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结构的大巴车风机的加工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250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大巴车风机的加工夹具,包括驱动装置,底座,配合座和夹紧机构,所述驱动装置依次贯穿底座,配合座和夹紧机构;所述配合座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夹紧机构套接在配合座上,并与驱动装置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驱动装置的设置,在对风机外壳进行夹紧的时候,旋转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螺杆在套筒内旋转,通过与螺母的配合,实现夹爪对风机外壳的夹紧,提高了夹具的机械化程度,避免人工夹不紧的情况出现,并降低了人工疲劳强度;夹紧机构的设置,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螺母将螺杆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使得空心轴和空心阶梯轴沿配合孔下滑,夹爪通过销轴在销轴孔内旋转,实现对风机外壳的夹紧,夹紧可靠、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结构的大巴车风机的加工夹具
本技术属于风机的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大巴车风机的加工夹具。
技术介绍
在风机的制造过程中,在风机上进行钻孔是不可缺少的步骤之一。风机上钻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风机引线的穿过以及装配。而钻孔的精度是保证装配精度的前提。在风机上钻孔就需要相应的风机固定装置。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5520591U,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一种新型风机夹具包括水平设置的操作平台,所述的操作平台上表面设有法兰盘,所述的法兰盘上表面设有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座两侧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悬臂板,所述的安装座上表面设有立柱,所述的立柱上端连有圆形定位盘,所述的圆形定位盘上表面设有三个圆周均匀分布的弧形凸起且相邻的两块弧形凸起端部之间形成定位槽,所述的圆形定位盘上设有三个一一位于弧形凸起内侧的定位孔,在弧形凸起内侧设有与定位孔一一对应的让位槽,在每块弧形凸起的两端分别设有倒角。但是现有的新型风机夹具还存在着在对风机外壳进行夹紧的时候需要人工操作,长时间体力作业会造成风机外壳夹不紧情况的出现,在对风机外壳进行钻孔的时候容易产生晃动,不能保证钻孔的精度,采用内夹紧机构对风机外壳进行固定,固定效果较差,以及结构复杂,不便制造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改进结构的大巴车风机的加工夹具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大巴车风机的加工夹具,以解决现有的新型风机夹具还存在着在对风机外壳进行夹紧的时候需要人工操作,长时间体力作业会造成风机外壳夹不紧情况的出现,在对风机外壳进行钻孔的时候容易产生晃动,不能保证钻孔的精度,采用内夹紧机构对风机外壳进行固定,固定效果较差,以及结构复杂,不便制造的问题。一种改进结构的大巴车风机的加工夹具,包括驱动装置,底座,配合座和夹紧机构,所述驱动装置嵌装在底座的底部,自下至上依次贯穿底座,配合座和夹紧机构;所述配合座通过沉头螺栓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夹紧机构套接在配合座上,并与驱动装置螺纹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正反转控制器,旋转电机,套筒和螺杆,所述正反转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旋转电机连接;所述旋转电机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的底部;所述套筒嵌装在底座上;所述螺杆套接在套筒内部,并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螺杆的底部通过联轴器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上端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正反转控制器采用118-C型;所述旋转电机具体采用3I/RK15A-C型;在对风机外壳进行夹紧的时候,旋转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螺杆在套筒内旋转,通过与螺母的配合,实现夹爪对风机外壳的夹紧,提高了夹具的机械化程度,避免人工夹不紧的情况出现。所述底座包括座体,螺纹孔,配合孔和定位孔,所述螺纹孔采用多个,分别开设在座体和外壳上;所述配合孔开设在座体的中间位置,其直径大于空心轴的外径;所述定位孔至少采用3个,开设在座体的四周。所述配合座包括外壳,嵌装槽和销轴孔,所述嵌装槽设置3个,以120°的夹角开设在外壳的四周;所述销轴孔采用多个,分别开设在嵌装槽的两侧。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空心轴,空心阶梯轴,螺母,夹爪和销轴,所述空心轴贯穿外壳与配合孔滑动连接;所述空心阶梯轴与空心轴设置为一体式;所述螺母焊接在空心阶梯轴的顶部;所述夹爪采用3个,卡接在空心阶梯轴的外部;所述销轴采用多个,均焊接在夹爪的两侧。所述夹爪嵌装在嵌装槽内,并通过销轴与销轴孔活动连接,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螺母将螺杆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使得空心轴和空心阶梯轴沿配合孔下滑,夹爪通过销轴在销轴孔内旋转,实现对风机外壳的夹紧,夹紧可靠、牢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驱动装置,底座,配合座和夹紧机构的设置,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适合批量生产,且维修方便。