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式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2008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冷式空调装置,该装置可以防止供水泵的空运转、并可切断虹吸现象,从而防止水道水浪费地向冲水水箱连续供水。通过将能够对存在于水冷式空调装置的水冷冷凝器用供水机构中的供水泵22和供水管23内的空气进行吸入和排出的通气孔42,设置在处于冲水水箱21内上下流动的水20的高水位面51之上状态的供水管23的部位,使水从供水泵22的下方向内部的供水机能部浸入成为可能,从而可以切断在供水管23内形成的虹吸现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譬如在盥洗室中使用的那样,具有空气冷却机构和供水机构,并且供水机构包括设置在水箱内的供水泵、和将用供水泵汲上来的冷却水导入空气冷却机构的供水管的水冷式空调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适合这样的水冷式空调装置的供水装置。然而,由于现有的结构,是以空调装置和水箱成一体构造为前提的,所以,分装时,结构变得非常复杂,很难适应各种各样的冲水水箱(便器)。作为现有的其他的盥洗室用水冷式空调装置,比如日本实开平4-103525号专利公报公开了这样的空调装置,将冷却冷凝器的存积冷却水用的水箱与空调装置主体安装成一体,从蓄水箱的预备吸水口汲取自来水,在该存积冷却水用的水箱上设置提供冷却水的供水设备。但是,由于这种现有的结构,要求在蓄水箱侧设置较大的供水设备,所以空调装置主体的安装位置变得很低,使得排风口的位置亦很低,从而很难获得冷风感。另外当空调装置的主体设置在较高的位置时,又很难安装在蓄水箱侧,所以在狭小的盥洗室无法确保合适的安装位置。因而,希望获得这样的的结构通过挪用储存在冲水水箱内的盥洗室流水来冷却水冷式空调装置的冷凝器,再将冷却后的水返回到冲水水箱,不另外设置存积冷却水用的水箱。而且,希望能够实现这样的结构无须专业人员进行安装施工,在不同类型的冲水水箱上亦可以安装。曾考虑过这样的结构将供水泵投入冲水水箱,将用该供水泵汲上来的冷却水通过供水管导入空气冷却机构,而将冷却水供给到空气冷却机构。此种结构,只需打开冲水水箱上部的盖投入供水泵即可,无需专业人员进行安装施工,也无需另外设置存积冷却水的水箱,即使在狭小的空间,即使是不同类型的冲水水箱,都可以容易地安装。然而,在采用向冲水水箱投入供水泵的的方法时,要求在供水泵内不能残留空气。也就是说,此种情况采用的供水泵应该是那种即使吸入了异物仍能正常动作的通常被称为离心式的供水泵。但是,此种供水泵与容积式泵不同,一旦其内部残留有空气,就会产生「空气侵入」现象,而转入「空运转」状态,无法用供水泵将水汲上来。因此,在初期安装、移动安装或是在维修时,需要将循环泵拿到水面上时,就会产生「空气侵入」现象。而且,盥洗室用冲水水箱,由于在使用时水箱内水位变低,供水泵的某个地方受到影响而浮起的时候,可能在水箱内的水位变低时产生「空气侵入」现象。这样,由于空气侵入现象,导致空运转时,无法使冷凝器进行冷却,空调装置不能发挥正常的机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适合此种水冷式空调装置的供水装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记载的本专利技术的水冷式空调装置,所述空调设置了具有压缩机、水冷冷凝器、减压机构、蒸发器以及鼓风机的空气冷却机构和将冷却水从水箱供给到前述水冷冷凝器的供水机构,并且前述供水机构包括设置在在前述水箱内的供水泵、和将通过前述供水泵汲上来的前述冷却水导入前述水冷冷凝器的供水管,其特征在于,在前述供水泵或前述供水管上,设置了将前述供水泵内的空气排出的通气孔。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记载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记载的水冷式空调装置中,将前述通气孔设置在位于前述水箱内的前述供水管上。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记载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记载的水冷式空调装置中,将前述通气孔设置在比储存在前述水箱内的前述冷却水的水位高的位置上。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记载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记载的水冷式空调装置中,使前述通气孔的开口面积小于10平方毫米。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记载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记载的水冷式空调装置中,在前述通气孔的外圆周上设置导向器。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记载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记载的水冷式空调装置中,设有将被导入前述水冷冷凝器的前述冷却水再返回到前述水箱内的排水管,且在前述通气孔的外圆周上设置前述排水管。本专利技术第七方面记载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记载的水冷式空调装置中,设有将被导入前述水冷冷凝器的前述冷却水再返回到前述水箱内的排水管,且在前述通气孔的外圆周上设置前述排水管的排水口。