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雄专利>正文

自动除尘加温加湿换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1800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自动除尘温湿换气机,它包括带有进气口(4)、风道(3)和出风口(2)的壳体(1),位于风道(3)中的电风扇(6),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使进入的空气得以净化的过滤装置(8),使排出气体得以加湿的加湿装置(5),位于风道(3)内的加热装置(7)以及控制过滤装置(8)、加湿装置(5)、加热装置(7)和电风扇(6)按预设方式运转及监测其运转情况的控制装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家用电器,属换气设备。房间动力通风一般使用排风扇(鼓风机)技术,又有正压通风和负压通风两种方式,正压通风是使用排风扇将新鲜空气送入室内,室内多余的空气从各种缝隙流到室外,传统的自然通风及动力通风在换气的同时,也将沙尘干燥寒冷送入室内。负压通风使用排风扇将室内空气排向室外,室外的空气从各种缝隙流进室内,典型的应用是抽油烟机,这种方法有防止污染空气在室内扩散的作,缺点是有可能将走廊过道等室外的污染空气吸入室内,形成二次污染,并且容易形成室内风短路,使角落里的空气不易被排出。为了避免封闭式饲养场发生风短路现象,畜牧科技部门明确提出,首选“正压通风法”。人们为了克服干燥采取向地面泼水,放置水盆鱼缸等,市场上出现的“超声波加湿器”也很受欢迎。传统的排风扇使用的是手动开关,而从生理和科学角度看,房间换气应该随时或者小周期多重复的进行,中国知识产权局有多篇关于空气除尘加湿的记载,如;“98232699.8室内定时除尘通风机”,但都存在一些不足,或者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或者制作成本过高、工艺过于复杂。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与现有换气机相同,它包括带有进气口4、风道3和出风口2的壳体1,位于风道3中的电风扇6。同时它还包括使进入的空气得以净化的过滤装置8,使排出气体得以加湿的加湿装置5,位于风道3内的加热装置7以及控制过滤装置8、加湿装置5、加热装置7和电风扇6按预设方式运转及监测其运转情况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上带有蜂鸣器和操作面板和用于设定时间的定时器。所述的加湿装置5由带有出汽孔和补水孔的水箱11、水雾发生器、水位测量机构组成,水雾发生器和水位测量机构置于水箱11中并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水箱11的出汽孔与本装置出风口2相通,出汽孔和补水孔设置在相距较远的位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过滤装置8由位于壳体1的进风口和电风扇6之间的滤清器14和设置于壳体1的风道3内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的压力传感器组成。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滤清器14是否需要更换,压力传感器通过一常开触点与控制装置连接,当滤清器14过脏堵塞时,风道3内形成真空,压力传感器使常开触点闭合,从而使控制装置中的蜂鸣器作用,提醒人们更换滤清器14。为使无滤清器14时换气机不可运转,在过滤装置8中设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的无滤清器14时的断电锁定装置。断电锁定装置可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的常闭触点,设置在滤清器14上,更换滤清器14时常闭触点断开,从而时整个装置断电。由于滤清器14会阻碍气流的流动,为克服其阻碍,可使用双扇叶电风扇6,以增大气流的流动。双扇叶设置在电机轴的前后,可以是两个轴流扇,也可以是先轴流扇后离心扇。