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2176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容易切换风向且装卸容易的叶片部的空调机。该空调机具有安装于将热交换器交换的冷风/热风吹出的吹出口,改变由吹出口吹出的冷风/热风的风向的装卸叶片部,以及将该装卸叶片部固定于吹出口上的固定部,其中,装卸叶片部与固定部可自由装卸地设置于吹出口上,并且固定部具有容易从吹出口装卸的操作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吹出调温空气的吹出口的风向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安装于墙面上使用的空调机十分普及。有关这种空调机叶片部的风向控制在日本特开平9-4916号公报中记载的空调机中进行了公开。这种空调机在吹出口具有可自由装卸的叶片部,通过拆卸该叶片部能够容易地对送风扇进行清扫,但叶片部的驱动方法为手动。因此在改变空调机的风向时需要到空调机的设置场所,直接用手来操作。在此十分希望由电机驱动叶片部,由遥控来进行风向的转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考虑上述特点,提供一种容易转换风向,并且具有可自由装卸的叶片部的空调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为一种空调机,具有安装于将热交换器交换的冷风/热风吹出的吹出口,改变由吹出口吹出的冷风/热风的风向的装卸叶片部,以及将该装卸叶片部固定于吹出口上的固定部,其特征为,装卸叶片部与固定部可自由装卸地设置于吹出口上,并且固定部具有容易从吹出口装卸的操作片。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特征为,固定部的操作片沿着从吹出口的风流动方向设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的特征为,在吹出口的基本中央部设置将其吹出口的上下连接的支承筋,在支承筋的基本下游侧设置固定部的操作片。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的特征为,装卸叶片部由电机驱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的特征为,操作片的侧面形状为大致圆弧状,通过该圆弧部与手指结合容易从吹出口取出固定部。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的特征为,操作片的圆弧部的开口朝向吹出口的内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空调机的中央剖面概略说明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空调机分解后的叶片部的俯视说明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空调机吹出口的剖面说明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空调机叶片部的装卸顺序说明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空调机吹出口的剖面说明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空调机叶片部的装卸顺序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2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空调机的中央剖面概略说明图。在图1中,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所示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为室外机(图中未示出)与部件之间以配管连接构成的空调机。该室内机1的壳体由前面侧的前壳体部2A,设置于该前壳体部2A的前部且具有室内空气吸入口的吸入面板2B和背面侧的后壳体部2C构成。4为加热/冷却室内空气的热交换器,通过在其配管内通过冷媒,在制冷/除湿运行时为冷却器功能,在制热时为加热器功能。5为送风扇,从吸入面板2B吸入室内的空气,由热交换器4加热/冷却,再向室内循环。6为将来自热交换器4的排水积存并排出的排水盘,7为将由送风扇5吸引的室内空气的较大的灰尘除尘用的空气过滤器,8为将通过空气过滤器的室内空气的较细的灰尘除尘用的空气清洁净化器。9为将由送风扇5加速再向室内吹出的冷风/暖风的吹出口,9A为安装于吹出口9上的控制从吹出口9吹出的冷风/暖风的上下风向的挡板部,10为同样的控制左右风向的叶片部。此排水盘6与吹出口9如图1所示一体地形成。在此参照图2至图4对叶片部10进行详细说明。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空调机分解后的叶片部的俯视说明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空调机吹出口的剖面说明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空调机叶片部的装卸顺序说明图。