本专利技术第八方面记载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记载的水冷式空调装置中,当前述供水泵动作时,关闭前述通气孔。本专利技术第九方面记载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本专利技术第八方面记载的水冷式空调装置中,在前述供水管上设置支管,将支管的端部开口设置在比积存在前述水箱内的前述冷却水的水位高的位置上作为前述通气孔,并且设置开关前述通气孔的阀机构。本专利技术第十方面记载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记载的水冷式空调装置中,前述通气孔形成于前述供水泵与前述供水管的连接部。本专利技术第十一方面记载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本专利技术第十方面记载的水冷式空调装置中,通过在前述供水泵与前述供水管的连接部插入垫片而形成前述通气孔。本专利技术第十二方面记载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本专利技术第十方面记载的水冷式空调装置中,通过在前述供水泵的前述供水管的连接部,即排出口的外圆面上设置凸起部或凹陷部而形成前述通气孔。本专利技术第十三方面记载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本专利技术第十方面记载的水冷式空调装置中,通过在形成前述供水泵的连接部的前述供水管端部的内圆面上设置凸起部或凹陷部,而形成前述通气孔。本专利技术第十四方面记载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记载的水冷式空调装置中,将前述通气孔设置在比存积在前述水箱内的前述冷却水的水位低的位置上。本专利技术第十五方面记载的本专利技术的供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设置在水箱内的供水泵、和将通过前述供水泵汲上来的前述冷却水导入前述水箱外的供水管,其特征在于,在前述供水泵或前述供水管上,设置将前述供水泵内的空气排出的通气孔。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的水冷式空调装置的供水机构的剖面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的供水泵的结构的剖面图。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供水泵连接部位的排出口与供水管的嵌装状态的剖面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水冷式空调装置的供水装置的关键部位的剖面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水冷式空调装置的供水装置的关键部位的剖面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水冷式空调装置的供水装置的关键部位的剖面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水冷式空调装置的供水装置的关键部位的剖面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水冷式空调装置的供水装置的关键部位的剖面图。附图说明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水冷式空调装置的供水装置的关键部位的剖面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水冷式空调装置的供水装置的关键部位的剖面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水冷式空调装置的供水装置的关键部位的剖面图。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供水泵的剖面图。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水冷式空调装置中将通气孔设置在位于水箱内的供水管上。应用本实施方式,即使替代采用比如在市面上销售的泵来进行泵的更换修理,也一定能确保通气孔,可以防止空运转。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水冷式空调装置中,通气孔设置在比储存在水箱内的冷却水的水位高的位置上。应用本实施方式,即使水冷冷凝器方面有破损导致漏水时,也能通过通气孔将空气排出,从而将供水管自身形成的虹吸现象切断,避免从水箱连续漏水。特别是盥洗室内的水箱,当水箱内的水位低下时要补充水,不停止漏水就会造成大的水害,因此切断虹吸现象是特别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冷式空调装置,所述装置设置了具有压缩机、水冷冷凝器、减压机构、蒸发器以及鼓风机的空气冷却机构和将冷却水从水箱供给到前述水冷冷凝器的供水机构,并且前述供水机构包括设置在前述水箱内的供水泵、和将通过前述供水泵汲上来的前述冷却水导入前述水冷冷凝器的供水管,其特征在于,在前述供水泵或前述供水管上,设置了将前述供水泵内的空气排出的通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作田淳青柳治中角英二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