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空气调节器的排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1745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分体式空气调节器的排风装置由排风格栅、排风导向板和排风叶片构成;排风格栅贯穿于空调器室内机外机壳的排风口中,排风导向板与排风格栅形成一体并均匀分隔排风格栅排风口;排风叶片设置于排风格栅前侧并可由独立动力源驱动而开启或关闭排风格栅排风口,其前端设有可增强其机械强度的前端平面部,其内表导流面为具有一定曲率的曲面,其上部外表设有隔离器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器的排风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分体式空气调节器室内机的排风装置。上述进风格栅(3)的后面装有热交换器(5)。热交换器(5)是使热循环的制冷剂与从需要空气调节的空间里吸入的空气实现热交换的部分。这里的热交换器(5)与上述进风格栅(3)相对应地呈长方形。上述热交换器安装在上述机壳内部的孔板(7)上。此孔板(7)设置在机壳的内部,它将机壳内部的空间分隔开来,通过其中央的穿孔即孔板孔(8)将上述热交换器中产生的冷气向下面将要说明的涡轮扇引导。在上述孔板(7)的后部装有涡轮扇(9),此涡轮扇(9)作为室内机内部的提供使空气流动的原动力,从其前方依上述旋转中心轴方向吸入空气后,从圆心方向吹出。即通过上述孔板孔(8)吸入空气后,通过下面将要说明的排风口(12)排出空气。上述的涡轮扇(9)是由电机(10)来驱动的,而上述电机(10)安装于上述机壳(1)内的中央位置。一方面,把通过上述涡轮扇(9)进入的空气重新排到需要空气调节的空间去的排风口(12)位于上述机壳(1)的侧面。上述排风口(12)分布在机壳的四面,且上述排风口(12)上都设有排风叶片(13)。上述的排风叶片(13)由另外的驱动源驱动来开合排风口(12),并且上述排风叶片(13)能使通过上述排风口(12)排出的空气,在室内机的正面看时,从前方向外排出。另外,为了使空气通过整个的上述排风口(12)风量均匀地排出,备有排风导向板(15),并且上述排风导向板(15)是与上述排风叶片(13)成为一体的。如此构成的空气调节器室内机的运作情况如下。空气调节器启动后,热交换的循环系统开始工作,相对低温的制冷剂传到上述的热交换机(5)中。另外,上述电机(10)带动涡轮扇(9)旋转,通过进风格栅(3)从需要空气调节的空间吸进空气。而通过上述进风格栅(3)吸进的空气,通过上述热交换机(5)进行热交换后,就会成为相对低温的冷气。上述热交换机(5)产生的冷气,通过孔板(7)上的孔板孔(8)被上述涡轮扇(9)吸入后,沿涡轮扇(9)的圆心方向排出。上述涡轮扇(9)排出的空气,会通过位于上述机壳(1)的上下左右各侧面的排风口(12)排到需要空气调节的空间里去。这时上述排风口(12)的排风叶片(13)会在另一个电机的驱动下开启,以调节冷气的排出方向。而与上述排风叶片(13)成为一体的多个排风导向板(15)则能使排出的空气分布均匀。但是如上的现有技术的空气调节器室内机存在着如下问题。上述排风叶片(13)要把通过上述排风口(12)排出的空气引导到机壳(1)的前方的外侧,但因其与排风导向板(15)成为一体,驱动它时电机的负荷相对较大。另外,上述排风叶片(13)是在电机的驱动下有选择地开启排风口(12)的,但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上述排风叶片(13)开启时,通过其外表面(关闭时从外面看得到的面)的后方也有空气排到外部来。而这样排出的空气因不受上述排风叶片(13)的导流,所以不能流动到所希望的方向。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利用排风格栅、排风导向板和排风叶片组成一种空气调节器排风装置。排风格栅贯穿于空调器室内机外机壳的排风口中,排风导向板与排风格栅成一体并均匀分隔排风格栅排风口;排风叶片设置在排风格栅的前侧并可由独立的动力源驱动而开启或关闭排风格栅排风口,其前端设有可增强其机械强度的前端平面部。在上述的排风装置中,由于排风叶片与排风导向板是相互独立的,且其前端设有前端平面部,故可保持必要的机械强度,同时减少动力源的电能消耗;排风导向板与排风叶片相互配合则可均匀准确导流室内机排出的空气。