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079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部和靠垫部、减震装置、用于座椅旋转的旋转装置、用于座椅整体调整固定的固定装置、套于旋转装置和减震装置外侧的外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小孩的自身体重起到很好的减震效果,睡觉过程中能够使靠垫部翻转,与坐垫部齐平,便于儿童睡觉,提高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座椅
本技术涉及一种网约车用安全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座椅。
技术介绍
网约车内完整的固定系统包括有两个固定在后座椅上的两个带钩子的鳄嘴,以及座椅靠垫和坐垫相交处设计两个金属环,儿童座椅安装时通过操作鳄嘴里面的钩子钩住金属环来达到刚性连接的目的,针对小孩睡觉,现有儿童座椅安装好后是不能调节坐垫部与靠垫部的角度呈一条直线,影响小孩睡觉;还存在减震问题,只是靠汽车本身减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座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部和靠垫部、减震装置、用于座椅旋转的旋转装置、用于座椅整体调整固定的固定装置、套于旋转装置和减震装置外侧的外壳,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固定设于坐垫部下底面的上减震座、与上减震座同一轴上且位于上减震座下方的下减震座、用于连接上减震座和下减震座的三组连接组件、设于靠垫部左右两侧和靠垫部后面的多个滑轮组;所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一端活动连接设于上减震座上另一端活动连接设于下减震座上的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活动连接设于上减震座上的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之间的距离小于活动连接设于下减震座上的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之间的距离;所述旋转装置包括位于下减震座下方与车座接触的底座、底座上表面上设有第一环形槽、设于第一环形槽内的多个小滚珠、固定设于底座上用于限定小滚珠移动的限位板、固定设于下减震座下底面的环形固定座、环形固定座上设有第二环形槽、位于底座和下减震座之间固定设于下减震座下底面上的大齿轮、与大齿轮齿合转动设于底座上的多个小齿轮、用于连接下减震座和底座的中心轴。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贯穿设于底座上的第一插件和第二插件、设于第一插件上的两个卡件、固定设于第二插件上的弧形板、转动设于弧形板上的转滚、固定设于转滚上的支撑架、所述第二插件上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架包括拉伸支杆、用于拉伸支杆长度固定的第一固定件、位于拉伸支杆下端的滚轮组、设于拉伸支杆上端的螺杆、设于拉伸支杆下端且位于拉伸支杆两侧的两个固定轴、设于两个固定轴上的两个移动杆、用于固定两个移动杆的两个第二固定件。所述外壳包括固定设于坐垫部下底面上的上壳、插入上壳内固定设于底座上的下壳。所述第一插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插杆、位于第一插杆两侧的两个第二插杆;所述第二拆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三插杆、位于第三插杆两侧的两个第四插杆;所述第一插杆插入第三插杆内,所述第四插杆插入第二插杆内。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可通过小孩的自身体重起到很好的减震效果;睡觉过程中能够使靠垫部翻转,与坐垫部齐平,便于儿童睡觉,提高舒适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旋转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固定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6所示,一种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部1和靠垫部2、减震装置3、用于座椅旋转的旋转装置4、用于座椅整体调整固定的固定装置5、套于旋转装置和减震装置外侧的外壳6,所述减震装置3包括固定设于坐垫部下底面的上减震座31、与上减震座同一轴上且位于上减震座下方的下减震座32、用于连接上减震座和下减震座的三组连接组件33、设于靠垫部左右两侧和靠垫部后面的多个滑轮组34;通过减震装置,使儿童安全座椅可通过小孩的自身体重起到很好的减震效果,所述靠垫部左右两侧和靠垫部后面的多个滑轮组,使靠垫部能够贴住网约车座椅,还能减少儿童安全座椅与网约车座椅之间的摩擦,减少对儿童安全座椅减震的不良影响,所述位于靠垫部后面的滑轮组用于儿童安全座椅正常放置,所述位于靠垫部两侧的滑轮组用于儿童安全座椅旋转后靠垫部翻转后与网约车车座接触;通过旋转装置和固定装置,使坐垫部和靠垫部旋转,使靠垫部脱离网约车座椅的限定,睡觉过程中能够使靠垫部翻转,与坐垫部齐平,便于儿童睡觉,提高舒适感;同时固定装置能够更好的固定安全座椅和调节安全座椅。