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密封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365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密封包装盒,所述包装盒包括用于盛放物品的盒体和密封覆盖物,所述盒体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周缘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平台,所述平台与密封覆盖物接触密封的部位具有凹陷和/或凸起,所述凹陷和/或凸起的高度为10~500微米、宽度为10~1000微米、在平台上的排列密度为4~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密封包装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盒体包装
,特别涉及一种密封性更好、可以承受一定内外压差的包装盒。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包装盒,盒体与密封覆盖物充分贴合,可以避免出现极细缝隙,还可以承受一定的内外压差,显著提高了盒体的密封性,增加了可应用环境;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包装盒可以同时保留易于开启的特点。此包装盒特别适合用于存放一些对密封性要求特别高、需要能够承受一定压力的产品,如高空或水下使用的产品、避孕套、含药注射器等。
技术介绍
盒体密封包装是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包装形式,其目的是为了将包装内外的环境隔绝开,从而达到防止泄露和包装内外的交叉污染,果冻盒包装是一种常见的盒体包装。盒体包装技术的两个核心要素为密封性能和易于启封,提供一种密封性能更好、而同时又易于启封的包装是此领域技术人员长期追求的目标。通过多次试用调查,对于一个成年人,启封力要控制在50N以内,相对容易开启包装盒。常压环境下包装盒的内外压强一致,不存在压差,包装盒的密封处没有受力,只要封装时密封完全,包装盒内外环境完全隔绝,包装的密封性就能较好的保持。然而在特殊环境下,包装盒所处的外环境压强会发生变化,导致包装盒的内外压强不一致,产生内外压差,例如:当包装盒处于高空时(如高空食品),外部气压降低,包装内的压强会高于外部压强;当包装盒处于水下时(如水下运输的物品),外部压强升高,包装内的压强会低于外部压强。当包装盒的内外压强不一致时,包装盒的密封处会产生应力,若密封处的密封强度不足以抵抗应力,则会在应力的作用下出现密封开裂的情况。因此在有内外压差的存在的情况下,对包装盒有更高的密封性要求,以抵抗内外压差导致的应力。某些特殊产品虽然也是在常压环境中使用,但出于安全性方面的考虑,人们希望其密封包装有更高的密封性。以避孕套为例,避孕套作为一种用于生育控制和预防性传播疾病(STD)传播的医疗器械,对每个产品的独立包装的密封性有严格的要求;因为密封不合格会导致产品润滑剂的泄露,以及产品暴漏在空气中从而加快产品的老化、降低安全性能。避孕套独立包装的密封性是以密封包装在存在内外压差的情况下是否能抵抗内外压差导致的应力,维持包装完整性、不出现泄露的能力来评价的。具体的是要达到ISO4074-2015《Naturalrubberlatexmalecondoms——Requirementsandtestmethods》附录N的要求才为合格,其要求为:每个独立避孕套包装在(20±5)kPa的真空压力下能通过至少60秒的耐受测试,在60秒内包装无破裂泄露情况出现。避孕套果冻盒包装是近年新出现的避孕套的包装形式,因为其具有更丰富的设计形式和更好的视觉效果,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如上所述,作为避孕套的独立包装,避孕套果冻盒同样必须满足ISO4074-2015的要求,同时更为理想的是,可以在上述更严苛环境下保持密封性。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果冻盒包装一般采用聚丙乙烯(PP)或聚氯乙烯(PVC)片材通过吹(吸)塑形成盒;在放入产品后,将膜覆于盒口,然后通过热压使盒体开口平台与膜贴合密封。由于果冻盒的密封是通过将盒体开口处的平台和膜材热压粘合,在现有的材料和技术条件下直接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来达到足够的压封强度是困难并且不经济的。例如,以现有的技术方案,常用的片材如聚苯乙烯(PS)在热封温度超过125℃后会过软化变形导致无法顺利加工成盒体;而在相对低温(110℃)时,在压力达到100MPa热压密封的果冻盒依然无法满足ISO4074-2015的密封性要求。另外,果冻盒密封包装启封的难易程度和盒体平台与膜材之间的粘合程度有关,粘合程度越高,越难启封。而避孕套独立包装的密封性是以包装在(20±5)kPa的真空压力下的耐受力来表征,因此粘合程度越高,意味着包装密封性越好。所以,果冻盒包装存在一个矛盾的问题:密封性越好,越难以启封。因此,如何将果冻盒密封包装这种包装形式应用于避孕套包装,既保障避孕套果冻盒包装满足避孕套产品标准的密封性要求,保障避孕套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还能让消费者使用果冻盒包装的避孕套产品时容易启封,兼顾产品使用的便利性,是目前避孕套行业的一个技术性难题。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一些其他的特殊环境,例如需要在高海拔或低压环境中使用的密封包装等情况。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密封性更好、同时易于启封的盒体包装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做了各种尝试:中国专利CN1228216C公开了一种通过在包装盒的边缘形成两重的密封线的技术方案,旨在确保密封性和易打开。但是经过分析发现,这种包装可以满足普通环境下的密封性要求,但是不适用于上述存在内外压差的特殊环境,也不适用于避孕套的包装。因此仍需要提供一种密封性能更好、同时易于启封的,可用于特殊物品(如避孕套)或在特殊(如存在内外压差)环境下仍能符合密封要求的包装盒。