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2957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5:4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时域特性,确定第一CBG数;根据所述第一CBG数,确定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中承载的传输块TB的反馈信令的大小;根据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中承载的传输块TB的反馈信令的大小,确定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中承载的传输块TB的反馈信令;以及发送所述反馈信令。还公开了相应的装置。采用本申请的方案,可以灵活地根据PDSCH的时域特性来确定用于生成反馈信令的CBG的数量,从而可以减少反馈信令的大小,提高系统传输效率。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信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收发双方通常采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HARQ)技术来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这种技术将前向纠错(forwarderrorcorrection,FEC)与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repeatrequest,ARQ)结合起来。数据块(一般称为一个传输块(transportblock,TB))编码后,第一次传输时发送信息比特和一部分冗余比特。如果接收端能够正确译码,则反馈确认(acknowledgment,ACK)信号给发送端,则发送端确认接收到已经成功接收到所对应的信息比特,认为该TB已经成功传输。如果接收端不能够正确译码,则反馈不确认(non-acknowledgment,NACK)给发送端。发送端接收到NACK后,则再进一步传输一部分信息比特和或冗余比特给发送端,称为重传数据。接收端接收到重传数据后,与之前接收到的数据合并后进行译码。如果加上重传的冗余比特仍然无法正常解码,则进行再次重传。随着重传次数的增加,冗余比特不断积累,信道编码率不断降低,从而可以获得更好的解码效果。如图1所示的TB划分的示意图,如果TB比较大,所以通常会将一个TB分为多个码块(codeblock,CB)。每个CB单独编码。多个编码后的CB经过速率匹配、交织、级联等处理后作为一个物理的数据块传输给接收端。为了进一步提升传输的效率,将多个CB组成一个组,称为码块组(codeblockgroup,CBG)。在接收端,为每个CBG是否正确接收生成反馈信号ACK/NACK。如果有N个CBG,则生成N比特的反馈信号。每一比特表示该CBG是否正确接收。接收到N比特的反馈信号后,如果检测到某个CBG没有被正确接收,则只需要重传该CBG的数据,而不需要重传那些已经正确接收的CBG,从而提升系统传输效率。一个小区上通信的TB是否要划分为多个CBG,以及划分为几个CBG由网络确定后,通过网络配置的高层信令通知终端设备。其中一种CBG的最大配置为8。此时一个TB需要8比特的反馈信令。另外,通常在一个时隙内反馈多个TB的ACK/NACK信令,这些反馈信令组成一个反馈信令码本。反馈信令码本的大小由在该码本中需要反馈的TB的个数和每个TB的CBG的个数来确定。在一个反馈信令码本中需要反馈的TB根据在该载波上要反馈的数据的传输载波个数、每个载波需要反馈的TB个数确定。例如,每个时隙最多有7个TB,一个反馈信令码本最多有8个不同时隙的TB,则一个组成载波(componentcarrier,CC)的数据,在一个反馈信令码本中需要反馈7*8=56个TB的反馈信令。如果每个TB有8个CBG,则需要反馈的信令为56*8=448比特。进一步的,一个反馈信令码本包含多个CC,例如4CC,则一个反馈信令码本包含448*4=1792比特。按照以上计算方式,一个反馈信令码本包含的比特数多达1792比特。而反馈信令如果大于一定的值,例如大于360比特,就要进行分块,例如需要分为2个码块。传输太多的反馈信令也增加了系统的冗余,造成系统效率降低。同时由于分块导致需要传输的码块数增加,增加了发送反馈信令的设备的编码复杂度和接收反馈信令的设备的译码复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以减少数据传输过程中反馈的比特数。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根据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时域特性,确定第一CBG数;根据所述第一CBG数,确定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中承载的传输块TB的反馈信令的大小;根据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中承载的传输块TB的反馈信令的大小,确定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中承载的传输块TB的反馈信令;以及发送所述反馈信令。在该方面中,可以灵活地根据PDSCH的时域特性来确定用于生成反馈信令的CBG的数量,从而可以减少反馈信令的大小,提高系统传输效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PDSCH的时域特性,确定第一CBG数,包括:根据所述PDSCH的时域特性,确定第二CBG数;以及根据所述第二CBG数,确定第一CBG数。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二CBG数,确定第一CBG数,包括:根据所述第二CBG数确定第一CBG数,所述第一CBG数等于所述第二CBG数。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二CBG数,确定第一CBG数,包括:根据所述第二CBG数和第三CBG数,确定第一CBG数,所述第一CBG数为所述第二CBG数和第三CBG数中的较小值,其中,所述第三CBG数为网络配置的参数。在该实现方式中,取第一CBG数为第二CBG数和第三CBG数中的较小值,可以减少反馈信令的大小,提高传输效率。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二CBG数,确定第一CBG数,包括:根据反馈码本类型确定第一CBG数。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反馈码本类型,确定第一CBG数,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于第一类型反馈码本,所述第一CBG数等于所述第二CBG数,或者所述第一CBG数为所述第二CBG数和第三CBG数中的较小值,其中,所述第三CBG数为网络配置的参数;对于第二类型反馈码本,所述第一CBG数等于所述第二CBG数,或者所述第一CBG数等于所述第三CBG数。在该实现方式中,分别为第一类型码本和第二类型码本采用不同方式确定第一CBG数,可以增加更多的灵活性。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PDSCH的时域特性,确定第二CBG数,包括:根据所述PDSCH的时域特性确定第一时域资源数;以及根据所述第一时域资源数,确定第二CBG数。