所述所述连接组件33包括一端活动连接设于上减震座上另一端活动连接设于下减震座上的第一伸缩杆331和第二伸缩杆332,所述活动连接设于上减震座上的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之间的距离小于活动连接设于下减震座上的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之间的距离;通过上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设置,受力后能够更好的起到减震效果,增加了力臂,使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更容易伸缩,同时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切斜设置,改变了力的方向但不影响儿童安全座椅上下移动,从而使儿童安全座椅减震效果更好。所述旋转装置4包括位于下减震座下方与车座接触的底座41、底座上表面上设有第一环形槽42、设于第一环形槽内的多个小滚珠43、固定设于底座上用于限定小滚珠移动的限位板44、固定设于下减震座下底面的环形固定座45、环形固定座上设有第二环形槽46、位于底座和下减震座之间固定设于下减震座下底面上的大齿轮47、与大齿轮齿合转动设于底座上的多个小齿轮48、用于连接下减震座和底座的中心轴49;通过设置大齿轮和多个小齿轮,使大齿轮转动过程能够以中心轴为中心转动,通过底座上设有第一环形槽、小滚珠、限位板和环形固定座上设有第二环形槽,避免底座与减震装置偏离中心轴,增加接触面积同时能够减少摩擦,限位板还能对小滚珠限位但不影响滚动,使受力均匀,从而使转动更为安全平稳。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贯穿设于底座上的第一插件51和第二插件52、设于第一插件上的两个卡件53、固定设于第二插件上的弧形板54、转动设于弧形板上的转滚55、固定设于转滚上的支撑架56、所述第二插件上设有螺纹孔57;通过第一插件和第二插件,使儿童安全座椅整体能够分别位于第一插件和第二插件上,所述弧形板使支撑架支撑第一插件和第二插件受力点上移,使固定力更好,固定更稳固,通过设置转滚和设于转滚上的支撑架,使支撑架能够转动,适用各种位置的固定,使固定装置通用性强。所述支撑架56包括拉伸支杆561、用于拉伸支杆长度固定的第一固定件562、位于拉伸支杆下端的滚轮组563、设于拉伸支杆上端的螺杆564、设于拉伸支杆下端且位于拉伸支杆两侧的两个固定轴565、设于两个固定轴上的两个移动杆566、用于固定两个移动杆的两个第二固定件567,当移动儿童安全座椅,调节支撑架整体角度,使螺杆能够位于第二拆件上的螺纹孔内,使支撑架与第二插件垂直固定,同时调整支撑架整体的长度,使滚轮组能够接触网约车底面,使第二插件能够移动,从而使儿童安全座椅整体能够移动及转动;再通过调节两个移动杆向前或向后,完成支撑架整体的固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部(1)和靠垫部(2)、减震装置(3)、用于座椅旋转的旋转装置(4)、用于座椅整体调整固定的固定装置(5)、套于旋转装置和减震装置外侧的外壳(6),所述减震装置(3)包括固定设于坐垫部下底面的上减震座(31)、与上减震座同一轴上且位于上减震座下方的下减震座(32)、用于连接上减震座和下减震座的三组连接组件(33)、设于靠垫部左右两侧和靠垫部后面的多个滑轮组(34);所述连接组件(33)包括一端活动连接设于上减震座上另一端活动连接设于下减震座上的第一伸缩杆(331)和第二伸缩杆(332),所述活动连接设于上减震座上的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之间的距离小于活动连接设于下减震座上的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之间的距离;所述旋转装置(4)包括位于下减震座下方与车座接触的底座(41)、底座上表面上设有第一环形槽(42)、设于第一环形槽内的多个小滚珠(43)、固定设于底座上用于限定小滚珠移动的限位板(44)、固定设于下减震座下底面的环形固定座(45)、环形固定座上设有第二环形槽(46)、位于底座和下减震座之间固定设于下减震座下底面上的大齿轮(47)、与大齿轮齿合转动设于底座上的多个小齿轮(48)、用于连接下减震座和底座的中心轴(4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部(1)和靠垫部(2)、减震装置(3)、用于座椅旋转的旋转装置(4)、用于座椅整体调整固定的固定装置(5)、套于旋转装置和减震装置外侧的外壳(6),所述减震装置(3)包括固定设于坐垫部下底面的上减震座(31)、与上减震座同一轴上且位于上减震座下方的下减震座(32)、用于连接上减震座和下减震座的三组连接组件(33)、设于靠垫部左右两侧和靠垫部后面的多个滑轮组(34);所述连接组件(33)包括一端活动连接设于上减震座上另一端活动连接设于下减震座上的第一伸缩杆(331)和第二伸缩杆(332),所述活动连接设于上减震座上的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之间的距离小于活动连接设于下减震座上的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之间的距离;所述旋转装置(4)包括位于下减震座下方与车座接触的底座(41)、底座上表面上设有第一环形槽(42)、设于第一环形槽内的多个小滚珠(43)、固定设于底座上用于限定小滚珠移动的限位板(44)、固定设于下减震座下底面的环形固定座(45)、环形固定座上设有第二环形槽(46)、位于底座和下减震座之间固定设于下减震座下底面上的大齿轮(47)、与大齿轮齿合转动设于底座上的多个小齿轮(48)、用于连接下减震座和底座的中心轴(4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杰张雪峰张月
申请(专利权)人:团团网约车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