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开利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冷凝物过冷盘管的紊流引发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2382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空调装置(10)的冷凝器风扇(34)的孔件,该空调装置具有底盘(16)和隔板(14),该隔板将装置分成位于隔板前方的室内部分和位于隔板后方的室外部分。所述壁部内具有至少一个与孔(36)的中心线(60)侧向隔开并紧邻底盘(16)的通孔。通孔(56)将底盘(16)的那一位于壁部高压侧上的区域与容纳过冷盘管(52)的底盘(16)的低压侧区域连通起来。通孔(56)被定位和构造成当空调装置运行并将冷凝物收集在底盘(16)内时,可通过通孔使冷凝物从高压侧压送至低压侧,由此可使容纳过冷盘管(52)的底盘(16)区域内的冷凝物发生紊流。(*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房间空调机,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冷凝器盘管风扇孔的构造,用以将所收集的冷凝物压送至位于空调机底盘内的过冷盘管区域内。所述轴流风扇通常由一冷凝器风扇护罩所包围,它将所述室外部分分成前述高压侧和低压侧,它位于冷凝器风扇的进气侧上,其中安装有风扇电动机和压缩机。第二种利用所收集的冷凝物来提高空调装置效率的方法是在室外部分的底盘内在其低压侧内提供一过冷盘管。当空调装置运行时,底盘的该区域可将冷凝物收集在其内,并且过冷盘管构造得可以至少部分地浸没在冷凝物内,这样就进一步促进了从冷凝器盘管流至空调装置的膨胀装置然后流至蒸发器盘管的液体制冷剂的冷却。空调装置的设计者们始终在找寻着其它可以提供空调装置的总体能量效率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揭示一种用于空调装置的冷凝器风扇的孔件,所述空调装置具有一底盘和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空调装置分成一位于所述隔板前方的室内部分和一位于所述隔板后方的室外部分。所述室内部分包括一蒸发器盘管、一蒸发器风扇,以及用来收集冷凝物并将冷凝物导引至室外部分内的底盘的装置。所述室外部分包括一位于其后方的冷凝器盘管、一具有一抽吸侧和一排放侧并且位于冷凝器盘管前方的冷凝器风扇,以及一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连接成一闭合制冷回路,所述闭合制冷回路包括一位于冷凝器盘管的出口和蒸发器的入口之间的制冷剂管路,其内依次设置有一过冷盘管和一膨胀装置。所述孔件在冷凝器风扇的抽吸侧和排放侧之间形成一阻挡件,并且在其内、大体上在所述风扇的前方具有一风扇孔,以在处于低压的抽吸侧和处于高压的排放侧之间形成一空气限流通道。所述过冷盘管位于所述室外部分的所述底盘、所述孔件的前方并且与之紧邻的区域内,其内设有所述过冷盘管的所述底盘区域构造成可以将冷凝物收集在其内。所述孔件具有一位于所述风扇孔开口下方的壁部。所述壁部其内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孔的中心线侧向隔开并紧邻所述底盘的通孔。所述通孔将所述壁部高压侧处的底盘区域与容纳所述过冷盘管的底盘低压侧区域连通起来。所述通孔被定位和构造成当所述空调装置运行并且将冷凝物收集在所述底盘内时,冷凝物可以通过所述通孔从所述高压侧压送至所述低压侧,由此可以使容纳所述过冷盘管的底盘区域内的所述冷凝物发生紊流。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和工业实用性在附图说明图1、图8和图9中,标号10总的表示一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房间空调机。和传统的机器一样,房间空调机10具有一机壳12、该机壳可以位于窗子中或者穿过一壁套。机壳12由隔板或挡板14分隔成一蒸发器部分或内部以及一冷凝器部分或外部,它们又相对于其内的风扇而被各自分成一抽吸和排放部分。所有的室内部分构件和室外部分构件都支承在一结构底盘16内。机壳12包括一些在安装空调机10时面朝着待冷却房间的内部的进气格栅18。一蒸发器盘管20位于进气格栅18的正后方,并且安装在一其内设有一蒸发器风扇24的空气导引蜗壳22内部。风扇24可通过轴26由电动机28驱动,它穿过并由隔板14密封地支承。蒸发器风扇24借助百叶窗19将空气导入待冷却房间内。一冷凝器盘管30位于机壳12内,并且其排放侧面朝着外侧。一罩盖32与冷凝器30以及机壳12的内部相连,从而形成一可容纳冷凝器风扇34的移动部分的风扇腔33。一罩盖32包括一进气孔36。风扇34是一轴向的闭式轴流风扇,并且整个位于风扇腔33内,藉助轴26与电动机28相连,从而可将风扇24和34共同驱动。在图1中应予注意的是,罩盖32由一在图中完整地示出的下件35以及一仅在图中部分示出的上件37构成。所述罩盖的上部和下部35、37其内均具有一半圆形开口,它们相互配合而形成罩盖32的上述进气孔36、运行时,电动机28将蒸发器风扇24和冷凝器风扇34共同驱动。蒸发器风扇24抽吸来自于待冷却房间的空气,并且使空气依次经过进气格栅18、可使空气冷却的蒸发器20、风扇24和排气百叶窗19而回到该房间内。