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189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2:31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上侧输送部及下侧输送部,在装置主体中沿上下排列配置,且输送记录材料;中继部,配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且进一步输送从所述下侧输送部输送的所述记录材料,并将从所述上侧输送部输送的所述记录材料载置于所述中继部的上表面;后处理部,配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侧面且经由所述中继部接收所述记录材料并实施后处理;及控制部,当所述记录材料为长尺寸纸张时,以将所述记录材料从所述上侧输送部输送至所述中继部的上表面的方式进行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与将长尺寸用纸仅载置于载置常规尺寸的记录材料的载置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支承输送方向上的较长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形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在具备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后处理装置及控制这些的动作的控制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中,已知有后处理装置在用于收取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排出的长尺寸纸张的第1设置位置与用于收取非长尺寸纸张的第2设置位置之间能够移动的图像形成系统(专利文献1)。在具有读取原稿的扫描器、在片材上形成目标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及设置于上述扫描器与上述图像形成部之间的出纸部,且通过上述图像形成部形成有目标图像的片材经由上述出纸部而堆叠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也已知有具备片材输送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该片材输送单元具备设置于上述扫描器与上述图像形成部之间且与上述出纸部连接,并且片材从上述出纸部输送至装置主体的一侧面的输送路径(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4863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4536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将所输送的长尺寸纸张仅载置于载置常规尺寸的记录材料的载置部的情况相比,支承输送方向上的较长区域的图像形成装置。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方案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侧输送部及下侧输送部,在装置主体中沿上下排列配置,且输送记录材料;中继部,配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且进一步输送从所述下侧输送部输送的所述记录材料,并将从所述上侧输送部输送的所述记录材料载置于所述中继部的上表面;后处理部,配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侧方且经由所述中继部接收所述记录材料并实施后处理;及>控制部,当所述记录材料为长尺寸纸张时,以将所述记录材料从所述上侧输送部输送至所述中继部的上表面的方式进行控制。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方案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与所述输送的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所述长尺寸纸张的输送区域且所述中继部与所述后处理部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相邻的区域,所述后处理部的上表面变得低于所述中继部的上表面。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方案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与所述输送的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所述长尺寸纸张的输送区域,所述后处理部的所述长尺寸纸张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变高。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方案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下游侧变高的部分以朝向下游侧变高的方式平缓地倾斜。方案5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方案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后处理部的上表面具有阶梯差,且在所述阶梯差的位置上,与所述阶梯差的位置的所述上表面的上游侧的终端部相比所述上表面的下游侧的基端部变低。方案6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方案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后处理部的上表面沿输送方向包括第1上表面及高于所述第1上表面的第2上表面。方案7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方案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后处理部的上表面沿输送方向包括第1上表面及与其连续的第2上表面,所述第2上表面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端低于所述第1上表面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且朝向所述长尺寸纸张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能够开闭。方案8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方案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后处理部的上表面在与所述长尺寸纸张的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输送区域的外侧的区域具有比所述宽度方向上的输送区域变高的部分。方案9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方案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装置主体近前侧变高。方案10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方案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比所述输送区域变高的区域的宽度窄于所述中继部的上表面上的输送区域。方案11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方案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后处理部的装置主体近前侧分割形成为面对所述输送区域的里侧及不面对所述输送区域的近前侧,且所述近前侧能够开闭。方案12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方案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具备:读取部,配置于所述中继部的上方,所述后处理部的装置主体近前侧的上表面高于所述中继部的上表面且低于所述读取部的下表面。方案13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方案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后处理部具备沿与所述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升降而装载所述记录材料的装载部,当所述记录材料为所述长尺寸纸张,所述装载部位于最高位置而支承所述长尺寸纸张。方案14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方案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装载部在与所述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两侧具备低于所述后处理部的上表面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的凹部及在所述长尺寸纸张的输送区域具备高于所述后处理部的上表面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的上表面。方案15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方案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后处理部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侧面且以不堵塞从外部吸入空气的进气口的方式配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侧面。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案,与将长尺寸用纸仅载置于载置常规尺寸的记录材料的载置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支承输送方向上的较长区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案,能够将所输送的长尺寸纸张从中继部的上表面转移到后处理部的上表面而不被卡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案,能够减轻长尺寸纸张的下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4方案,能够抑制长尺寸纸张的卡住并且减轻下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5方案,能够抑制长尺寸纸张的卡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6方案,能够减轻长尺寸纸张的下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7方案,与为了露出后处理部的内部而使后处理部的上侧的一部分移动至中继部的上表面侧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所输送的长尺寸纸张的卡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8方案,能够抑制向与长尺寸纸张的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的掉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9方案,能够防止长尺寸纸张掉落于装置近前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0方案,能够防止向与长尺寸纸张的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的掉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1方案,能够限制与长尺寸纸张的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并且使后处理部的内部露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2方案,能够从装置主体的近前侧取出长尺寸纸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3方案,能够将被排出的长尺寸用纸装载至前端部并容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4方案,能够将所输送的长尺寸纸张从后处理部的上表面转移到装载部的上表面而不被卡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5方案,即便在装置主体的侧面配置后处理部,也能够向装置主体内部吸入所需的空气。附图说明根据以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叙述。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图3是表示长尺寸纸张印刷的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图4是把视点放在后处理部的上表面侧的立体图;图5(a)是说明中继部与后处理部的宽度方向的关系的俯视示意图,图5(b)是说明中继部与后处理部的高度方向的关系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说明后处理部的上表面的开闭的剖视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上侧输送部及下侧输送部,在装置主体中沿上下排列配置,且输送记录材料;/n中继部,配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且进一步输送从所述下侧输送部输送的所述记录材料,并将从所述上侧输送部输送的所述记录材料载置于所述中继部的上表面;/n后处理部,配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侧方且经由所述中继部接收所述记录材料并实施后处理;及/n控制部,当所述记录材料为长尺寸纸张时,以将所述记录材料从所述上侧输送部输送至所述中继部的上表面的方式进行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01 JP 2018-206339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上侧输送部及下侧输送部,在装置主体中沿上下排列配置,且输送记录材料;
中继部,配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且进一步输送从所述下侧输送部输送的所述记录材料,并将从所述上侧输送部输送的所述记录材料载置于所述中继部的上表面;
后处理部,配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侧方且经由所述中继部接收所述记录材料并实施后处理;及
控制部,当所述记录材料为长尺寸纸张时,以将所述记录材料从所述上侧输送部输送至所述中继部的上表面的方式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输送的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所述长尺寸纸张的输送区域且所述中继部与所述后处理部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相邻的区域,所述后处理部的上表面变得低于所述中继部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输送的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所述长尺寸纸张的输送区域,所述后处理部的所述长尺寸纸张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变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游侧变高的部分以朝向下游侧变高的方式平缓地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处理部的上表面具有阶梯差,且在所述阶梯差的位置上,与所述阶梯差的位置的所述上表面的上游侧的终端部相比所述上表面的下游侧的基端部变低。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处理部的上表面沿输送方向包括第1上表面及高于所述第1上表面的第2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处理部的上表面沿输送方向包括第1上表面及与其连续的第2上表面,
所述第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兼拓巳野口淳福井绘理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