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2015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使用可燃性致冷剂的空调机,为了在可燃性致冷剂泄漏的场合也能够防止火灾等事故的发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调机在室内机(1)的外表面设有用来对可燃性致冷剂气体进行检测的传感器(11)。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调机还具备在具有吸入口(8)与吹出口(5)的外壳(2)内容放有热交换器(3)和风扇(7)的室内机(1)。运行时,可燃性致冷剂在热交换器(3)中流动的同时风扇(7)旋转,经吸入口(8)吸入外壳(2)内的空气与可燃性致冷剂之间的热交换通过热交换器(3)进行,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经吹出口(5)向室内吹出。当传感器(11)检测到可燃性致冷剂气体时,控制部(9)进行控制以使风扇(7)旋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使用可燃性致冷剂(也包括微燃性致冷剂,本说明书全文均同)的空调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有人提出作为替代R22的替代致冷剂使用R32等可燃性致冷剂的空调机。这种使用可燃性致冷剂的空调机中,存在着这样的隐患,即,可燃性致冷剂从室内机内部和与室内机相连的致冷剂配管(联络配管)等处向外部泄漏,从而引发火灾或因缺氧或热分解而产生有毒气体等事故(以下称作“火灾等事故”)。然而,现有的空调机中,相对于可燃性致冷剂泄漏所采取的措施还不够充分。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可燃性致冷剂泄漏的场合下也能够防止火灾等事故发生的空调机。专利技术的公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是一种使用可燃性致冷剂的空调机,其特征是,在室内机的外表面设有用来检测可燃性致冷剂气体的传感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由于在室内机的外表面设有用来检测可燃性致冷剂气体的传感器,因此,在可燃性致冷剂从与室内机相连的致冷剂配管(联络配管)向室内泄漏,以及在室内机内部泄漏的可燃性致冷剂经由外壳的间隙向室内机的外部流出等场合,能够通过所说传感器检测到泄漏而气化的致冷剂。因此,能够根据所说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报警或将致冷剂回路切断;因此,能够防止火灾等事故的发生。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为一种具备在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外壳内容放有热交换器和风扇的室内机,运行时可燃性致冷剂在所说热交换器中流动的同时所说风扇旋转,经所说吸入口吸入外壳内的空气与所说可燃性致冷剂之间的热交换通过所说热交换器进行,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经所说吹出口向室内吹出的空调机,其特征是,在所说外壳的外表面设有用来检测可燃性致冷剂气体的传感器,并且,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在所说传感器检测到可燃性致冷剂气体时进行控制以使所说风扇旋转。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由于在所说外壳的外表面设有用来检测可燃性致冷剂气体的传感器,因此,在可燃性致冷剂从与室内机相连的致冷剂配管(联络配管)向室内泄漏,以及在室内机内部泄漏的可燃性致冷剂经由外壳的间隙向室内机的外部流出等场合,能够通过该传感器检测到泄漏而气化的致冷剂。并且,当所说传感器检测到可燃性致冷剂气体时,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所说风扇旋转。这样,在所说风扇旋转而产生的空气气流,即经所说吸入口吸入外壳内并经所说吹出口向室内吹出的空气的气流的作用下,可使可燃性致冷剂气体扩散而降低到燃烧浓度下限以下。因此,能够防止火灾等事故的发生。此外,所说风扇是原本装备在室内机内的,而构成所说控制部的硬件可以与控制空调机运行的原本装备的硬件通用。因此,在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一般的空调机时,不会使成本额外增加。一实施形式的空调机的特征是,所说室内机为落地式,所说传感器设在所说室内机的下部。R32等可燃性致冷剂具有比空气重的性质。