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骨科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1739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骨科康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端上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架,防护架内的底座上还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座垫和座垫下面的升降调节杆,所述底座上与座垫相对的一端设有长条型卡槽,所述卡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卡槽中设有活动连接有训练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患者利用训练器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同时设置有防护架,可以保护患者在训练的时候免于受到伤害。

A multifunctional orthopaedic rehabilit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骨科康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康复装置,特别涉及为一种多功能骨科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骨折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也是比较严重的外伤。如果平时运动不注意,年纪大了骨质疏松都容易导致骨折。骨质后如果恢复的好,是可以恢复回原来的功能,如果康复的较差,也可能会留下一些后遗症。所以骨折后拥有正确的康复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现有的骨折康复活动训练器械的功能都是比较单一的,不能够针对不同的骨折患者进行全面的康复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骨科康复装置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多功能骨科康复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骨科康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端上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架,防护架内的底座上还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座垫和座垫下面的升降调节杆,所述底座与座垫相对的一端设有长条型卡槽,所述卡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卡槽中设有活动连接有训练器。进一步的,所述训练器包括支撑柱、支架、飞轮、转动架和转板构成,且支撑柱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形状为“U”型,且支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飞轮,飞轮上设置有转动架,转动架为“Z”型结构,转动架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两侧对称设置有定位块,且支撑柱的两侧还对称设置有定位卡板,所述定位卡板与支撑柱转动连接,且定位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柱。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架包括竖杆、背部护杆和侧面护杆,所述背部护杆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侧面护杆,所述背部护杆和侧面护杆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侧面护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杆,所述竖杆为圆柱形结构,且竖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底座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患者利用训练器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同时设置有防护架,可以保护患者在训练的时候免于受到伤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中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11、卡槽;12、定位孔;13、防滑块;2、防护架;21、竖杆;22、背部护杆;23、侧面护杆;3、训练器;31、支撑柱;311、定位卡板;312、定位柱;313、定位块;32、支架;33、飞轮;34、转动架;35、转板;351、防滑颗粒;352、手柄;4、支撑机构;41、升降调节杆;411、调节旋钮;42、座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架2,防护架2包括竖杆21、背部护杆22和侧面护杆23,背部护杆22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侧面护杆23,背部护杆22和侧面护杆23为一体成型结构,侧面护杆23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杆21,竖杆21为圆柱形结构,且竖杆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顶端,通过设置防护架可以对正在锻炼的骨折患者进行保护,让患者可以独自进行锻炼,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通过设置背部护杆22可以防止患者在锻炼的时候出现往后倾倒的情况,侧面护杆23不仅可以给患者提供两侧的保护,同时还可以让患者扶着站立,底座1还设置有支撑机构4,支撑机构4设置在防护架2的内部,支撑机构4包括升降调节杆41和座垫42,升降调节杆4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座垫42,且升降调节杆4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顶端,升降调节杆41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旋钮411,调节旋钮411与升降调节杆41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支撑机构4可以让患者坐着进行锻炼,避免下肢骨折的患者无法进行锻炼,同时通过设置升降调节杆41可以根据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适当的调节,让患者可以用一个舒适的姿势进行锻炼。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底座1的底端对称设置有防滑块13,防滑块13设置为六个,通过设置防滑块13是为了防止患者在锻炼的时候出现打滑的现象,提升本技术的安全性,底座1的上端面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卡槽11,卡槽1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12,通过设置卡槽11是为了便于调节和固定训练器3,定位孔12和定位柱312的配合可以有效的将训练器固定到指定的位置,从而可以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底座1上活动连接有训练器3,训练器3包括支撑柱31、支架32、飞轮33、转动架34和转板35构成,支撑柱31为长方体结构,且支撑柱3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32,支架32的形状为“U”型机构,且支架3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飞轮33,支架32的两侧均设置有转动架34,转动架34为“Z”型结构,支架32两侧的转动架34夹角为一百八十度,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可便于患者去转动飞轮33,转动架34的一端侧面均转动连接有转板35,支撑柱31的底端两侧对称设置有定位块313,且支撑柱31的两侧还对称设置有定位卡板311,定位卡板311与支撑柱31转动连接,且定位卡板3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柱312,定位柱312的直径略小于定位孔12的内径,这样可以更加便于将定位柱312插入到定位孔12中,从而达到对训练器3的固定操作,定位柱312为圆柱形结构,患者通过转动训练器3上的飞轮33可以对患者的关节进行锻炼,加快血液循环,避免骨折患者由于长时间不锻炼导致身体恢复缓慢,转板3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柄352,且转板35的另一侧设置有防滑颗粒351,防滑颗粒351均匀分布在转板35的侧面上,通过设置手柄352可以便于患者锻炼上肢,设置防滑颗粒351的时候是为了便于患者在锻炼下肢的时候出现打滑的现象,同时防滑颗粒351还可以按摩患者脚部的穴位,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当骨折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时候,可以根据患者的所要锻炼的部位去调节支撑机构4的高度以及训练器3的位置,如果患者的上肢需要康复训练,只需要用手握住手柄352缓慢的转动飞轮33,使上肢的肌肉得到一定的锻炼,根据康复的程度可以适当的增加训练量,如果患者需要锻炼下肢,则需要根据身高去调节训练器3的位置,以患者脚部可以放到转板35上为准,患者双脚可以用力缓慢的转动飞轮,从而达到锻炼下肢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骨科康复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端上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架(2),防护架(2)内的底座(1)上还设有支撑机构(4),所述支撑机构(4)包括座垫(42)和座垫(42)下面的升降调节杆(41),所述底座(1)与座垫(42)相对的一端设有长条型卡槽(11),所述卡槽(1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12),卡槽(11)中设有活动连接有训练器(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骨科康复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端上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架(2),防护架(2)内的底座(1)上还设有支撑机构(4),所述支撑机构(4)包括座垫(42)和座垫(42)下面的升降调节杆(41),所述底座(1)与座垫(42)相对的一端设有长条型卡槽(11),所述卡槽(1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12),卡槽(11)中设有活动连接有训练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骨科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器(3)包括支撑柱(31)、支架(32)、飞轮(33)、转动架(34)和转板(35)构成,且支撑柱(3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支架(32),所述支架(32)的形状为“U”型,且支架(3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飞轮(33),飞轮(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冬来张婵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