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装车大厢生产用辅助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3187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装车大厢生产用辅助定位装置,包括车厢,所述车厢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移动轮,且车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的顶部两侧均开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均设置有多个滑动轮,且滑动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端均固定连接有延伸出固定架内的伸缩板,且伸缩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置物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部件被固定在置物架内,避免大厢组件在定位组装时出现滑动,调节置物架内部件的高度,避免出现高度定位不一致的问题,调节滑动轮在滑槽内滑动,将置物架内的部件与大厢本体吻合。

An auxiliary positioning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refitted car tru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装车大厢生产用辅助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改装车
,尤其涉及一种改装车大厢生产用辅助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改装车是人们对原出厂车型进行改变外观和更换配件的一种车型,主要改装项目包括避震器、刹车钢喉、轮圈、前底架、后底架、壳体和外观颜色等,具有提高舒适感和安全性、提高动力性、提高操纵性及提高内外饰美感的特点。目前,现有的改装车在进行各个部件生产安装时,需要将某个部件安装在另一个部件上,例如将车门安装在车厢上,都需要辅助定位装置,现有的辅助定位装置在使用时并不方便,对于定位的高度无法有效调节,不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改装车大厢生产用辅助定位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改装车大厢生产用辅助定位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装车大厢生产用辅助定位装置,包括车厢,所述车厢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移动轮,且车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的顶部两侧均开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均设置有多个滑动轮,且滑动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端均固定连接有延伸出固定架内的伸缩板,且伸缩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置物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且第一液压缸的活塞端与支撑板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置物架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活塞杆延伸入置物架内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厢的另一侧两端固定连接有推把,且推把的外壁套接有把手套。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动推杆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轮的内部均设置有脚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的置物架、电动推杆和夹板,将改装车大厢的组成部件置于置物架内,并启动两个电动推杆,调节夹板的相对距离,使得部件被固定在置物架内,避免大厢组件在定位组装时出现滑动的现象;2.通过设置的固定架、第二液压缸和伸缩板,通过第二液压缸调节伸缩板在固定架内的位置来调节置物架内部件的高度,避免部件在组装过程中出现高度定位不一致的问题;3.通过设置的第一液压缸、支撑板、滑槽和滑动轮,当组装时,利用第一液压缸调节支撑板在车厢内的位置,使得滑动轮在滑槽内滑动,将置物架内的部件与大厢本体吻合,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改装车大厢生产用辅助定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改装车大厢生产用辅助定位装置的支撑板和置物架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改装车大厢生产用辅助定位装置的脚踏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厢、2移动轮、3底板、4滑动轮、5滑槽、6支撑板、7固定架、8夹板、9电动推杆、10置物架、11第一液压缸、12推把、13第二液压缸、14伸缩板、15脚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照图1-2,一种改装车大厢生产用辅助定位装置,包括车厢1,车厢1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移动轮2,且车厢1的顶部焊接有底板3,底板3的顶部两侧均开有滑槽5,滑槽5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多个滑动轮4,且滑动轮4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板6,支撑板6的顶部两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架7,且固定架7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液压缸13,第二液压缸13的活塞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延伸出固定架7内的伸缩板14,且伸缩板14的顶部焊接有同一个置物架10,将改装车大厢的组成部件置于置物架10内,并利用两个电动推杆9调节夹板8的相对距离,使得部件被固定在置物架10内,避免大厢组件在定位组装时出现滑动的现象,通过第二液压缸13调节伸缩板14在固定架7内的位置来调节置物架10内的部件的高度,避免部件在组装过程中出现高度定位不一致的问题。其中,车厢1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液压缸11,且第一液压缸11的活塞端与支撑板6的一侧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当组装时,利用第一液压缸11调节支撑板6在车厢内的位置,使得滑动轮4在滑槽5内滑动,将置物架10内的部件与大厢本体吻合,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其中,置物架10的两侧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电动推杆9,且电动推杆9的活塞杆延伸入置物架10内的一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夹板8。其中,车厢1的另一侧两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推把12,且推把12的外壁套接有把手套。其中,电动推杆9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工作原理:使用时,使用者将第一液压缸11与第二液压缸13均连接到液压系统,将改装车大厢的组成部件置于置物架10内,并启动两个电动推杆9调节夹板8的相对距离,使得部件被固定在置物架10内,避免大厢组件在定位组装时出现滑动的现象,通过第二液压缸13调节伸缩板14在固定架7内的位置来调节置物架10内的部件的高度,避免部件在组装过程中出现高度定位不一致的问题,再利用第一液压缸11调节支撑板6在车厢内的位置,使得滑动轮4在滑槽5内滑动,将置物架10内的部件与大厢本体吻合,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实施例2参照图3,一种改装车大厢生产用辅助定位装置,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滑动轮4的内部均设置有脚踏15。工作原理:使用时,使用者将第一液压缸11与第二液压缸13均连接到液压系统,将改装车大厢的组成部件置于置物架10内,并启动两个电动推杆9调节夹板8的相对距离,使得部件被固定在置物架10内,避免大厢组件在定位组装时出现滑动的现象,再按动滑动轮4下的单个或多个脚踏15,使得滑动轮4被固定死,通过推把12将整个装置移动到组装生产位置,并通过第二液压缸13调节伸缩板14在固定架7内的位置来调节置物架10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装车大厢生产用辅助定位装置,包括车厢(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移动轮(2),且车厢(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板(3),底板(3)的顶部两侧均开有滑槽(5),所述滑槽(5)的内壁均设置有多个滑动轮(4),且滑动轮(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7),且固定架(7)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13),所述第二液压缸(13)的活塞端均固定连接有延伸出固定架(7)内的伸缩板(14),且伸缩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置物架(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装车大厢生产用辅助定位装置,包括车厢(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移动轮(2),且车厢(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板(3),底板(3)的顶部两侧均开有滑槽(5),所述滑槽(5)的内壁均设置有多个滑动轮(4),且滑动轮(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7),且固定架(7)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13),所述第二液压缸(13)的活塞端均固定连接有延伸出固定架(7)内的伸缩板(14),且伸缩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置物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装车大厢生产用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11),且第一液压缸(11)的活塞端与支撑板(6)的一侧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红王朝生李德林刘金成王泽静张修发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盛世龙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