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分体式空气调节器排风装置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2为现有分体式空气调节器的排风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外观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分体式空调器排风装置的分解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排风叶片的实施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排风叶片的另一实施例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排风叶片的动作过程图。上述前面板(31)的前面板主体(32)大致为长方形,并在其中央设有四边形的吸入孔部(33)。上述吸入孔部(33)起着把需要空气调节的空间的空气吸入到外机壳内的通道的作用。上述前面板主体(32)的两端从上至下设有条形的装饰面板(34),上述装饰面板(34)从上述前面板主体(32)的两端相对突出,可与前面板主体(32)分离。但也不是一定要这样,也可以与前面板主体(32)成为一体。上述前面板主体(32)的下端设有基板(39)。上述基板(39)沿前面板主体(32)向下,并为下面将说明的过滤器(45)提供安装的空间。在基板(39)上设有显示空气调节器工作状态的显示口(39′)。然后,为了有选择地开合上述吸入孔部(33),设有格栅百叶(42)。上述格栅百叶(42)位于上述吸入孔部(33)正面的装饰面板(34)之间。上述格栅百叶(42)左右向长条设置,两端靠近装饰面板(34),并多数为上下排列。这种格栅百叶(42)能以其下端两侧的连动轴(图中未标)为中心旋转,以开合上述吸入孔部(33)。一方面,上述前面板(31)的吸入孔部(33)设有过滤器(45),以便净化从需要空气调节的空间通过吸入孔部(33)进入到室内机内部的空气。为了把通过上述吸入孔部(33)进入到室内机内部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重新排回到需要空气调节的空间,在上述外机壳(20)的侧面备有排风部(50)。在说明排风部(50)之前,先以图4为参照,说明外机壳(20)的内部结构。上述外机壳(20)由长方形的机板(21)和从机板(21)的边缘扩展而形成的侧面(22)构成。上述侧面(22)相对于上述机板(21)的四边的长度都短,所以上述外机壳(20)总体上成了扁六面体形状。沿上述外机壳(20)的两侧面与下侧面(22)形成了长的格栅安装部(23)。上述格栅安装部(23)是用于安装下面要说明的排风格栅(51)的。这样,在格栅安装部(23)的周围具备有可固定排风格栅(51)的结构。在此,将以图4为准,就位于左侧面(22)的格栅安装部(23)予以说明。上述格栅安装部(23)的底部有多个加强突起部(24)。上述加强突起部(24)起着加强格栅安装部(23)的底部的作用,支撑着排风格栅(51)的底面。另外,从外机壳(20)的内部看格栅安装部(23)时,右侧的上方形成了第一挂片扣(25)。上述第一挂片扣(25)和上述侧面(22)的内侧形成有一定的空间,供插挂上述排风格栅(51)的第一挂片(52)用。在第一挂片扣(25)的对面有第二挂片扣(25′)。上述第二挂片扣(25′)是供插挂排风格栅(51)的第二挂片(52′)的。一方面,在上述加强突起部(24)的内侧,即沿上述机板(21)的边缘形成有长的安装槽(26)。上述安装槽(26)上要安装排风格栅(51)的安装板(53)。这样的安装槽(26)中能通过电源线等。在上述安装槽(26)的一侧,即上述第一挂片扣(25)一侧,形成有挂钩(27),对面则形成有螺丝连接孔(28)(左侧的格栅安装部(23)因图的方向关系没能标出),以连接上述排风格栅(51)安装板(53)上的挂钩槽(54)与连接孔(54′)。这种格栅安装部(23)边缘的结构与形成于各侧面(22)的格栅安装部(23)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从外机壳(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式空气调节器的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排风格栅、排风导向板和排风叶片构成;所述排风格栅贯穿于空调器室内机外机壳的排风口中,排风导向板与排风格栅形成一体并均匀分隔排风格栅排风口;所述排风叶片设置在排风格栅前侧并可由独立动力源驱动而开启或关闭排风格栅排风口,其前端设有可增强其机械强度的前端面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裵宰范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