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橘小实蝇成虫诱杀效果的测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1788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橘小实蝇成虫诱杀效果的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小区设计:准备若干个封闭且没有橘小实蝇发生的小区,将小区分为处理区和空白区,每个小区内种植有一定数量的橘小实蝇寄主植物,各小区寄主植物的数量相同、大小长势一致;(2)成虫接入;(3)诱杀剂接入;(4)食物放置及其观察处理;(5)数据统计;(6)诱杀效果计算。本发明专利技术排除了室外评测的不确定性因素,设计了较大的封闭小区,能够满足橘小实蝇正常的生理生活、交配产卵活动,除了橘小实蝇不能向外飞出、向里飞入外其他情况与自然状态基本一致,这样确保了试验数据接近自然状态,并缩短了田间试验的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橘小实蝇成虫诱杀效果的测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诱杀剂评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橘小实蝇成虫诱杀效果的测定方法。
技术介绍
橘小实蝇(Bactroceradorsalis(Hendel))是一种危险性杂食害虫,在南方地区普遍发生,北至河南南部。该虫在广西全境均有发生,近年来呈加重趋势,局部区域损失严重。目前,我国害虫成虫诱杀技术的防治效果测定困难。原因在于:1、成虫飞行能力强,不进行较大面积的连片防治,防治效果就体现不出来;但防治面积够大时,其他防治措施以及不采取防治措施的空白对照的田块就不好找,即使找到,虫源基数也不一样,防治效果的测定存在较大困难。这是生产实践中常见的事情,也是害虫成虫诱杀技术推广的一个难点。2、常用的性诱技术,一般是诱杀雄虫,被诱杀的雄虫,在其被诱杀前是否已经与雌虫进行了交配是不好确定的,如果已经完成交配才被诱杀,就起不到防治效果,而一般做法是用统计被诱杀的雄虫数量来当作防治效果。3、灯光诱杀技术,在成虫扑灯被诱杀前,是否已经完成交配或产卵,不容易确定;如果雄虫完成了交配或雌虫完成了产卵,它是否被诱杀对防治效果就没有影响,一般仅能统计被诱杀的成虫数量。4、生产上常常调查防治田块目标害虫的危害情况作为防治效果,问题是成虫是能飞行的,不能确定是其他区域飞过来的目标害虫造成的,还是该防治区域的目标害虫造成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ZL200910112094.0,专利技术名称:橘小实蝇蛋白引诱杀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实施例公开了室内生物测定方法,1、方法:是每笼40头试虫,雌雄各20头,饲喂糖和水,测试前1h停止饲喂。在两个自制诱瓶中分别加入2ml蛋白饵剂和水(对照),放入养虫笼的对角线位置,15min后旋转180°,30min后统计两个诱瓶中实蝇的数量,并分别记录雌雄的数量。7:00A.M~8:30A.M间进行,测试前10min拿走饲料和水,测试时间为30min。2、数据处理:引诱率=(蛋白饵剂引诱数量-对照引诱的数量)/40×100%;3、结果与分析。虽然该专利提出了室内评测方法以排除室外的不确定性因素,但该方法仅仅存在诱杀剂而无其它与诱杀剂竞争的食物,成虫只能选择对诱杀剂进行取食,并且测定的空间过小,测定时间很短,进而不能客观模拟自然环境中诱杀剂的引诱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接近自然状态、测定结果更准确、缩短田间试验周期的橘小实蝇诱杀剂防治效果的测定方法。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橘小实蝇成虫诱杀效果的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小区设计:准备若干个封闭且没有橘小实蝇发生的小区(如有橘小实蝇发生需提前进行清理,使小区内没有橘小实蝇),将小区等分为处理区和空白区,每个小区内种植有一定数量的橘小实蝇寄主植物,各小区寄主植物的数量相同、大小长势一致;(2)成虫接入:每隔一段时间向每个小区内等量接入一批橘小实蝇成虫;(3)诱杀剂接入:在接入第一批虫的第2天,向处理区内放置待检测诱杀效果的成虫诱杀剂;(4)食物放置及其观察处理:在接入首批成虫的同时,每个小区内随机放置一些橘小实蝇的食物和水,并提供水果供成虫产卵;每隔一段时间检查一次产卵情况,更换新的水果;然后按处理区和空白区分组编号,将产有卵的果实取出放入编号的小塑料杯内,待幼虫孵化后,检查计数每个果实的幼虫数量a;孵化数即孵化出的幼虫量,单位为条。(5)数据统计:当所有处理区和空白区内的所有成虫均死亡,并且产有卵的果实没有新的幼虫孵化,试验即结束;依据每个果实内孵化出来的幼虫数量a,统计出处理区受害水果内孵化出来的幼虫数量AP和空白区受害水果内孵化出来的幼虫数量A0;(6)诱杀效果计算:将步骤(1)~(5)作为一个试验,同样的条件下同时进行至少三组试验,进而算出处理区和空白区受害水果孵化出来的幼虫数量平均值,简称为孵化数平均值;根据处理区的平均孵化数和空白区的平均孵化数进而计算各待检测的成虫诱杀剂的诱杀效果D,D越大,说明处理区的平均孵化数越低,则表明此待检测的成虫诱杀剂的诱杀效果越好。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成虫接入的具体步骤是:共接入3批虫,每批相隔5天;第1批:第1天每个小区各接入刚羽化的橘小实蝇成虫150头,雌雄各75头;第2批:第6天,每个小区接入第2批橘小实蝇成虫150头,雌雄各75头;第3批:第11天,每个小区接入第3批橘小实蝇成虫150头,雌雄各75头。在步骤(2)的成虫接入前,需要做虫源准备,其步骤包括:从番石榴园采集橘小实蝇虫果,带回实验室饲养,待橘小实蝇成虫羽化后,将橘小实蝇成虫加入到已有的大虫笼中做进一步复壮,并保证虫笼内橘小实蝇成虫数量不少于300头;橘小实蝇成虫用蜜糖水或酵母饲养,待橘小实蝇成虫进入产卵期后,在笼内放置产卵基质或放入番石榴,让橘小实蝇成虫在基质或番石榴中产卵,48h后取出基质或果实,每2天取卵一次,放在室温下让卵孵化直到幼虫化蛹和成虫羽化;取同一天羽化的橘小实蝇成虫备用,确保每批橘小实蝇成虫数不少于1500头,分3批投放虫,共需准备4500头成虫;将每批成虫按性比1:1将雌雄虫单独置于小虫笼内,每个笼盛雌虫和雄虫各75头。