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轨卫星天地通信信道建模模型及建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29551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轨卫星天地通信信道建模模型及建模方法,该模型包括多普勒频移及其变化率模块、多径延迟及增益模块、Rician模块、lognormal模块、状态转移控制模块和Gauss白噪声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马尔科夫链过程可以实现在直射状态、中等阴影状态和深度阴影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并同时考虑到传输时延、噪声和大多普勒频偏及其及频偏变化率,既能够描述静止、非静止轨道卫星通信信道特性,又能够描述宽带和窄带通信的情况,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低轨卫星移动通信信道的传输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轨卫星天地通信信道建模模型及建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6G移动通信
,特别是涉及一种低轨卫星天地通信信道建模模型及建模方法。
技术介绍
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运行轨道低、传输时延小和终端要求低等特点已使其成为卫星通信系统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在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信号会受多普勒效应、阴影效应、多径效应和传播噪声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研发过程中,为了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必须要了解低轨卫星信道对系统信号所产生的影响。所以,为了更好地进行低轨卫星信号传输、提高传输质量,就必须对低轨卫星信道特性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虽然现场实测获得的数据可以准确地反映低轨卫星信道特性,然而,对于租用实际卫星链路进行测试,现场实测往往是针对某一特定环境、卫星仰角和运动方向进行的,不同场景下的实测不仅会消耗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且不能保证相同的测试条件和信道条件,也不能人为地改变信道参数,有时还很难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针对低轨卫星信道的复杂性和难以预测性,实际中不可能做到对实际信道随时随地的分析,通常采用建立信道模型的方式来模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轨卫星天地通信信道建模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普勒频移及其变化率模块、多径延迟及增益模块、Rician模块、lognormal模块、状态转移控制模块和Gauss白噪声模块,输入信号经多普勒频移及其变化率模块处理后输出信号,输出信号分两路分别输送到多径延迟及增益模块和lognormal模块,多径延迟及增益模块输出信号通过Rician模块处理后输出信号到状态转移控制模块,lognormal模块的输出信号输送到状态转移控制模块,状态转移控制模块对两路信号处理后输出信号到Gauss白噪声模块,Gauss白噪声模块对信号处理后输出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轨卫星天地通信信道建模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普勒频移及其变化率模块、多径延迟及增益模块、Rician模块、lognormal模块、状态转移控制模块和Gauss白噪声模块,输入信号经多普勒频移及其变化率模块处理后输出信号,输出信号分两路分别输送到多径延迟及增益模块和lognormal模块,多径延迟及增益模块输出信号通过Rician模块处理后输出信号到状态转移控制模块,lognormal模块的输出信号输送到状态转移控制模块,状态转移控制模块对两路信号处理后输出信号到Gauss白噪声模块,Gauss白噪声模块对信号处理后输出信号。


2.一种低轨卫星天地通信信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所选频段设置多普勒频偏值f0、频偏变化率值Δf、多径数L;
S2:输入信号x(t)经过多普勒频移及其变化率模块,输出信号为y1(t);
S3:信号y1(t)一路通过多径延迟及增益模块,输出信号为y2(t),另一路通过lognormal模块,输出信号为y3(t);
S4:信号y2(t)通过Rician模块,输出信号为y4(t);
S5:根据状态转移控制模块决定输出是y3(t)、y4(t)或y3(t)+y4(t),令输出信号为y5(t);
S6:信号y5(t)通过Gauss白噪声模块,实现输出通过低轨卫星信道的信号yt(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轨卫星天地通信信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多普勒频移及其变化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红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