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时域资源数M,确定第二CBG数,所述第一时域资源数M和第二CBG数满足如下任一个公式:或或或或其中,为第四CBG参数,为第五CBG参数。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第一时域资源数M,确定第二CBG的数量,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时域资源数M与CBG数量的映射关系,确定第二CBG数。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PDSCH的时域特性,确定第二CBG数,包括:根据所述PDSCH的映射类型,确定第二CBG数。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PDSCH的映射类型,确定第二CBG数,包括:当所述PDSCH的映射类型为类型A时,确定第二CBG数为所述第三CBG数;以及当所述PDSCH的映射类型为类型B时,确定第二CBG数为第五CBG数。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CBG数,确定所述PDSCH中承载的TB中的CBG的数量。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所述反馈信令,包括:采用与PUSCH复接传输的方式发送所述反馈信令。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PDSCH的时域特性,确定第二CBG数,包括:根据所述PDSCH占用的时域符号数,确定第二CBG数。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根据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时域特性,确定第一CBG数;/n根据所述第一CBG数,确定所述PDSCH中承载的传输块TB的反馈信令的大小;/n根据所述PDSCH中承载的传输块TB的反馈信令的大小,确定所述PDSCH中承载的传输块TB的反馈信令;/n发送所述反馈信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时域特性,确定第一CBG数;
根据所述第一CBG数,确定所述PDSCH中承载的传输块TB的反馈信令的大小;
根据所述PDSCH中承载的传输块TB的反馈信令的大小,确定所述PDSCH中承载的传输块TB的反馈信令;
发送所述反馈信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PDSCH的时域特性,确定第一CBG数,包括:
根据所述PDSCH的时域特性,确定第二CBG数;
根据所述第二CBG数,确定第一CBG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CBG数,确定第一CBG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CBG数确定第一CBG数,所述第一CBG数等于所述第二CBG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CBG数,确定第一CBG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CBG数和第三CBG数,确定第一CBG数,所述第一CBG数为所述第二CBG数和第三CBG数中的较小值,其中,所述第三CBG数为网络配置的参数。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CBG数,确定第一CBG数,包括:
根据反馈码本类型确定第一CBG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反馈码本类型,确定第一CBG数,包括:
对于第一类型反馈码本,所述第一CBG数等于所述第二CBG数,或者所述第一CBG数为所述第二CBG数和第三CBG数中的较小值,其中,所述第三CBG数为网络配置的参数;
对于第二类型反馈码本,所述第一CBG数等于所述第二CBG数,或者所述第一CBG数等于所述第三CBG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PDSCH的时域特性,确定第二CBG数,包括:
根据所述PDSCH的时域特性确定第一时域资源数;
根据所述第一时域资源数,确定第二CBG数。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PDSCH的时域特性,确定第二CBG数,包括:
根据所述PDSCH的映射类型,确定第二CBG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PDSCH的映射类型,确定第二CBG数,包括:
当所述PDSCH的映射类型为类型A时,确定第二CBG数为所述第三CBG数;
当所述PDSCH的映射类型为类型B时,确定第二CBG数为第五CBG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CBG数,确定所述PDSCH中承载的TB中的CBG的数量。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所述反馈信令,包括:
采用与PUSCH复接传输的方式发送所述反馈信令。


12.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用于计算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中承载的传输块TB的反馈信令的大小的参数的取值;
将所述用于计算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中承载的传输块TB的反馈信令的大小的参数的取值发送给终端设备。


13.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中承载的传输块TB的反馈信令的大小;
根据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中承载的传输块TB的反馈信令的大小,确定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中承载的传输块TB的反馈信令;
发送所述反馈信令。


1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时域特性,确定第一CBG数;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CBG数,确定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中承载的传输块TB的反馈信令的大小;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中承载的传输块TB的反馈信令的大小,确定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中承载的传输块TB的反馈信令;
发送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淑兰武雨春张玉伦黄海宁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