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平衡车感应车灯电路及智能平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189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平衡车感应车灯电路及智能平衡车,该智能平衡车感应车灯电路包括压力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控制器、驱动电路及车灯,所述压力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车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平衡车所承受的外界压力,以判断平衡车是否被使用;所述光敏传感器,用于在平衡车被使用时,感应光照强度,并生成光强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光强信号,根据所述光强信号生成对应的PWM信号;所述驱动电路,用于根据所述PWM信号调节车灯的亮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根据环境光线实时调整车灯,提高电池的利用率,减少了机械操作过程,提升驾驶安全性。

Induction light circuit of intelligent balance vehicle and intelligent balanc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平衡车感应车灯电路及智能平衡车
本技术涉及平衡车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平衡车感应车灯电路及智能平衡车。
技术介绍
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摄位车等。市场上主要有独轮和双轮两类。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DynamicStabilization)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是现代人用来作为代步工具、休闲娱乐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的产物。平衡车设有灯光,能在夜晚或者光线较暗时开启进行照明。但是现有平衡车的灯光不能根据环境光线强度进行调整,存在浪费电能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平衡车感应车灯电路,旨在提高智能平衡车感应车灯的电能使用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智能平衡车感应车灯电路,包括压力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控制器、驱动电路及车灯,所述压力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车灯连接;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平衡车所承受的外界压力,以判断平衡车是否被使用;所述光敏传感器,用于在平衡车被使用时,感应光照强度,并生成光强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光强信号,根据所述光强信号生成对应的PWM信号;所述驱动电路,用于根据所述PWM信号调节车灯的亮度。优选地,所述光敏传感器还用于感应预设方向上的灯光照射强度,在所述灯光照射强度大于预设光照强度阈值时,所述控制器输出警示灯开启信号,以开启警示灯。优先地,所述光敏传感器包括第一电源、第一电阻及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源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还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优先地,所述光敏传感器还包括信号放大电路,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优先地,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第二电源、第一应变片、第二应变片、第三应变片及第四应变片;其中所述第一应变片的第一端与第二应变片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应变片的第一端与第三应变片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应变片的第一端与第四应变片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应变片的第一端与第一应变片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的正极与所述第一应变片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的负极与所述第三应变片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应变片的第一端及所述第四应变片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优先地,所述第一应变片、第二应变片、第三应变片及第四应变片均采用箔式电阻应变片。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智能平衡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智能平衡车感应车灯电路。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设置压力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控制器、驱动电路及车灯,形成了一种智能平衡车感应车灯电路。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平衡车所承受的外界压力,以判断平衡车是否被使用,所述光敏传感器在平衡车被使用时,感应光照强度,并生成光强信号;控制器接收所述光强信号,根据所述光强信号生成对应的PWM信号;所述驱动电路根据所述PWM信号调节车灯的亮度。本技术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根据环境光线实时调整车灯,提高电池的利用率,减少了机械操作过程,提升驾驶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智能平衡车感应车灯电路一实施例的第一功能模块图;图2为本技术智能平衡车感应车灯电路一实施例的第二功能模块图;图3为图1或者图2压力传感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智能平衡车感应车灯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压力传感器F1~F2第一应变片~第四应变片200光敏传感器R1第一电阻300控制器GR第一电阻400驱动电路E1第一电源500车灯E2第二电源600信号放大电路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智能平衡车感应车灯电路。参照图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智能平衡车感应车灯电路,包括压力传感器100、光敏传感器200、控制器300、驱动电路400及车灯500,所述压力传感器100、光敏传感器200均与所述控制器300连接,所述控制器300还与所述驱动电路400连接,所述驱动电路400与所述车灯500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100,用于采集平衡车所承受的外界压力,以判断平衡车是否被使用。压力传感器100可以设置多个,均匀设置于平衡车的脚踏板之上。当使用者踏上脚踏板,压力传感器100感应到的压力超过设定阈值时,判定为平衡车被使用。所述光敏传感器200,用于在平衡车被使用时,感应光照强度,并生成光强信号。光敏传感器200将感应的光照强度转换为电压信号,且电压信号随光线强度呈规律变化。可通过实验的手段,得到预设分辨率的光线强度与电压信号的对应关系。这样将对于关系存储于控制器中。在得到光线强度后,通过查表的方式即可获得对应的电压信号。所述控制器300,用于接收所述光强信号,根据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平衡车感应车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控制器、驱动电路及车灯,所述压力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车灯连接;其中/n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平衡车所承受的外界压力,以判断平衡车是否被使用;/n所述光敏传感器,用于在平衡车被使用时,感应光照强度,并生成光强信号;/n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光强信号,根据所述光强信号生成对应的PWM信号;/n所述驱动电路,用于根据所述PWM信号调节车灯的亮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平衡车感应车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控制器、驱动电路及车灯,所述压力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车灯连接;其中
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平衡车所承受的外界压力,以判断平衡车是否被使用;
所述光敏传感器,用于在平衡车被使用时,感应光照强度,并生成光强信号;
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光强信号,根据所述光强信号生成对应的PWM信号;
所述驱动电路,用于根据所述PWM信号调节车灯的亮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平衡车感应车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传感器还用于感应预设方向上的灯光照射强度,在所述灯光照射强度大于预设光照强度阈值时,所述控制器输出警示灯开启信号,以开启警示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平衡车感应车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传感器包括第一电源、第一电阻及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源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还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子曹永杰占必富韦侠林刘劲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轻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