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罐车粉料全深度截面取样器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1715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罐车粉料全深度截面取样器,包括吸料动力装置和吸料通道,吸料通道的一端与吸料动力装置连通,吸料通道的另一端通过罐车的罐口伸入到罐车的粉料中,所述吸料动力装置为吸尘器,吸料通道包括空心吸料管,吸尘器工作将罐车中的粉料通过空心吸料管抽吸到吸尘器中。空心吸料管为双层结构,空心吸料管包括用于防止物料塌陷的吸料管外管和用于进料的吸料管内管,吸料管内管与吸尘器连接,吸料管内管嵌套在吸料管外管中。吸料管内管与吸料管外管之间设有支撑条,支撑条的一侧连接在吸料管内管的外壁上,支撑条的另一侧连接在吸料管外管的内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罐车粉料全深度截面取样器的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罐车粉料全深度截面取样器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粉料取样
,具体涉及一种罐车粉料全深度截面取样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钢铁企业每天有大量的KR脱硫剂、脱硫石灰、钙质石灰粉、镁质石灰粉等原料进厂,用作炼钢、烧结用的辅料及熔剂,对钢水及烧结矿的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钢水和烧结矿的质量,因此在以上原料进厂前,钢铁企业需对其质量进行抽检(确保符合企业生产需求),抽检质量也作为采购费用结算的标准。在原料自动采样机普及使用后,钢铁企业在原有原料的基础上会增加采购脱硫石灰进厂(通常是采用罐车装运进厂),而常规的原料自动采样机无法对罐车粉料进行采样,故只能通过人工取表层样品。常规的取样方法为:原取上层样品方法:罐车进厂后,取样人员在进厂检验现场通过检验平台上到罐车顶部,打开取料口的盖子,使用铲子取上层样。现有取上层样品方法的缺点:由于粉料特性,再加上盖口小,只能取到罐体仓位内20—30cm深度的局部样品,样品代表性差。现有取下层样品方法:罐车行驶到待卸料的现场(取样人员也需到卸料现场),通过罐车罐体的放料管进行卸料,罐体内下层物料卸至地面上形成小堆,在小堆上进行取样。现有取下层样品方法的缺点:取样人员必须到卸料现场完成取样,由于罐车卸料时间长(完成一个仓位卸料需30分钟左右),既耗费取样时间,又难以通过卸料时间进度来判断所取到物料所处的仓位层面(上、中、下)。另外由于罐车卸料现场缺少有效的工艺监控措施,整个取样过程无法排除人为干预因素,无法保证取样工艺纪律的执行。另一方面,到卸料现场进行取样,作业环境、取送样路上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必须另外占用人力资源。且由于罐车卸料需服从生产需求安排,取样时经常要等待,短则半小时至1小时,长则2~3小时,取样效率非常低。取中层样品:由于罐车特点,无法取到中层样品据了解,国内暂无符合罐车粉料取样的取样装置可使罐车装运的粉料在取样过程做到全深度截面取样(因为只有确保全深度截面取样才能最大程度保证所取样品的均匀性和检测质量代表性),无法确保罐车装运进厂的粉状原料符合企业生产的质量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快速、便捷、可对全深度截面进行取样的罐车粉料全深度截面取样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罐车粉料全深度截面取样器的使用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罐车粉料全深度截面取样器,包括吸料动力装置和吸料通道,吸料通道的一端与吸料动力装置连通,吸料通道的另一端通过罐车的罐口伸入到罐车的粉料中,所述吸料动力装置为吸尘器,吸料通道包括空心吸料管,吸尘器工作将罐车中的粉料通过空心吸料管抽吸到吸尘器中。进一步的,所述空心吸料管为双层结构,空心吸料管包括用于防止物料塌陷的吸料管外管和用于进料的吸料管内管,吸料管内管与吸尘器连接,吸料管内管嵌套在吸料管外管中。进一步的,所述空心吸料管还包括过渡软管,过渡软管的一端与吸尘器连接,过渡软管的另一端与吸料管内管连通,吸料管内管的另一端为吸料口。进一步的,所述吸料管内管与吸料管外管之间设有支撑条,支撑条的一侧连接在吸料管内管的外壁上,支撑条的另一侧连接在吸料管外管的内壁上。进一步的,所述吸料管内管与吸料管外管之间的横截面面积与吸料管内管的横截面面积相等。进一步的,所述空心吸料管的长度等于罐口与罐底部之间最长的距离,基于上述罐车粉料全深度截面取样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罐车粉料全深度截面取样器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取样人员做好准备工作;步骤b.检测取样器,取样时先开启取样器开关,检查各接头、连接管以及吸尘器是否漏气;步骤c.取料,握紧空心吸料管均匀用力使空心吸料管匀速下行,同时左右轻微摇动空心吸料管,并注意过渡软管不要折弯,保持过渡软管通畅;步骤d.当空心吸料管下行触碰到罐体底部时,手握空心吸料管稍停顿几秒;步骤e.取样结束后,关闭取样器电源,并缓慢抽出空心吸料管,打开吸尘器盖,取出样品,并及时清扫取样器。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具体操作为,手握空心吸料管,使管口试接触料面,观察物料是否吸入吸料管,确定物料正常吸入吸料管后再进行取料。进一步的,按照所述步骤c进行取料时,能听到物料在空心吸料管及过渡软管内流动的声音,如果无此声音,需抽出空心吸管检查是否有异物或大颗粒物料造成吸料管或过渡软管堵塞,以及其它原因。