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以承受一定的内外压差(内压强大于外压强),显著提高盒体的密封性,可以适用于对密封性要求特别高的物品(如避孕套)的包装,降低包装盒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发生意外破损的风险;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包装盒同时具有易于开启、方便使用的特点。本专利技术以避孕套果冻盒密封包装为例,更好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创造性和实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密封包装盒,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盛放物品的盒体1和密封覆盖物2,所述盒体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周缘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平台3,所述密封覆盖物与所述平台接触并密封在一起,所述平台与所述密封覆盖物接触的部位具有凹陷4和/或凸起5,其中所述凹陷和/或凸起的最大高度为10~500微米,所述凹陷和/或凸起的最小底面宽度为10~1000微米,所述凹陷和/或凸起在平台上的排列密度为4~104个/平方毫米,所述凹陷和/或凸起的最大高度与最小底面宽度之比为0.01~50。封装时将物品放置于盒体中,通过加热、加压、粘合剂粘合等方法使盒体平台与密封覆盖物贴合密封,达到隔绝盒体内物品和外界大气环境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密封包装盒,平台与密封覆盖物接触的部位具有凹陷和/或凸起,这样可以增加平台与密封覆盖物密封后的接触面积,从而在盒体与密封覆盖物具有相同粘合程度的情况下,获得较平台全部为平整面时更高的密封强度。将凹陷和/或凸起的最大高度和最小底面宽度以及密度限定在上述范围,可以使密封包装盒在25kPa真空压力下通过密封性测试(在水中维持(60±5)秒,无稳定连续气泡溢出);同时将所述凹陷和/或凸起的最大高度与最小底面宽度之比控制在0.01~50,可以将启封力控制在50N以内。优选的,所述凹陷和/或凸起的最大高度与最小底面宽度之比为0.02~3。由此,可以进一步使启封力控制在20N以内,更易启封。优选的,所述密封覆盖物的抗压破裂强度≥0.1MPa。优选的,所述凹陷和/或凸起在所述平台上以行列点阵、等压线状、辐射状、网格状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分布排列,凹陷和/或凸起的有序排列有助于密封的均匀性,同时也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密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盛放物品的盒体和密封覆盖物,所述盒体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周缘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平台,所述密封覆盖物与所述平台接触并密封在一起,所述包装盒启封后,所述平台与密封覆盖物接触的部位具有凹陷和/或凸起,所述凹陷和/或凸起的最大高度为10~500微米,所述凹陷和/或凸起的最小底面宽度为10~1000微米,所述凹陷和/或凸起在盒体上的排列密度为4~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密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盛放物品的盒体和密封覆盖物,所述盒体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周缘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平台,所述密封覆盖物与所述平台接触并密封在一起,所述包装盒启封后,所述平台与密封覆盖物接触的部位具有凹陷和/或凸起,所述凹陷和/或凸起的最大高度为10~500微米,所述凹陷和/或凸起的最小底面宽度为10~1000微米,所述凹陷和/或凸起在盒体上的排列密度为4~104个/平方毫米,所述凹陷和/或凸起的最大高度与最小底面宽度之比为0.0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密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和/或凸起的最大高度与最小底面宽度之比为0.0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密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覆盖物的破裂强度≥0.1MPa。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密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和/或凸起在所述平台上以行列点阵、等压线状、辐射状、网格状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分布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密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以内侧为起点至距内侧0.1~1毫米处的部位为平整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新型密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和/或凸起的几何形状为柱状、锥状、棱台状、球缺状中的至少一种,或是垂直于中心线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梯形、矩形、割圆中至少一种的线型立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密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智俊李惠李华智袁永玲刘忠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万方健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