差,预埋螺栓就很困难。二、停采线长,回采率低,现有机头卸载部、传动部、储带仓、夹带及卷带装置、过渡机身等部件总长约在90米,各部件在巷道内所占高度较高,受此限制,至少90米长度范围内由于自移机尾无法移动过来,从而造成少采煤,回采率低,造成很大资源浪费。现有技术中虽然也有将机头的卸载部、传动部、储带仓、夹带及卷带装置等部件通过连接底座融为一个整体,不再是相互分离的独立部件,从而将各个部分的的受力转变为内力,相互抵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拆装式无基础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卸载部、靠近卸载部设置的若干连接框架、传动部、储带仓、拉紧装置、夹带及卷带装置、以及过渡机身、正常机身、自移机尾,每个连接框架包括上横梁、下底座、立柱,上横梁、下底座、立柱两两之间可拆卸连接,下底座放置于地面上,上横梁位于立柱上方,立柱支撑连接于下底座和上横梁之间,相邻连接框架的上横梁首尾连接,相邻连接框架的下底座首尾连接,所述传动部、储带仓、拉紧装置、夹带及卷带装置均设置于连接框架上,与连接框架连接,所述过渡机身下方设置用于支撑机身的若干支撑柱,支撑柱为可调节杆件,所述卸载部的底座设置于地面上,在卸载部下方的地面基础上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拆装式无基础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卸载部、靠近卸载部设置的若干连接框架、传动部、储带仓、拉紧装置、夹带及卷带装置、以及过渡机身、正常机身、自移机尾,每个连接框架包括上横梁、下底座、立柱,上横梁、下底座、立柱两两之间可拆卸连接,下底座放置于地面上,上横梁位于立柱上方,立柱支撑连接于下底座和上横梁之间,相邻连接框架的上横梁首尾连接,相邻连接框架的下底座首尾连接,所述传动部、储带仓、拉紧装置、夹带及卷带装置均设置于连接框架上,与连接框架连接,所述过渡机身下方设置用于支撑机身的若干支撑柱,支撑柱为可调节杆件,所述卸载部的底座设置于地面上,在卸载部下方的地面基础上预设锚固预埋机构,以将卸载部与地面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拆装式无基础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锚固预埋机构包括剪力梁、若干螺杆,剪力梁沿着巷道宽度方向预埋在地面基础以下,若干螺杆的一端穿过剪力梁,另一端上端外露地面上方,以与卸载部机架螺纹连接。


3.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宁蔡瑞坤佟建中冯宝忠王荣国杨海买林赵峰兰春森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天地西北煤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