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抢险救灾用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227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抢险救灾用无人机,包括保护箱、横杆、急救箱、储物腔、箱门、第一支撑柱、脚板、雷达生命探测仪、推板、支架、探照灯、摄像头、第一固定块、隔板、圆杆、第二固定块、太阳能电池板、第二支撑柱、弹簧、警示灯和螺旋桨。雷达生命探测仪能够基于人体远动在雷达回波上产生的时域多普勒效应来进行分析判断废墟内有无生命体存在以及生命体得具体位置信息,比常用的热红外探测仪更加精准,在探测出生命时会通过警示灯箱外界传递信息,增加救援的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保护箱的底部安装有急救箱,急救箱的内部设有储物腔,能够携带一些应急药品,增加了运送的稳定性,且通过空运的方式将急救品送至灾区内部,具有较好的应急效果。

A kind of UAV for rescue and relie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抢险救灾用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抢险救灾无人机,具体是一种抢险救灾用无人机,属于无人机应用

技术介绍
当天灾人祸来临时,国家动用一切力量抢险救灾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组织人力物力去解救、转移或者疏散受困人员、抢救、运送重要物资、保护重要目标安全等,开展灾后重建等工作;在一些较为危险的地方,光靠人力是不能够轻易涉足的,为了保障生命安全,人们通过遥控器来控制无人机利用无人机上的摄像头来探测危险地区的状况。现有技术中,小型的抢险救灾用无人机大多都是用来进行影像侦探,通过摄像头将地面影像传输至操作人员的控制面板上,用在抢险过程中功能较为单一,且目前的无人机在携带物资时通常挂在其底部,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物资脱落的现象。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抢险救灾用无人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抢险救灾用无人机。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抢险救灾用无人机,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安装的螺旋桨、保护箱、急救箱、固定结构和探测结构;所述保护箱的上表面固接有太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抢险救灾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安装的螺旋桨(19)、保护箱(1)、急救箱(3)、固定结构和探测结构;/n所述保护箱(1)的上表面固接有太阳能电池板(15),所述保护箱(1)侧面固接有横杆(2),所述横杆(2)的外端顶部设有所述螺旋桨(19),所述螺旋桨(19)与所述横杆(2)转动连接,且所述横杆(2)的下表面固接有警示灯(18);所述急救箱(3)固接在所述保护箱(1)的下表面,所述急救箱(3)的内部设有储物腔(31),所述急救箱(3)表面开有开口,且开口处铰链连接有箱门(4);所述急救箱(3)的底部固接有第一支撑柱(5),所述第一支撑柱(5)底端端面固接有第二支撑柱(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抢险救灾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安装的螺旋桨(19)、保护箱(1)、急救箱(3)、固定结构和探测结构;
所述保护箱(1)的上表面固接有太阳能电池板(15),所述保护箱(1)侧面固接有横杆(2),所述横杆(2)的外端顶部设有所述螺旋桨(19),所述螺旋桨(19)与所述横杆(2)转动连接,且所述横杆(2)的下表面固接有警示灯(18);所述急救箱(3)固接在所述保护箱(1)的下表面,所述急救箱(3)的内部设有储物腔(31),所述急救箱(3)表面开有开口,且开口处铰链连接有箱门(4);所述急救箱(3)的底部固接有第一支撑柱(5),所述第一支撑柱(5)底端端面固接有第二支撑柱(16),且所述第二支撑柱(16)的下表面固接有脚板(6);
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块(12)、圆杆(13)、第二固定块(14)和弹簧(17),所述第一固定块(12)固接在所述箱门(4)的表面,所述第二固定块(14)固接在所述急救箱(3)的表面,且所述第二固定块(14)的一侧端面开有通孔;所述第一固定块(12)的内部设有空腔,空腔内部固接有隔板(121),所述隔板(121)的一侧端面固接有所述弹簧(17),且所述弹簧(17)的另一端与所述圆杆(13)一端端面固接;所述圆杆(13)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块(12)的一侧端面,所述圆杆(13)的表面固接有推板(8),且所述推板(8)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块(12)的上表面;
所述探测结构包括雷达生命探测仪(7)、探照灯(10)和摄像头(11),所述雷达生命探测仪(7)固接在所述急救箱(3)的下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彬楷吴佳宁李鹏坤孟祥博王琳博苏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