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央空调联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3114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中央空调联供系统,本系统由制冷工作溶液集中分离再生装置、制冷工作溶液运程传输系统、冷媒制备装置、冷媒近距离传输系统和终端空气处理器组成。制冷工作溶液集中分离再生装置设在需市附近,通过远程传输系统与市区内的冷媒制备装置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超大型制冷系统。本系统使空调分散用能变为集中用能,运行成本低、效率高,并有利于能源的综合利用和城市的环境保护。(*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央空调制冷联供系统,尤其是由中央空调机组、输送管道、终端空气处理器组成的中央空调制冷联供系统。现有的中央空调系统均是由各用户自行设置,其制冷方式采用电压缩制冷、吸收式制冷等,设备规格小、效率低、能耗大、运行成本高、投资大、重复建设,既浪费社会资金,有的还污染环境,而且分散方式的三废治理费用高,不便于集中治理。另一种模式是利用城市联供的蒸汽或热水,驱动各用户独立设置的蒸汽型或热水型吸收式中央空调制冷机组。该系统制冷机工作溶液的分离再生和蒸发吸收等制冷工作循环是在用户端的吸收式中央空调机组内进行的,因此用户仍需要购买独立的吸收式中央空调机组,设置专用空调机房和配置专职空调管理人员。在这种系统中,虽然利用了城市集中联供的蒸汽或热水,但蒸汽或热水输送管道长,热能损耗大,而且各用户的设备投资大,设备规格较小而且分散,因此效率较低运行费用高,不能充分发挥城市联供蒸汽的优势,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不理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行成本低,效率高的吸收式城市中央空调联供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该系统由制冷工作溶液集中分离再生装置、浓工作溶液输送泵、浓工作溶液输送管道、冷媒制备装置、稀工作溶液循环泵、稀工作溶液输送管道、冷剂输送泵、冷剂输送管道、冷媒水循环泵、冷媒水输送管道、冷媒水回流管道和终端空气处理器组成。制冷工作溶液集中分离再生装置与浓工作溶液输送管道之间,接有浓工作溶液输送泵。制冷工作溶液集中分离再生装置的冷剂输出口与冷剂输送管道之间,接有冷剂输送泵。冷媒制备装置接在浓工作溶液输送管道和冷剂输送管道的终端,稀工作溶液循环泵接在冷媒制备装置和稀工作溶液输送管道的起端,稀工作溶液输送管道的末端接制冷工作溶液集中分离再生装置。冷媒制备装置的冷媒水出口处接有冷媒水循环泵,冷媒水循环泵通过冷媒水输送管道与终端空气处理器相接,终端空气处理器通过冷媒水回流管道与冷媒制备装置的冷媒水进口端相接。制冷工作溶液集中分离再生装置由发生器和冷凝器组成。其中稀工作溶液喷淋装置、发生器换热管束和溶液容器组成发生器;冷凝器换热管束和冷剂容器组成冷凝器。冷媒制备装置由蒸发器和吸收器组成。其中冷剂喷淋装置、蒸发换热管束和冷剂容器组成蒸发器;浓工作溶液喷淋装置、吸收换热管束和稀工作溶液容器组成吸收器。由于上述方案采用了制冷工作溶液集中分离再生装置,使得联供系统的输送管道中输送的不是高温流体,而是常温的特种制冷工作溶液,输送管道不需要保温,避免了能量在输送过程中的损耗,可进行超远距离输送。并可拆除各用户独立设置的热效率低的传统空调制冷站。由分散用能变为集中用能,而且可以实现能源的梯级开发利用有利于开发新型能源,使能源的利用更趋合理化、高效化。同时由于采用的是超大型制冷系统,可大幅度提高机组效率,降低能源消耗,集中进行三废治理,减少城市环境污染。采用本系统,还可以减少城市的电力增容投资,能源的运输和贮存投资,可为社会节约大量资金,为用户节省设备投资、机房建设投资、运行管理费用投资和设备折旧投资,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一为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图。图二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图。图三为冷媒制备装置的构造原理图。图四为制冷工作溶液集中分离再生装置的构造原理图。如图二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系统由制冷工作溶液集中分离再生装置1、浓工作溶液输送泵2、浓工作溶液控制阀3、浓工作溶液输送管道4、浓工作溶液调节阀5、冷媒制备装置6、稀工作溶液循环泵7、稀工作溶液输送管道8、稀工作溶液调节阀9、稀工作溶液控制阀10、冷剂输送泵11、冷剂控制阀12、冷剂输送管道13、冷剂调节阀14、冷媒水循环泵15、冷媒水分配阀16、冷媒水输送管道17、终端空气处理器18、冷媒水回流管道19和冷媒水回流阀20组成。