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打包吸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3243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饲料打包吸尘装置,包括立柱和支架,所述立柱的内部上端固定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下端连接有控制柱,所述控制柱的外端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外端通过升降槽与立柱相互连接,同时升降槽内部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的内部开设有伸缩槽,且伸缩槽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弹簧,同时支撑弹簧的外端通过活动块与支撑杆相互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左端通过卡块和卡槽与立柱相互连接,所述控制柱的底部通过连接盘与连接槽相互连接,所述支架固定在连接管的右端,所述支架的右端固定有支撑斗。该饲料打包吸尘装置,不仅可以增加支撑斗上下移动时的平稳性,同时便于提高对饲料包的除尘作用。

Feed packing vacuum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饲料打包吸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产品包装
,具体涉及一种饲料打包吸尘装置。
技术介绍
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饲料包括大豆、豆粕、玉米、鱼粉、氨基酸、杂粕、乳清粉、油脂、肉骨粉、谷物、饲料添加剂等十余个品种的饲料原料。饲料在包装过程中需要将包装环境中的灰尘去除,保证饲料的清洁度,但是目前大部分饲料打包装置不便于对打包饲料外表面的灰尘进行取出,导致饲料的整洁度收到影响。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饲料打包吸尘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饲料打包吸尘装置,解决了目前大部分饲料打包装置不便于对打包饲料外表面的灰尘进行取出,导致饲料的整洁度收到影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饲料打包吸尘装置,包括立柱和支架,所述立柱的内部上端固定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下端连接有控制柱,同时控制柱的上端外端通过限位圈和限位槽与立柱相互连接,所述限位圈的外端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外侧设置有滚珠,同时滚珠与限位槽的内部外端转动连接,所述控制柱的外端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外端通过升降槽与立柱相互连接,同时升降槽内部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的内部开设有伸缩槽,且伸缩槽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弹簧,同时支撑弹簧的外端通过活动块与支撑杆相互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外端固定有支撑块,所述连接管的左端通过卡块和卡槽与立柱相互连接,所述控制柱的底部通过连接盘与连接槽相互连接,且连接槽开设在升降槽的底部,所述支架固定在连接管的右端,且支架的外端通过预留槽与立柱相互连接,同时支架的前后两端均通过导轮与预留槽相互连接,所述支架的右端固定有支撑斗,且支撑斗的上端通过鼓风机与马达相互连接,同时支撑斗的下端通过护套与缓冲圈相互连接,所述护套的下侧设置有底板,且底板的上表面固定有支撑板。优选的,所述控制柱的外表面和连接管的内表面均呈螺纹状结构,且二者螺纹连接,同时控制柱的长度等于立柱长度的二分之一。优选的,所述限位圈通过限位槽与立柱转动连接,且限位圈的外端通过凹槽与滚珠转动连接,同时凹槽的纵截面呈弧形结构。优选的,所述连接管通过卡块和卡槽与立柱构成滑动机构,且该滑动机构的滑动方向为上下滑动。优选的,所述支撑块通过伸缩槽和支撑弹簧与支撑套构成缓冲机构,且支撑弹簧的初始长度等于伸缩槽的深度。优选的,所述支架通过导轮和预留槽与立柱构成滑动机构,且导轮关于支架的垂直轴线对称分布有两个。优选的,所述缓冲圈的材质为海绵,且缓冲圈与护套为粘接一体化结构,同时护套的横截面呈圆环结构,该圆环结构的直径大于支撑板的直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饲料打包吸尘装置,控制柱与连接管的螺纹连接增加了二者之间连接的紧密性,同时便于通过控制柱的旋转对连接管的上下位置进行调节,提高装置对支撑斗的高度调节的效率,限位圈与立柱的结构可以增加控制柱旋转时的稳定性,同时滚珠和凹槽的设置可以减少限位圈与限位槽的磨损,支撑块与支撑套的缓冲机构便于对上下移动的连接管进行缓冲,避免连接管与升降槽顶部和底部的碰撞,连接管与立柱的结构可以增加连接管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避免连接管上下移动时的旋转,支架与立柱的结构可以减少支架与立柱的摩擦,提高支架的使用寿命,缓冲圈的材质便于对灰尘进行阻挡,同时对下降的护套与底板之间进行缓冲,并且缓冲圈可以增加护套与底板之间连接的紧密性,进而增加鼓风机对护套内部的除尘效果。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立柱—1、驱动电机—2、控制柱—3、限位圈—4、限位槽—5、凹槽—6、滚珠—7、连接管—8、升降槽—9、支撑套—10、伸缩槽—11、支撑弹簧—12、活动块—13、支撑杆—14、支撑块—15、卡块—16、卡槽—17、连接盘—18、连接槽—19、支架—20、预留槽—21、导轮—22、支撑斗—23、鼓风机—24、马达—25、护套—26、缓冲圈—27、底板—28、支撑板—29。