2.本技术驱动装置的设置,在对风机外壳进行夹紧的时候,旋转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螺杆在套筒内旋转,通过与螺母的配合,实现夹爪对风机外壳的夹紧,提高了夹具的机械化程度,避免人工夹不紧的情况出现,并降低了人工疲劳强度。3.本技术夹紧机构的设置,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螺母将螺杆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使得空心轴和空心阶梯轴沿配合孔下滑,夹爪通过销轴在销轴孔内旋转,实现对风机外壳的夹紧,夹紧可靠、牢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底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配合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夹紧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驱动装置,11-正反转控制器,12-旋转电机,13-套筒,14-螺杆,2-底座,21-座体,22-螺纹孔,23-配合孔,24-定位孔,3-配合座,31-外壳,32-嵌装槽,33-销轴孔,4-夹紧机构,41-空心轴,42-空心阶梯轴,43-螺母,44-夹爪,45-销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大巴车风机的加工夹具,包括驱动装置1,底座2,配合座3和夹紧机构4,所述驱动装置1嵌装在底座2的底部,自下至上依次贯穿底座2,配合座3和夹紧机构4;所述配合座3通过沉头螺栓安装在底座2上;所述夹紧机构4套接在配合座3上,并与驱动装置1螺纹连接。所述驱动装置1包括正反转控制器11,旋转电机12,套筒13和螺杆14,所述正反转控制器11通过导线与旋转电机12连接;所述旋转电机12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2的底部;所述套筒13嵌装在底座上;所述螺杆14套接在套筒13内部,并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螺杆14的底部通过联轴器与旋转电机12的输出轴连接,上端与螺母43螺纹连接;所述正反转控制器11采用118-C型;所述旋转电机12具体采用3I/RK15A-C型;在对风机外壳进行夹紧的时候,旋转电机12通过联轴器带动螺杆14在套筒13内旋转,通过与螺母43的配合,实现夹爪44对风机外壳的夹紧,提高了夹具的机械化程度,避免人工夹不紧的情况出现。所述底座2包括座体21,螺纹孔22,配合孔23和定位孔24,所述螺纹孔22采用多个,分别开设在座体21和外壳31上;所述配合孔23开设在座体21的中间位置,其直径大于空心轴41的外径;所述定位孔24至少采用3个,开设在座体21的四周。所述配合座3包括外壳31,嵌装槽32和销轴孔33,所述嵌装槽32设置3个,以120°的夹角开设在外壳31的四周;所述销轴孔33采用多个,分别开设在嵌装槽32的两侧。所述夹紧机构4包括空心轴41,空心阶梯轴42,螺母43,夹爪44和销轴45,所述空心轴41贯穿外壳31与配合孔23滑动连接;所述空心阶梯轴42与空心轴41设置为一体式;所述螺母43焊接在空心阶梯轴42的顶部;所述夹爪44采用3个,卡接在空心阶梯轴42的外部;所述销轴45采用多个,均焊接在夹爪44的两侧。所述夹爪44嵌装在嵌装槽32内,并通过销轴45与销轴孔33活动连接,在驱动装置1的驱动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结构的大巴车风机的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1),底座(2),配合座(3)和夹紧机构(4),所述驱动装置(1)嵌装在底座(2)的底部,自下至上依次贯穿底座(2),配合座(3)和夹紧机构(4);所述配合座(3)通过沉头螺栓安装在底座(2)上;所述夹紧机构(4)套接在配合座(3)上,并与驱动装置(1)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结构的大巴车风机的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1),底座(2),配合座(3)和夹紧机构(4),所述驱动装置(1)嵌装在底座(2)的底部,自下至上依次贯穿底座(2),配合座(3)和夹紧机构(4);所述配合座(3)通过沉头螺栓安装在底座(2)上;所述夹紧机构(4)套接在配合座(3)上,并与驱动装置(1)螺纹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大巴车风机的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包括正反转控制器(11),旋转电机(12),套筒(13)和螺杆(14),所述正反转控制器(11)通过导线与旋转电机(12)连接;所述旋转电机(12)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2)的底部;所述套筒(13)嵌装在底座上;所述螺杆(14)套接在套筒(13)内部,并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螺杆(14)的底部通过联轴器与旋转电机(12)的输出轴连接,上端与螺母(43)螺纹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大巴车风机的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包括座体(21),螺纹孔(22),配合孔(23)和定位孔(24),所述螺纹孔(22)采用多个,分别开设在座体(21)和外壳(31)上;所述配合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华壬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卓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