对于先轴流扇后离心扇的电风扇6的情况,可以将壳体1设计为中空的圆柱形,其内的出风口2处为夹层结构,其内的中部为夹层与外壳壁过渡呈喇叭口结构,电风扇6位于圆柱内,与圆柱同轴;所述的夹层结构及喇叭口结构为在出风口2处一展开为方形的隔板15置于圆柱内,隔板的一侧边与圆柱内侧轴向连接,隔板与圆柱内壁成一定间隔沿圆柱绕行,另一侧边悬于圆柱内,另外相对两边成螺旋状,圆柱内形成具有开口的螺旋状夹层,另有一展开为扇面形的隔板16,扇面形的短弧边与展开为方形的隔板15的里侧螺旋状边相接,长弧边与圆柱内壁相接,形成喇叭口状的过渡;另有一螺旋状分隔板16绕于夹层中,分隔板从展开为方形的隔板15的里侧螺旋状边与悬于圆柱内的边的相交处绕行至圆柱顶部的圆柱与展开为方形的隔板15的连接处,将夹层分隔成螺旋型的两个腔,其中与圆柱内电风扇6相通的腔作为出风口2,并与圆柱顶部相通,从圆柱顶部排出气体,另一个螺旋状与喇叭口状合起来的腔为水箱11。出汽孔与出风口2相通,此种设计可使水汽和空气充分混合。为了更好地使新鲜空气与水汽混合,在加湿装置5中增设一气泵,气泵进气端与水箱11的出汽孔相连,排气端与壳体1的出风口2相连;并在水箱11的补水孔接有延伸管12,延伸管12插入水面以下至水箱11的底部,以防直接从补水孔吸入空气。本装置的出风口2可设计为外小内大的喇叭口型。此种设计可防止空气倒吸。对于出风口2为外小内大的喇叭口型的情况,可将加湿装置5中的水箱11设置于外壳的内侧与喇叭口内侧之间,沿出风口2环行一周。这样可使换气机的结构紧凑,且易于水汽与空气混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后,换气机同时具有换气、除尘、加热、加湿的功能;由于设置了控制装置及其传感装置,因而具有智能化;并且采用了紧凑的设计及双扇叶结构,使换气机的体积没有增大、功效没有降低。实施例2.(如图2b、图5、图5a、图5b)用注塑法制成包括出风口2、风道3、进气口4的壳体1及水箱11,壳体1为中空的圆柱形,其内的出风口2处为夹层结构,其内的中部为夹层与外壳壁过渡呈喇叭口结构,电风扇6位于圆柱内,与圆柱同轴;所述的夹层结构及喇叭口结构为在出风口2处一展开为方形的隔板15置于圆柱内,隔板的一侧边与圆柱内侧轴向连接,隔板与圆柱内壁成一定间隔沿圆柱绕行,另一侧边悬于圆柱内,另外相对两边成螺旋状,圆柱内形成具有开口的螺旋状夹层,另有一展开为扇面形的隔板16,扇面形的短弧边与展开为方形的隔板15的里侧螺旋状边相接,长弧边与圆柱内壁相接,形成喇叭口状的过渡;另有一螺旋状分隔板16绕于夹层中,分隔板从展开为方形的隔板15的里侧螺旋状边与悬于圆柱内的边的相交处绕行至圆柱顶部的圆柱与展开为方形的隔板15的连接处,将夹层分隔成螺旋型的两个腔,其中与圆柱内电风扇6相通的腔作为出风口2,并与圆柱顶部相通,圆柱顶部与出风口2相接处为筛状面板18,可从圆柱顶部排出气体,另一个螺旋状与喇叭口状合起来的腔为水箱11,并带有补水孔和出汽孔。这样使水箱11和出风口2合为一体,结构紧凑,使加湿装置5不需要气泵就可以很好地使水汽与空气混合,当然也可以设置气泵。电风扇6位于风道3内,用第一个为轴流型扇叶9第二个为离心式扇叶10的双扇叶结构。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的相同。本实施例的设计使换气机不仅适用于出风口2处为开放式的情况也适用于出风口2处为管道式的情况。另外,本专利技术可用于抽油烟设备,如家庭厨房里的抽油烟机,尤其是食堂或饭店的大型厨房中的抽油烟设备。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过滤装置8采用纸滤清器14,成本低,易于更换,可代替现有设备中使用的成本较高的高压栅过滤装置8。又由于本专利技术设计有无滤清器14时的断电锁定装置,可保证油烟必须经滤清器14才能排入大气,防止了空气污染。权利要求1.自动除尘温湿换气机,它包括带有进气口(4)、风道(3)和出风口(2)的壳体(1),位于风道(3)中的电风扇(6),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使进入的空气得以净化的过滤装置(8),使排出气体得以加湿的加湿装置(5),位于风道(3)内的加热装置(7)以及控制过滤装置(8)、加湿装置(5)、加热装置(7)和电风扇(6)按预设方式运转及监测其运转情况的控制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除尘温湿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湿装置(5)由带有出汽孔和补水孔的水箱(11)、水雾发生器、水位测量机构组成,水雾发生器和水位测量机构置于水箱(11)中并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水箱(11)的出汽孔与本装置出风口(2)相通,出汽孔和补水孔设置在相距较远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除尘温湿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雄
申请(专利权)人:武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