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山茶油加工的高效出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1799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山茶油加工的高效出料装置,包括滤桶、滤板和曝气管;所述滤桶底端采用所述圆锥结构,且圆锥结构底部出料口安装有所述排料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一根贯穿入滤桶的内部主管道,且贯穿入滤桶内主管道的部分结构左右两侧均均匀安装有若干根曝气管,主管道通过一根连接管道与罗茨鼓风机出风口相连接,使用时,经由罗茨鼓风机所产生的风力输送入主管道内的空气从该若干根曝气管的微孔处喷出,所产生的气流将冲向滤板并穿过滤板的网格孔及滤布层的网孔,从而气流的吹动使得滤渣的山茶油中的渣滓不会附着在滤布层上,可有效的避免出现渣滓聚集堵塞现象,从而大大的提升了山茶油滤渣出料的效率。

An efficient discharging device for camellia oil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山茶油加工的高效出料装置
本技术属于山茶油加工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山茶油加工的高效出料装置。
技术介绍
山茶油又名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取自油茶树的种籽。山茶油的制作过程可分为去壳,晒干,粉碎,蒸,榨油,过滤,全过程均为物理方法,因此它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用油。目前,在山茶油的生产过程中,山茶油中通常存在一些大颗粒的杂质,如果不进行过滤,则会导致加工的茶油品质差,而且给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但是,在传统的过滤装置在过滤时,常会因过滤网上的杂质过多而堵塞过滤网,使过滤效率降低,不便于生产的进行。例如申请号:201820808143.9本技术涉及山茶油加工用过滤
,尤其涉及一种山茶油加工用过滤装置。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过滤网上的杂质过多而堵塞过滤网。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山茶油加工用过滤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顶部与两个固定柱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柱相对的一侧分别与电机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块的底部与搅拌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本技术通过弧形滤网上方的进渣口流入滤渣箱的内部,解决了在过滤过程中堆积在滤网上的虑渣的问题,使得过滤渣难以在过滤网上堆积,能有效的防止过滤网被堵塞,从而使整个过滤时间得到缩减,加快过滤进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上述专利在实际应用时,并不能有效的阻止山茶油中渣滓堵塞滤网情况的发生,其并没有实际结构可有效的使山茶油中渣滓与滤网分离,故存在结构的不足,其不能有效的阻止山茶油中渣滓堵塞滤网情况的发生。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用于山茶油加工的高效出料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山茶油加工的高效出料装置,以解决山茶油在传统的过滤装置在过滤时,常会因过滤网上的杂质过多而堵塞过滤网,使过滤效率降低,不便于生产的进行的问题。本技术用于山茶油加工的高效出料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用于山茶油加工的高效出料装置,包括滤桶、圆锥结构、环状挡圈、排料阀、上盖、矩形进料口、气体排出管、电机、矩形封盖、主管道、连接管道、罗茨鼓风机、圆形橡胶薄片、十字开口、搅拌杆、滤布层、滤板和曝气管;所述滤桶顶部开口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一块完全封闭其顶部开口端的所述上盖,且上盖顶端面轴心部位固定安装有所述电机;所述上盖顶端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处所述矩形进料口,且每处所述矩形进料口顶部开口端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一块完全封闭其顶部开口端的所述矩形封盖;所述上盖顶端面右下方部位设置有一处所述气体排出管,且气体排出管顶端面固定粘接有一张直径与其外径相一致的所述圆形橡胶薄片;所述圆形橡胶薄片的厚度为三毫米,且圆形橡胶薄片轴心部位开设有一处长度与所述气体排出管内径相一致的所述十字开口;所述滤桶内端面焊接有一个所述环状挡圈,且所述环状挡圈位于所述滤桶内端面的中部区域;所述滤桶底端采用所述圆锥结构,且圆锥结构底部出料口安装有所述排料阀。进一步的,所述环状挡圈顶端面放置有一块直径与所述滤桶内径相一致的所述滤板。进一步的,所述滤板顶端面铺设有一层所述滤布层,且滤布层直径与所述滤板直径相一致。进一步的,所述滤桶内部位于所述滤布层上方设置有一根所述搅拌杆,且搅拌杆与所述电机的转轴端固定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杆高于所述滤布层三厘米。