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金旭专利>正文

一种电瓶车挡风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191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瓶车挡风被,包括:前挡风被面,前挡风被面的两侧一体连接设有侧挡风被面,前挡风被面的颈部两侧一体连接设有护手套,前挡风被面的顶端一体连接设有倾斜颈部被面,侧挡风被面远离前挡风被面的一侧设有一体连接的侧翼护腰被面,护手套的端口面位置处设计成内外双层系口结构,倾斜颈部被面的外侧面上贴合设有长条状的反光贴条层。采用本技术方案,御寒保暖性能较好,可以避免寒风从护手套的挡风端面位置灌入,应用效果较好;增加了挡风被的颈部悬挂防滑落挡风、反光条夜间反光警示以及收纳袋存储等结构性能,提高了挡风被的使用性能,其设计合理,便于推广使用。

A kind of battery car windproof qui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瓶车挡风被
本技术涉及挡风被的
,尤其涉及一种电瓶车挡风被。
技术介绍
电瓶车挡风被是一款挡风、护肚、护腿、护膝防寒户外用品,最早源于普通家庭自制的防寒衣物,后经改造成为流行商品,现有比较常见的挡风被仅仅是由前挡风被面、侧挡风被面、护手套、倾斜颈部被面四部分组成,结构功能比较单一,且现有技术中护手套是安装在电瓶车的车把上使用,使得护手套上应设置避让车把杆管过的缺口,而在护手套安装完毕之后,其前端的缺口仅做简单的黏贴收口处理或者干脆不收口,这使得骑行者在行驶时,寒风和冷气会通过护手套前端的缺口贯入,直接降低了护手套的保暖性,因此,我们设计一种电瓶车挡风被。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瓶车挡风被。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瓶车挡风被,包括:前挡风被面、侧挡风被面、护手套、倾斜颈部被面,所述前挡风被面的两侧一体连接设有侧挡风被面,所述前挡风被面的颈部两侧一体连接设有护手套,所述前挡风被面的顶端一体连接设有倾斜颈部被面,所述侧挡风被面远离前挡风被面的一侧设有一体连接的侧翼护腰被面,所述护手套的端口面位置处设计成内外双层系口结构,所述内外双层系口结构包括的挡风端面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车把避让孔,所开设的车把避让孔的顶端设置有内抽拉绳缺口,所述内抽拉绳缺口的位置处穿出内抽拉绳的两侧绳端,所述挡风端面的顶端设置有外抽拉缺口,所述外抽拉缺口的位置处穿出外抽拉绳的两侧绳端,所述倾斜颈部被面的外侧面上贴合设有长条状的反光贴条层。优选的,所述前挡风被面的内侧面上缝纫连接设有收纳袋。优选的,所述倾斜颈部被面的顶端中间位置处缝纫连接设有颈带条。优选的,所述前挡风被面的内侧面上部为毛绒料面,所述前挡风被面的内侧面下部为拼接的耐脏光滑面层。优选的,所述侧挡风被面、护手套、倾斜颈部被面、侧翼护腰被面的内侧面均为毛绒料面。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侧挡风被面上一体连接侧翼护腰被面,可以加大防寒挡风范围,护腰保暖性能好。2、而护手套通过内外双层系口结构紧密固定安装在车把杆上,可以避免护手套在车把杆上安装滑落,且可以避免寒风从护手套的挡风端面位置灌入,应用效果较好。3、增加了挡风被的颈部悬挂防滑落挡风、反光条夜间反光警示以及收纳袋存储等结构性能,提高了挡风被的使用性能,其设计合理,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电瓶车挡风被的展开外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电瓶车挡风被的展开内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电瓶车挡风被的护手套部位双系绳结构示意图。其中:1-前挡风被面,10-耐脏光滑面层;2-侧挡风被面;3-护手套,30-挡风端面,31-车把避让孔;32-内抽拉绳缺口,33-内抽拉绳,34-外抽拉绳缺口,35-外抽拉绳;4-倾斜颈部被面;5-侧翼护腰被面;6-反光贴条层;7-收纳袋;8-颈带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瓶车挡风被,包括:前挡风被面1、侧挡风被面2、护手套3、倾斜颈部被面4,所述前挡风被面1的两侧一体连接设有侧挡风被面2,所述前挡风被面1的颈部两侧一体连接设有护手套3,所述前挡风被面1的顶端一体连接设有倾斜颈部被面4,所述侧挡风被面2远离前挡风被面1的一侧设有一体连接的侧翼护腰被面5,在侧挡风被面2上设置加宽的侧翼护腰被面5,起到加大挡风御寒范围的作用,可以抵御从侧面吹过来的寒风。