在对空气加以冷却时,空气流过蒸发器20的过程中,通常会形成冷凝物,冷凝物滴落至其下端,在该处冷凝物以一种已知方式收集起来并被导引穿过挡板或隔板14然后流入沟槽38内,所述沟槽可在冷凝器风扇罩盖32的进气侧和抽吸侧上对底盘16的冷凝物进行引导。作为这种流动的结果,冷凝物收集在位于冷凝器罩盖32后方的区域40以及位于该冷凝器罩盖前方的区域42内。冷凝器风扇34借助机壳12内的进气口44将外界空气吸入机壳12内,然后空气依次流过风扇34、进气孔36以及可将热量从冷凝器中排除掉的冷凝器30。房间空调机10的制冷回路包括一制冷剂管路46,它将冷凝器盘管30的出口48与蒸发器20的入口50连通起来。位于该管路46内的是一过冷盘管52,该过冷盘管自冷凝器出口48延伸出来,并在将冷凝器收集在其内的区域42内、在冷凝物罩盖的前方、在所述底盘内形成一紫铜管环形回路。如传统的那样,制冷剂从过冷盘管流至一膨胀装置54,该膨胀装置随后将经冷却的、经冷凝的液体制冷剂送至蒸发器。因此,在空调机运行过程中,来自于冷凝器30的热的液体制冷剂流过过冷盘管52,在该处,在流过膨胀装置54之前将其温度降低到低于所述冷凝温度,然后流至蒸发器,由此可增加这种空调机的效率。当液体冷凝物蓄积在区域42内时,甚至还可以进一步降低过冷盘管52内的温度,由此可将过冷盘管52浸没在水中。正如在图3至图7中最清楚图示的那样,在冷凝器罩盖壁的那一位于进气孔36下方的部分58内设置有一对通孔56。应予注意的是,每一通孔56均与进气孔36的中心线60侧向偏离。已发现,藉助如上所述使这些通孔侧向偏离所述进气孔36中心线60一段足够大的距离可使冷凝器罩盖32的两端出现压差,从而可以沿着由图10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将空气和/或水压送流过通孔56,以使收集在其内设有过冷盘管52的区域42内的冷凝物发生紊流。已发现这种紊流可以将过冷温度从近似四摄氏度(4°)增加到近似四又二分之一(4.5°)摄氏度,增量超过百分之十(1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进气孔36的直径约为三十八(38)厘米,而两个通孔56均偏离进气孔36的中心线,相对所述中心线的每一侧偏离近似五(5)厘米。该距离是自中心线起测量至通孔56的最近边缘的距离。已发现,对于使冷凝物反向流动的目的来说,在已有
中的那种中心定位的通孔是不会产生这种效果的。应予理解的是,为获得最佳效果,通孔与进气孔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是随空调机的尺寸、进气孔和风扇的最终尺寸以及其它变量的不同而变化的。应予注意的是,本较佳实施例中所示的通孔56大体上呈细长形,它们的最长尺寸是水平地并平行于底盘16延伸的。所示的每一通孔具有一约为1点六(1.6)厘米的长度,约为零点八(.8)厘米的高度。已发现,近似二比一的长宽比可以提供有效的流动,以产生所需的紊流。虽然以上已借助该较佳实施例对通孔56的侧向位置作了图示和描述,但是,已发现,使侧向位置偏离一段为进气孔直径的百分之五(5%)至百分之二十五(25%)的距离可以提供压送作用,使通孔的偏离距离在为进气孔直径的百分之十(10%)至百分之二十(20%)范围内能提供接近于最佳的压送/紊流作用。应予指出的是,在所述较佳实施例中,侧向距离约为进气孔直径的百分之十三(13%)左右。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空调装置的冷凝器风扇的孔件,所述空调装置具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空调装置的冷凝器风扇的孔件,所述空调装置具有一底盘,所述底盘具有从其中垂直延伸出来的隔板,它将所述空调装置分成一位于所述隔板前方的室内部分和一位于所述隔板后方的室外部分,所述室内部分包括:一蒸发器盘管、一蒸发器风扇,以及用来收集冷凝物并将冷凝物导引至室外部分内的底盘的装置,所述室外部分包括:一位于其后方的冷凝器盘管、一具有一抽吸侧和一排放侧并且位于冷凝器盘管前方的冷凝器风扇,以及一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连接成一闭合制冷回路,所述闭合制冷回路包括:一位于冷凝器盘管的出口和通向蒸发器的入口之间的制冷剂管路,所述制冷剂管路内依次设置有一过冷盘管和一膨胀装置,所述孔件在冷凝器风扇的抽吸侧和排放侧之间形成一阻挡件,并且在其内、大体上在所述风扇的前方具有一风扇孔,以在处于低压的抽吸侧和处于高压的排放侧之间形成一空气限流通道; 所述过冷盘管位于所述室外部分的底盘的、所述孔件的前方并且与之紧邻的区域内,其特征在于,改进之处包括: 其内设有所述过冷盘管的所述底盘区域构造成可以将冷凝物收集在其内; 所述孔件具有一位于所述风扇孔开口下方的壁部,所述风扇孔开口具有一假想垂直延伸的中心线,所述壁部其内具有至少一个紧邻所述底盘并且与所述中心线相隔预定距离的通孔,所述至少一个通孔将所述壁部的高压排放侧上的所述底盘区域与容纳所述过冷盘管的所述底盘的低压抽吸侧区域连通起来; 所述至少一个通孔具有一定构造,并且所述预定距离是经过选择的,这样,当所述空调装置运行并且将冷凝物收集在所述底盘内时,冷凝物可以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通孔从所述高压侧压送至所述低压侧,由此可以使容纳所述过冷盘管的所述底盘区域内的所述冷凝物发生紊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A奥利韦拉德巴罗斯G法贡德斯德苏扎L达卢斯莫赖斯PA利斯沃亚拉莫斯
申请(专利权)人:开利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