进一步的,一根所述主管道贯穿所述滤桶外壁,且主管道贯穿入所述滤桶内部分结构位于所述环状挡圈下方部位。进一步的,贯穿入所述滤桶内所述主管道的部分结构左右两侧均均匀安装有若干根所述曝气管,且该若干根所述曝气管所共同组成的轮廓线略小于所述环状挡圈内径。进一步的,位于所述滤桶外部的所述主管道通过一根所述连接管道与所述罗茨鼓风机出风口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设置有一根贯穿入滤桶的内部主管道,且贯穿入滤桶内主管道的部分结构左右两侧均均匀安装有若干根曝气管,主管道通过一根连接管道与罗茨鼓风机出风口相连接,使用时,经由罗茨鼓风机所产生的风力输送入主管道内的空气从该若干根曝气管的微孔处喷出,所产生的气流将冲向滤板并穿过滤板的网格孔及滤布层的网孔,从而气流的吹动使得滤渣的山茶油中的渣滓不会附着在滤布层上,可有效的避免出现渣滓聚集堵塞现象,从而大大的提升了山茶油滤渣出料的效率。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图1中去除连接管道和罗茨鼓风机状态下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图1中去除连接管道和罗茨鼓风机状态下滤桶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图4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图4中C-C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滤桶;101、圆锥结构;102、环状挡圈;2、排料阀;3、上盖;301、矩形进料口;302、气体排出管;4、电机;5、矩形封盖;6、主管道;7、连接管道;8、罗茨鼓风机;9、圆形橡胶薄片;901、十字开口;10、搅拌杆;11、滤布层;12、滤板;13、曝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山茶油加工的高效出料装置,包括滤桶1、圆锥结构101、环状挡圈102、排料阀2、上盖3、矩形进料口301、气体排出管302、电机4、矩形封盖5、主管道6、连接管道7、罗茨鼓风机8、圆形橡胶薄片9、十字开口901、搅拌杆10、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山茶油加工的高效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用于山茶油加工的高效出料装置包括滤桶、圆锥结构、环状挡圈、排料阀、上盖、矩形进料口、气体排出管、电机、矩形封盖、主管道、连接管道、罗茨鼓风机、圆形橡胶薄片、十字开口、搅拌杆、滤布层、滤板和曝气管;所述滤桶顶部开口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一块完全封闭其顶部开口端的所述上盖,且上盖顶端面轴心部位固定安装有所述电机;所述上盖顶端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处所述矩形进料口,且每处所述矩形进料口顶部开口端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一块完全封闭其顶部开口端的所述矩形封盖;所述上盖顶端面右下方部位设置有一处所述气体排出管,且气体排出管顶端面固定粘接有一张直径与其外径相一致的所述圆形橡胶薄片;所述圆形橡胶薄片的厚度为三毫米,且圆形橡胶薄片轴心部位开设有一处长度与所述气体排出管内径相一致的所述十字开口;所述滤桶内端面焊接有一个所述环状挡圈,且所述环状挡圈位于所述滤桶内端面的中部区域;所述滤桶底端采用所述圆锥结构,且圆锥结构底部出料口安装有所述排料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山茶油加工的高效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用于山茶油加工的高效出料装置包括滤桶、圆锥结构、环状挡圈、排料阀、上盖、矩形进料口、气体排出管、电机、矩形封盖、主管道、连接管道、罗茨鼓风机、圆形橡胶薄片、十字开口、搅拌杆、滤布层、滤板和曝气管;所述滤桶顶部开口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一块完全封闭其顶部开口端的所述上盖,且上盖顶端面轴心部位固定安装有所述电机;所述上盖顶端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处所述矩形进料口,且每处所述矩形进料口顶部开口端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一块完全封闭其顶部开口端的所述矩形封盖;所述上盖顶端面右下方部位设置有一处所述气体排出管,且气体排出管顶端面固定粘接有一张直径与其外径相一致的所述圆形橡胶薄片;所述圆形橡胶薄片的厚度为三毫米,且圆形橡胶薄片轴心部位开设有一处长度与所述气体排出管内径相一致的所述十字开口;所述滤桶内端面焊接有一个所述环状挡圈,且所述环状挡圈位于所述滤桶内端面的中部区域;所述滤桶底端采用所述圆锥结构,且圆锥结构底部出料口安装有所述排料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山茶油加工的高效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挡圈顶端面放置有一块直径与所述滤桶内径相一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国锋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香芝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