进一步的,在收集样品时需仔细观察集样桶内所取样品的粒度、颜色等是否有异常;如有异常就必须针对所取层面的物料再进行重复抽查取样,以确保所取样品的代表性。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为:1、本专利技术的取样器实现了罐车粉料的全深度截面取样,可杜绝原料供应商弄虚作假的情况发生,维护企业利益;而且提高了所取罐车粉料样品的代表性,可促进供应商提高进厂罐车原料的质量。2、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罐车粉料取样器,结合配套的取样平台进行取样,无需再去卸料现场进行取样,可实现在短时间内对多个品种及多批次的罐车原料进行取样;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人为干预因素,因为在固定的取样平台上使用罐车粉料取样器进行取样,整个取样过程都可在视频监控下进行,保证了取样过程中的工艺纪律。3、本专利技术通过从上至下渐进式抽吸取样的方式,可以实现对整个罐体内物料从上到下全深度截面的取样,也可对上、中、下各层面任意一层面的原料进行随机取样。4、本专利技术将空心吸料管为双层结构,可防止由于吸料管进口处的粉料不断被吸入管内,周边的粉料容易发生坍塌,快速填埋吸管口附近的空间,导致吸料装置无法产生负气压,致使吸料装置失效,无法吸取物料的现象发生;支撑条的设置可使吸料管内管与吸料管外管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以保持足够的空间间距,以保证吸料管进口周围有足够的空间用于产生负气压,确保抽吸力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罐车粉料全深度截面取样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常规罐车罐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双层空心吸料管横截面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分别为:1、吸料动力装置;2、过渡软管;3、吸料管外管;4、吸料管内管;5、吸料口;6、支撑条。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平面方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罐车粉料全深度截面取样器,包括吸料动力装置1和吸料通道,吸料通道的一端与吸料动力装置1连通,吸料通道的另一端通过罐车的罐口伸入到罐车的粉料中,所述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罐车粉料全深度截面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料动力装置(1)和吸料通道,吸料通道的一端与吸料动力装置(1)连通,吸料通道的另一端通过罐车的罐口伸入到罐车的粉料中,所述吸料动力装置(1)为吸尘器,吸料通道包括空心吸料管,吸尘器工作将罐车中的粉料通过空心吸料管抽吸到吸尘器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罐车粉料全深度截面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料动力装置(1)和吸料通道,吸料通道的一端与吸料动力装置(1)连通,吸料通道的另一端通过罐车的罐口伸入到罐车的粉料中,所述吸料动力装置(1)为吸尘器,吸料通道包括空心吸料管,吸尘器工作将罐车中的粉料通过空心吸料管抽吸到吸尘器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罐车粉料全深度截面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吸料管为双层结构,空心吸料管包括用于防止物料塌陷的吸料管外管(3)和用于进料的吸料管内管(4),吸料管内管(4)与吸尘器连接,吸料管内管(4)嵌套在吸料管外管(3)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罐车粉料全深度截面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吸料管还包括过渡软管(2),过渡软管(2)的一端与吸尘器连接,过渡软管(2)的另一端与吸料管内管(4)连通,吸料管内管(4)的另一端为吸料口(5)。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罐车粉料全深度截面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料管内管(4)与吸料管外管(3)之间设有支撑条(6),支撑条(6)的一侧连接在吸料管内管(4)的外壁上,支撑条(6)的另一侧连接在吸料管外管(3)的内壁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罐车粉料全深度截面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料管内管(4)与吸料管外管(3)之间的横截面面积与吸料管内管(4)的横截面面积相等。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罐车粉料全深度截面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吸料管的长度等于罐口与罐底部之间最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小三徐水生邹健陈新
申请(专利权)人: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