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小区设为40目网室,所述网室长7米、宽5米、高3.5米。可以根据作物的长势调节网室的尺寸,要求能够满足试验昆虫正常的生长发育、交配产卵繁殖后代。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橘小实蝇寄主植物,为结果的柑橘树。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柑橘树的种植数为9棵。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食物放置及其观察处理,所述食物为水解蛋白和糖,每个小区均匀放置3个点,每个点5-10毫升,蒸发或取食完就随时补充;所述水果为没有橘小实蝇为害的新鲜杨桃和番石榴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每个网室放置水果的大小和数量相同,初次放置10个,总数量为90个;每5天检查一次。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将所述产有卵的果实放入40目小笼内,然后在28℃、相对湿度75%、光照:黑暗=14:10的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幼虫孵化。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测定方法在5-9月份进行。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成虫诱杀剂为食品诱杀剂或性诱杀剂。本专利技术的网室上开设有双重门,防止成虫飞出,同时便于研究人员进出放置试验物品。此种网室结构为本领域常用的网室设计,不进行详细的结构描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排除了室外评测的不确定性因素,设计了较大的封闭小区,能够满足橘小实蝇正常的生理生活、交配产卵活动,除了橘小实蝇不能向外飞出、向里飞入外其他情况与自然状态基本一致,这样确保了试验数据接近自然状态,并缩短了田间试验的周期。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成虫发生为害和生活习性的总结观察,在每个小区内放置寄主对象植物的果实供成虫取食为害,并作为待测定诱杀效果的诱杀剂的竞争物,同时模拟橘小实蝇的一个代次,设定了接入成虫的批次、数量、雄雌比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橘小实蝇成虫诱杀效果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小区设计:准备若干个封闭且没有橘小实蝇发生的小区,将小区分为处理区和空白区,每个小区内种植有一定数量的橘小实蝇寄主植物,各小区寄主植物的数量相同、大小长势一致;/n(2)成虫接入:每隔一段时间向每个小区内等量接入一批橘小实蝇成虫;/n(3)诱杀剂接入:在接入第一批虫的第2天,向处理区内放置待检测诱杀效果的成虫诱杀剂;/n(4)食物放置及其观察处理:在接入首批成虫的同时,每个小区内随机放置一些橘小实蝇的食物和水,并提供水果供成虫产卵;每隔一段时间检查一次产卵情况,更换新的水果;然后按处理区和空白区分组编号,将产有卵的果实取出放入编号的小塑料杯内,待幼虫孵化后,检查计数每个果实的幼虫数量a;/n(5)数据统计:当所有处理区和空白区内的所有成虫均死亡,并且产有卵的果实没有新的幼虫孵化,试验即结束;依据每个果实内孵化出来的幼虫数量a,统计出处理区受害水果内孵化出来的幼虫数量A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27 CN 20191023710281.一种橘小实蝇成虫诱杀效果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小区设计:准备若干个封闭且没有橘小实蝇发生的小区,将小区分为处理区和空白区,每个小区内种植有一定数量的橘小实蝇寄主植物,各小区寄主植物的数量相同、大小长势一致;
(2)成虫接入:每隔一段时间向每个小区内等量接入一批橘小实蝇成虫;
(3)诱杀剂接入:在接入第一批虫的第2天,向处理区内放置待检测诱杀效果的成虫诱杀剂;
(4)食物放置及其观察处理:在接入首批成虫的同时,每个小区内随机放置一些橘小实蝇的食物和水,并提供水果供成虫产卵;每隔一段时间检查一次产卵情况,更换新的水果;然后按处理区和空白区分组编号,将产有卵的果实取出放入编号的小塑料杯内,待幼虫孵化后,检查计数每个果实的幼虫数量a;
(5)数据统计:当所有处理区和空白区内的所有成虫均死亡,并且产有卵的果实没有新的幼虫孵化,试验即结束;依据每个果实内孵化出来的幼虫数量a,统计出处理区受害水果内孵化出来的幼虫数量AP和空白区受害水果内孵化出来的幼虫数量A0;
(6)诱杀效果计算:将步骤(1)~(5)作为一个试验,同样的条件下同时进行至少三组试验,进而算出处理区和空白区受害水果孵化出来的幼虫数量平均值,即为孵化数平均值;根据处理区的平均孵化数和空白区的平均孵化数进而计算各待检测的成虫诱杀剂的诱杀效果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橘小实蝇成虫诱杀效果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虫接入的具体步骤是:共接入3批虫,每批相隔5天;
第1批:第1天每个小区各接入刚羽化的橘小实蝇成虫150头,雌雄各75头;
第2批:第6天,每个小区接入第2批橘小实蝇成虫150头,雌雄各75头;
第3批:第11天,每个小区接入第3批橘小实蝇成虫150头,雌雄各75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橘小实蝇成虫诱杀效果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生陆温陈丽丽张清泉张雪丽谭道朝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