叶片部10由电机11A直接驱动的直动叶片部11,通过直动叶片部11的连动部11B与直动叶片部11连接驱动的装卸叶片部13,固定装卸叶片部13的固定部14构成。直动叶片部11由电机11A,靠电机11A驱动的叶片11C,可自由回转地轴支撑叶片部10的固定部11D,连接叶片11C与装卸叶片部13的连动部11B构成。装卸叶片部13具有与吹出口9的爪(图中未示出)嵌合的基部13A,与该基部13A空有间隔、可自由回转地轴支撑的多个叶片13B,连接这些叶片13B且在左右方向上回转各叶片13B的连动板13C,装卸叶片部13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吹出口9上。装卸叶片部13的左端的叶片13B通过连动部11B与直动叶片部11的叶片11C连接。上述的叶片13B与连动板13C由于为PP树脂等一体成形,能够容易地组装。固定部14由与吹出口9的孔(图中未示出)嵌合、固定装卸叶片部13的台部14A,直立于该台部14A的中央的操作片14B构成,固定部14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吹出口9上。此外,操作片14B在沿着从吹出口的风流动方向薄板状地设置的同时,通过设置在以与吹出口9的上下连接的状态设置于吹出口9的大致中央部上的支承筋9A的大致下游侧(参照图2的点划线),能够减少通风阻抗,在没有风流声的同时外观流畅。由于如上所述的叶片部10的结构,通过在遥控方面加以考虑,使用者能够通过使用遥控器来操作空调机的风向。在此对于叶片部10的装卸进行说明。使用者首先切断空调机的电源,如图3、图4所示,卸下位于室内机1的吹出口9左端的连动部11B与装卸叶片部13的连接。(参照图4(A))。接着把握操作片14B取出位于吹出口9的下部中央的固定部14(参照4(B))。此后双手把握位于吹出口9下部的装卸叶片部13两端的叶片13B,在向前拉伸的同时取出(参照图4(C))。为了使此时即使使用者失误而忘记切断空调机的电源也不会有问题,在装卸叶片部13的左端下面的吹出口9上设置有微型开关15,设置有在取出装卸叶片部13时微型开关15动作,切断电源的控制装置(参照图3)。有关叶片部10的安装可与上述方法相反地进行。在如上所述地取出叶片部10的同时通过将挡板部9A朝向下方,能够容易地从吹出口9清扫送风扇5。(实施例2)以下,参照图5、图6对有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的固定部14的操作片14B进行说明。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空调机吹出口的剖面说明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空调机叶片部的装卸顺序说明图。固定装卸叶片部13的固定部14由与吹出口9的孔(图中未示出)相嵌合、固定装卸叶片部13的台部14A,直立于此台部14A的中央的操作片14B构成,固定部14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吹出口9上。如图5所示,操作片14B的侧面形状为开口朝向吹出口内侧的大致圆弧状。在此参照图5、图6对叶片部10的装卸进行说明。基本的装卸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但固定部14在操作片14B的圆弧部14C上与手指16相结合,通过向前拉出,可容易地将固定部14从吹出口9取出(参照图6(B))。再者,本专利技术并不仅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的范围内,可以有各种变型。如上所述,根据本的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在具有安装于将热交换器交换的冷风/热风吹出的吹出口,改变由吹出口吹出的冷风/热风的风向的装卸叶片部,以及将该装卸叶片部固定于吹出口上的固定部的空调机中,由于装卸叶片部与固定部可自由装卸地设置于吹出口上,并且固定部具有容易从吹出口装卸的操作片,可提供一种具有容易装卸的叶片部的空调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通过固定部的操作片沿从吹出口的风流动方向薄板状地设置,可提供一种具有声音安静且容易装卸的叶片部的空调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通过在吹出口9的大致中央部设置将该吹出口的上下连接的支承筋,在支承筋的大致下游侧设置固定部的操作片,可提供一种具有容易装卸的叶片部的空调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通过装卸叶片部由电机驱动,可提供一种容易切换风向的空调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安装于将热交换器交换的冷风/热风吹出的吹出口,改变由吹出口吹出的冷风/热风的风向的装卸叶片部,以及将该装卸叶片部固定于吹出口上的固定部的空调机,其特征为,所述装卸叶片部与固定部可自由装卸地设置于吹出口上,并且所述固定部具有容易从所述吹出口装卸的操作片。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结城武中岛宪一北村芳之佐藤进川锅隆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三洋电机空调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