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饲料打包吸尘装置,包括立柱1、驱动电机2、控制柱3、限位圈4、限位槽5、凹槽6、滚珠7、连接管8、升降槽9、支撑套10、伸缩槽11、支撑弹簧12、活动块13、支撑杆14、支撑块15、卡块16、卡槽17、连接盘18、连接槽19、支架20、预留槽21、导轮22、支撑斗23、鼓风机24、马达25、护套26、缓冲圈27、底板28和支撑板29,立柱1的内部上端固定有驱动电机2,且驱动电机2的下端连接有控制柱3,同时控制柱3的上端外端通过限位圈4和限位槽5与立柱1相互连接,限位圈4的外端开设有凹槽6,且凹槽6的外侧设置有滚珠7,同时滚珠7与限位槽5的内部外端转动连接,控制柱3的外端连接有连接管8,且连接管8的外端通过升降槽9与立柱1相互连接,同时升降槽9内部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支撑套10,支撑套10的内部开设有伸缩槽11,且伸缩槽1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弹簧12,同时支撑弹簧12的外端通过活动块13与支撑杆14相互连接,支撑杆14的外端固定有支撑块15,连接管8的左端通过卡块16和卡槽17与立柱1相互连接,控制柱3的底部通过连接盘18与连接槽19相互连接,且连接槽19开设在升降槽9的底部,支架20固定在连接管8的右端,且支架20的外端通过预留槽21与立柱1相互连接,同时支架20的前后两端均通过导轮22与预留槽21相互连接,支架20的右端固定有支撑斗23,且支撑斗23的上端通过鼓风机24与马达25相互连接,同时支撑斗23的下端通过护套26与缓冲圈27相互连接,护套26的下侧设置有底板28,且底板28的上表面固定有支撑板29;控制柱3的外表面和连接管8的内表面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饲料打包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和支架(20),所述立柱(1)的内部上端固定有驱动电机(2),且驱动电机(2)的下端连接有控制柱(3),同时控制柱(3)的上端外端通过限位圈(4)和限位槽(5)与立柱(1)相互连接,所述限位圈(4)的外端开设有凹槽(6),且凹槽(6)的外侧设置有滚珠(7),同时滚珠(7)与限位槽(5)的内部外端转动连接,所述控制柱(3)的外端连接有连接管(8),且连接管(8)的外端通过升降槽(9)与立柱(1)相互连接,同时升降槽(9)内部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支撑套(10),所述支撑套(10)的内部开设有伸缩槽(11),且伸缩槽(1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弹簧(12),同时支撑弹簧(12)的外端通过活动块(13)与支撑杆(14)相互连接,所述支撑杆(14)的外端固定有支撑块(15),所述连接管(8)的左端通过卡块(16)和卡槽(17)与立柱(1)相互连接,所述控制柱(3)的底部通过连接盘(18)与连接槽(19)相互连接,且连接槽(19)开设在升降槽(9)的底部,所述支架(20)固定在连接管(8)的右端,且支架(20)的外端通过预留槽(21)与立柱(1)相互连接,同时支架(20)的前后两端均通过导轮(22)与预留槽(21)相互连接,所述支架(20)的右端固定有支撑斗(23),且支撑斗(23)的上端通过鼓风机(24)与马达(25)相互连接,同时支撑斗(23)的下端通过护套(26)与缓冲圈(27)相互连接,所述护套(26)的下侧设置有底板(28),且底板(28)的上表面固定有支撑板(2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饲料打包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和支架(20),所述立柱(1)的内部上端固定有驱动电机(2),且驱动电机(2)的下端连接有控制柱(3),同时控制柱(3)的上端外端通过限位圈(4)和限位槽(5)与立柱(1)相互连接,所述限位圈(4)的外端开设有凹槽(6),且凹槽(6)的外侧设置有滚珠(7),同时滚珠(7)与限位槽(5)的内部外端转动连接,所述控制柱(3)的外端连接有连接管(8),且连接管(8)的外端通过升降槽(9)与立柱(1)相互连接,同时升降槽(9)内部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支撑套(10),所述支撑套(10)的内部开设有伸缩槽(11),且伸缩槽(1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弹簧(12),同时支撑弹簧(12)的外端通过活动块(13)与支撑杆(14)相互连接,所述支撑杆(14)的外端固定有支撑块(15),所述连接管(8)的左端通过卡块(16)和卡槽(17)与立柱(1)相互连接,所述控制柱(3)的底部通过连接盘(18)与连接槽(19)相互连接,且连接槽(19)开设在升降槽(9)的底部,所述支架(20)固定在连接管(8)的右端,且支架(20)的外端通过预留槽(21)与立柱(1)相互连接,同时支架(20)的前后两端均通过导轮(22)与预留槽(21)相互连接,所述支架(20)的右端固定有支撑斗(23),且支撑斗(23)的上端通过鼓风机(24)与马达(25)相互连接,同时支撑斗(23)的下端通过护套(26)与缓冲圈(27)相互连接,所述护套(26)的下侧设置有底板(28),且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刚姜军许清荣靳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万虹饲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