制冷工作溶液集中分离再生装置1的浓工作溶液输出口与冷媒制备装置6的浓工作溶液进口之间依次串接有下列代号部件2、3、4、5、4。冷媒制备装置6的稀工作溶液出口与制冷工作溶液集中分离再生装置1的稀工作溶液输入口之间依次串接有下列代号部件7、8、9、8、10。制冷工作溶液集中分离再生装置1的冷剂输出口与冷媒制备装置6的冷剂进口之间依次串接有下列代号部件11、12、13、14、13。冷媒制备装置6的冷媒水出口与终端空气处理器18的冷媒水进口之间依次串接有下列代号部件15、16、17。终端空气处理器18的冷媒水出口与冷媒制备装置6的冷媒水进口之间依次串接有下列代号部件19、20。由部件1、2、3、10、11、12组成城市空调中央站。由部件14、5、9组成城市片区中间调控站。由部件6、7、15、16、20组成城市小区终端处理站。由部件4、8、13和城市片区中间调控站组成工作溶液远程传输系统。由部件17、19组成冷媒近距离传输系统。制冷工作溶液集中分离再生装置1中将工作溶液分离成为冷剂和浓工作溶液。浓工作溶液对冷剂蒸气具有很强的吸收功能,经浓工作溶液输送泵2、浓工作溶液控制阀3、冷剂经冷剂输送泵11和冷剂控制阀12进入远程传输系统的城市片区中间调控站,进行增压、分流,然后经浓工作溶液输送管道4、冷剂输送管道13,进入城市小区终端处理站的冷媒制备装置6。冷媒制备装置6如图三所示,内有蒸发器40和吸收器46,其制冷过程中的蒸发和吸收工作原理与传统的吸收式制冷机工作原理相同。冷剂被引入蒸发器40中的冷剂喷淋装置41,经喷淋蒸发,吸收蒸发换热管束42中冷媒水的热量,使冷媒水温度降低,同时产生大量冷剂蒸汽。未蒸发的冷剂流入下部的冷剂容器43中。浓工作溶液被引入吸收器46中的浓工作溶液喷淋装置44进行喷淋,大量吸收来自蒸发器40的冷剂蒸汽后,浓度降低,变成了稀工作溶液,流入稀溶液容器47中,冷剂蒸汽冷凝所释放的热量被冷却换热管束45内的冷却水带出装置外冷却。稀工作溶液循环泵7将稀工作溶液通过远程传输系统送回城市空调中央站的制冷工作溶液集中分离再生装置1。制冷工作溶液集中分离再生装置1如图四所示,稀工作溶液被引入发生器30中的稀工作溶液喷淋装置31,喷淋在发生器换热管束32上,发生器换热管束32内接有高温热源。稀工作溶液被喷淋加热,产生大量冷剂蒸汽后浓度提高,流入下部的浓工作溶液容器33内。冷剂蒸汽被冷凝器34中的冷凝换热管束35冷凝成为液态冷剂流入下部的冷剂容器36内。分离后的浓工作溶液和液态冷剂分别被浓工作溶液输送泵2和冷剂输送泵11远程传输至冷媒制备装置6,进行第二个换热循环,周而复始循环制冷。城市空调中央站是一个超大型制冷工作溶液的分离再生系统,它并不直接制冷。其功能是消耗一定的热能,将城市小区终端处理站使用后制冷功能品位降低的工作溶液进行集中分离再生处理,恢复制冷功能的浓工作溶液通过远程传输系统及城市片区中间调控站再输往各城市小区终端处理站。城市片区中间调控站内除了设有调节阀以外,还备有工作溶液增压装置。它的功能是对输送管道中的工作溶液和冷剂增压、分流、调控。城市小区终端处理站的功能是利用城市空调中央站制备的制冷工作浓溶液制取低温的冷媒水,并将低温冷媒水分送至各用户终端空气处理器。终端空气处理器的功能是利用低温冷媒水与空气换热,吸收空气的热量达到对空气降温的目的。城市空调中央站可以设在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城市中央空调联供系统,其特征是:该系统由将工作溶液分离成为冷剂和浓工作溶液的制冷工作溶液集中分离再生装置、浓工作溶液输送泵、浓工作溶液输送管道、制取低温冷媒水的冷媒制备装置、稀工作溶液循环泵、稀工作溶液输送管道、冷剂输送泵、冷剂输送管道、冷媒水循环泵、冷媒水输送管道、冷媒水回流管道、以及利用低温冷媒水对空气降温的终端空气处理器等组成;制冷工作溶液集中分离再生装置的浓工作溶液输出口与浓工作溶液输送管道之间接有浓工作溶液输送泵,制冷工作溶液集中分离再生装置的冷剂输出口与冷剂输送管道之间接有冷剂输送泵;冷媒制备装置接在浓工作溶液输送管道和冷剂输送管道的终端,稀工作溶液循环泵接在冷媒制备装置和稀工作溶液输送管道的起端,稀工作溶液输送管道的末端接制冷工作溶液集中分离再生装置;冷媒制备装置的冷媒水出口处接有冷媒水循环泵,冷媒水循环泵通过冷媒水输送管道与终端空气处理器相接,终端空气处理器通过冷媒水回流管道与冷媒制备装置的冷媒水进口端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言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希望电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