所述护手套3的端口面位置处设计成内外双层系口结构,所述内外双层系口结构包括的挡风端面30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车把避让孔31,所开设的车把避让孔31的顶端设置有内抽拉绳缺口32,所述内抽拉绳缺口32的位置处穿出内抽拉绳33的两侧绳端,所述挡风端面30的顶端设置有外抽拉缺口34,所述外抽拉缺口34的位置处穿出外抽拉绳35的两侧绳端,使得车把杆从车把避让孔31穿出,预先通过内抽拉绳33栓接固定在车把杆圣桑,起到对挡风端面30进行封口处理,再通过外抽拉绳35加固封口,使得内外双层系口结构把护手套3安装在车把杆上固定紧密,可以避免护手套3在车把杆上安装滑落,且可以避免寒风从护手套的挡风端面位置灌入。所述倾斜颈部被面4的外侧面上贴合设有长条状的反光贴条层6,使得电瓶车在夜间行进过程中,来往车辆灯光照射在反光贴条层6上反射出去,从而对路人和司机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使得夜间骑行更为安全。所述前挡风被面1的内侧面上缝纫连接设有收纳袋7,设置的收纳袋7便于放置存储些小物件使用,例如存放手机或饮料水使用。所述倾斜颈部被面4的顶端中间位置处缝纫连接设有颈带条8,设置的颈带条8便于骑行者套挂颈部使用,起到支撑倾斜颈部被面4作用,且使得倾斜颈部被面4不易滑落,使得颈部以下部位可以受到全面的挡风保暖。所述前挡风被面1的内侧面上部为毛绒料面,所述前挡风被面1的内侧面下部为拼接的耐脏光滑面层10,使得前挡风被面1的上部毛绒料面起到御寒保暖的作用,其下部拼接的耐脏光滑面层10起到防脚踢或踩踏而导致的污渍,便于清洁处理。所述侧挡风被面2、护手套3、倾斜颈部被面4、侧翼护腰被面5的内侧面均为毛绒料面,使得骑行者骑行者,全面御寒保暖的作用。采用本技术方案,通过在侧挡风被面上一体连接侧翼护腰被面,可以加大防寒挡风范围,护腰保暖性能好,且护手套通过内外双层系口结构紧密固定安装在车把杆上,可以避免护手套在车把杆上安装滑落,且可以避免寒风从护手套的挡风端面位置灌入,应用效果较好,且增加了挡风被的颈部悬挂、反光条夜间反光警示以及收纳袋存储等结构性能,其设计合理,便于推广使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限制本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技术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瓶车挡风被,包括:前挡风被面(1)、侧挡风被面(2)、护手套(3)、倾斜颈部被面(4),所述前挡风被面(1)的两侧一体连接设有侧挡风被面(2),所述前挡风被面(1)的颈部两侧一体连接设有护手套(3),所述前挡风被面(1)的顶端一体连接设有倾斜颈部被面(4),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风被面(2)远离前挡风被面(1)的一侧设有一体连接的侧翼护腰被面(5),所述护手套(3)的端口面位置处设计成内外双层系口结构,所述内外双层系口结构包括的挡风端面(30)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车把避让孔(31),所开设的车把避让孔(31)的顶端设置有内抽拉绳缺口(32),所述内抽拉绳缺口(32)的位置处穿出内抽拉绳(33)的两侧绳端,所述挡风端面(30)的顶端设置有外抽拉缺口(34),所述外抽拉缺口(34)的位置处穿出外抽拉绳(35)的两侧绳端,所述倾斜颈部被面(4)的外侧面上贴合设有长条状的反光贴条层(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瓶车挡风被,包括:前挡风被面(1)、侧挡风被面(2)、护手套(3)、倾斜颈部被面(4),所述前挡风被面(1)的两侧一体连接设有侧挡风被面(2),所述前挡风被面(1)的颈部两侧一体连接设有护手套(3),所述前挡风被面(1)的顶端一体连接设有倾斜颈部被面(4),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风被面(2)远离前挡风被面(1)的一侧设有一体连接的侧翼护腰被面(5),所述护手套(3)的端口面位置处设计成内外双层系口结构,所述内外双层系口结构包括的挡风端面(30)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车把避让孔(31),所开设的车把避让孔(31)的顶端设置有内抽拉绳缺口(32),所述内抽拉绳缺口(32)的位置处穿出内抽拉绳(33)的两侧绳端,所述挡风端面(30)的顶端设置有外抽拉缺口(34),所述外抽拉缺口(34)的位置处穿出外抽拉绳(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金旭
申请(专利权)人:马金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