因此,在室内机设置在地面上的场合,从与室内机相连的致冷剂配管(联络配管)向室内泄漏的可燃性致冷剂,以及从室内机内部泄漏而经由外壳的间隙向室内机的外部流出的可燃性致冷剂将趋向于滞留在室内地面处。在这里,作为该一实施形式的空调机,由于所说传感器设在所说室内机的下部,因此,对于滞留在室内地面上的可燃性致冷剂气体,可通过所说传感器可靠地进行检测。因此,能够切实防止火灾等事故的发生。此外,在所说传感器检测到可燃性致冷剂气体时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所说风扇旋转的情况下,能够在所说风扇旋转而产生的空气气流,即经所说吸入口吸入外壳内并经所说吹出口向室内吹出的空气的气流的作用下,使滞留在室内地面的可燃性致冷剂气体有效扩散而降低到燃烧浓度下限以下。因此,能够防止火灾等事故的发生。一实施形式的空调机的特征是,所说室内机为顶棚嵌入式,所说传感器设在所说室内机的面向顶棚内面的下部。如已说明的,R32等可燃性致冷剂具有比空气重的性质。因此,在室内机嵌入顶棚内的情况下,从与室内机相连的致冷剂配管(联络配管)向室内泄漏的可燃性致冷剂,以及从室内机内部泄漏而经由外壳的间隙向室内机的外部流出的可燃性致冷剂将有可能滞留在顶棚内面处。在这里,作为该一实施形式的空调机,由于所说传感器设在所说室内机的面向顶棚内面的下部,因此,对于滞留在顶棚内面的可燃性致冷剂气体,可通过所说传感器可靠地进行检测。因此,能够切实防止火灾等事故的发生。一实施形式的空调机的特征是,所说传感器,配置在所说室内机的外壳下部的开口部处,对泄漏到所说室内机的外部及内部的可燃性致冷剂气体进行检测。如已说明的,R32等可燃性致冷剂具有比空气重的性质。因此,从室内机内部泄漏的可燃性致冷剂将趋向于滞留在室内机的下部。在这里,作为该权利要求4的空调机,由于所说传感器配置在所说室内机的外壳下部的开口部处,对泄漏到所说室内机的外部及内部的可燃性致冷剂气体进行检测,因此,不仅对于向所说室内机的外部泄漏的可燃性致冷剂气体,而且对于从室内机内部泄漏的可燃性致冷剂,可通过所说传感器可靠地进行检测。因此,能够切实防止火灾等事故的发生。此外,在所说传感器检测到可燃性致冷剂气体时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所说风扇旋转的情况下,能够在所说风扇旋转而产生的空气气流,即经所说吸入口吸入外壳内并经所说吹出口向室内吹出的空气的气流的作用下,使从室内机内部泄漏的可燃性致冷剂气体有效扩散而降低到燃烧浓度下限以下。因此,能够防止火灾等事故的发生。此外,由于必定能够通过所说传感器检测到从1台室内机及其周围泄漏的可燃性致冷剂气体,因此,要防止火灾等事故的发生,只需在1台室内机上设置一个可燃性致冷剂气体检测传感器即可,能够抑制成本的增加。而若在致冷剂有可能泄漏的部位,例如在室内机内部致冷剂配管和热交换器之间的各连接部位等处分别设置用来检测致冷剂气体的传感器,则要增加传感器数量,导致成本提高。一实施形式的空调机的特征是,具有在所说传感器检测到可燃性致冷剂气体时报警的装置。作为该一实施形式的空调机,在所说传感器检测到可燃性致冷剂气体时报警。因此,用户可得知可燃性致冷剂泄漏,采取进行室内换气、请求服务人员修理等措施。一实施形式的空调机的特征是,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在所说传感器检测到可燃性致冷剂气体时进行控制以使空调机的致冷剂回路停止运行。作为该一实施形式的空调机,当所说传感器检测到可燃性致冷剂气体时,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该空调机的致冷剂回路停止运行。因此,可通过存在于致冷剂回路中的阀将致冷剂回路切断,减少可燃性致冷剂的泄漏。虽然残存于致冷剂配管中的可燃性致冷剂会从出现问题的泄漏部位以某种程度流出,但因未加压故其流出量较少。一实施形式的空调机的特征是,所说可燃性致冷剂是R32或含有70重量百分比以上的R32的混合致冷剂、或者丙烷或含有丙烷的混合致冷剂。R32或含有70重量百分比的R32的混合致冷剂、或者丙烷或含有丙烷的混合致冷剂被视为可替代R22的有前途的替代致冷剂。作为该一实施形式的空调机,在使用被视为可替代R22的有前途替代致冷剂的、R32或含有70重量百分比的R32的混合致冷剂、或者丙烷或含有丙烷的混合致冷剂泄漏的场合,能够防止火灾等事故的发生。附图的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构成本专利技术一实施形式的空调机的落地式室内机的、省略正面面板后从前方看过去时的剖视图。图2是所说室内机的、将外壳局部剖开后从右侧看过去时的附图。图3是将传感器检测电压Vout随着致冷剂温度C的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用可燃性致冷剂的空调机,其特征是, 在室内机(1,50)的外表面设有用来检测可燃性致冷剂气体的传感器(11,70)。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良繁治大沼洋一吉泽正人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