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懿专利>正文

一种重症监护室用呼吸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1701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症监护室用呼吸面罩,包括呼吸面罩本体和固定在呼吸面罩本体底部的环状面罩垫,呼吸面罩本体即通过面罩垫与面部贴合,所述面罩垫包括均呈环形的固定垫、卡条和单向透水层,所述固定垫上方与呼吸面罩本体边缘固定,固定垫下方设置为朝呼吸面罩本体中部上方倾斜的倾斜面,固定垫内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在倾斜面中部设有卡口;所述单向透水层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状,单向透水层上方与卡条固定,单向透水层通过卡条与卡槽的卡接来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卡条与卡槽之间、单向透水层与固定垫的倾斜面之间具有连通的空腔,空腔内卡设有吸水材料层。其吸水吸汗效果更好,与面部更贴合、压迫更小,可有效避免压疮的出现。

A respiratory mask for intensive care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症监护室用呼吸面罩
本技术涉及一种重症监护室用呼吸面罩。
技术介绍
在医院的重症及呼吸困难病症病人,由于体力衰竭,呼吸困难,通常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这就需要病人长时间佩戴呼吸面罩。但是长时间佩戴呼吸面罩容易导致病人出现压疮。压疮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呼吸面罩长时间挤压面部,且挤压面小;二则是面部皮肤分泌汗液和呼吸水汽在面罩与面部接触面沉积,导致局部湿度过高,表皮通透性阻碍,有害菌繁殖,皮肤PH值恶化产生的影响。因此,保障垫体有效的吸湿效果和面部接触面的干燥清洁,是防止“面创”的有效手段。为此,专利号201720511217.8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使用呼吸机病人用面罩垫及呼吸面罩,该面罩垫在一定程度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由于其透气吸水层只有较薄的一层,其吸水量极为有限,短时间内即需要更换;而且,其更换并非是单独更换透气吸水层,而是整个面罩垫的更换,浪费较大;此外,其面罩垫是粘贴在呼吸面罩上的,长时间使用后,呼吸面罩上的粘贴面无粘性后即不可再用,此时即需要更换整个呼吸面罩,浪费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重症监护室用呼吸面罩,其吸水吸汗效果更好,与面部更贴合、压迫更小,可有效避免压疮的出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重症监护室用呼吸面罩,包括呼吸面罩本体和固定在呼吸面罩本体底部的环状面罩垫,呼吸面罩本体即通过面罩垫与面部贴合,所述面罩垫包括均呈环形的固定垫、卡条和单向透水层,所述固定垫上方与呼吸面罩本体边缘固定,固定垫下方设置为朝呼吸面罩本体中部上方倾斜的倾斜面,固定垫内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在倾斜面中部设有卡口;所述单向透水层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状,单向透水层上方与卡条固定,单向透水层通过卡条与卡槽的卡接来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卡条与卡槽之间、单向透水层与固定垫的倾斜面之间具有连通的空腔,空腔内卡设有吸水材料层。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槽的内壁上嵌有硬质酚醛塑料板。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槽的截面呈具有开口的圆形,开口与卡口对应,该开口宽度为卡槽直径的0.5~0.8倍。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条的截面呈圆形,卡条直径大于开口宽度、小于卡槽直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单向透水层上方通过连接颈与卡条相连,所述连接颈的截面呈长方形,连接颈的高度与卡条直径之和小于卡槽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吸水材料层为吸水纸层。更进一步的,朝向呼吸面罩本体内部的单向透水层边缘处设有向上的倾斜挡边,以防吸水材料层脱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卡条与卡槽的卡接,实现单向透水层与固定垫的可拆卸连接,而固定垫倾斜面的设置和单向透水层的结构设置,均为吸水材料层的安装提供了空腔。在安装时,先将吸水材料层填充到空腔的位置,然后再将单向透水层上方的卡条卡入卡槽中即可,而拆卸只需在吸水材料层吸水饱和(可根据时间判定或根据露在固定垫外侧的部分吸水材料层的吸水情况来判定)时,将卡条从卡槽中取出即可,如此,实现吸水材料层的可拆卸安装、更换,而单向透水层无需更换,更节省成本。而且,由于卡条与卡槽之间的空隙较大,单向透水层内侧与固定垫倾斜面的间隙也大,因此空腔体积得到极大的增加,吸水材料层能够吸取的水分也更多,整体表现为吸水吸汗效果更好,因此更换频率可大大降低,对病人而言,无需频繁取下呼吸面罩,使用安全性更高。此外,卡条为圆形,导致单向透水层可在一定范围内转动,加之单向透水层为三角形状,其内外侧较薄,单向透水层转动后也可以贴合面部,进而加大呼吸面罩与面部的接触面积,使呼吸面罩对面部的压迫更小,可有效避免压疮的出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面罩垫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重症监护室用呼吸面罩,该面罩吸水吸汗效果更好,与面部更贴合、压迫更小,可有效避免压疮的出现,并且舒适度也更高。该呼吸面罩是在原有的呼吸面罩本体1底部固定一个环状面罩垫,呼吸面罩本体1即通过面罩垫与面部贴合,来实现本实施例的目的。具体来说,参见图1和图2,所述面罩垫包括均呈环形的固定垫2、卡条3和单向透水层4。所述固定垫2上方与呼吸面罩本体1边缘固定,固定垫2下方设置为朝呼吸面罩本体1中部上方倾斜的倾斜面,一方面是为单向透水层4提供安装位置,另一方面则是更符合呼吸面罩罩设处的面部形状。所述固定垫2内设有卡槽5,所述卡槽5在倾斜面中部设有卡口6,从纵向截面上来看,卡槽呈具有开口的圆形,该开口即与卡口6对应,此处,开口宽度为卡槽5直径的0.5~0.8倍为最佳。所述单向透水层4的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状,其两个等角的角度可略小于固定垫倾斜面的倾斜角。单向透水层4上方通过连接颈8与卡条3相连,所述连接颈8的截面呈长方形。所述单向透水层4通过卡条3与卡槽5的卡接来实现可拆卸连接;卡条3的截面呈圆形,其直径大于开口宽度、小于卡槽5直径,如此,即可实现卡条与卡槽的卡接。为了使卡槽能够长时间使用,所述卡槽5的内壁上嵌有硬质酚醛塑料板,如此即可长时间保持形状,而卡条则可由橡胶制成,可以在一定程度范围内变形,以实现与卡槽的卡接连接。当卡条卡入卡槽后,由于单向透水层的等角角度小于固定垫倾斜面的倾斜角,而且连接颈8的高度与卡条3直径之和小于卡槽5的直径,因此,即使将卡条尽可能的王卡槽2顶壁挤压,所述卡条3与卡槽5之间、单向透水层4与固定垫2的倾斜面之间也是具有连通的空间的,若无填充物,则卡条可在卡槽内转动,进而使单向透水层4转动,加之单向透水层为三角形状,其内外侧较薄,单向透水层转动后也可以贴合面部,进而加大呼吸面罩与面部的接触面积,使呼吸面罩对面部的压迫更小,可有效避免压疮的出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空间是作为吸水材料层的安装空腔使用的。此处的吸水材料层优选为吸水纸层,可以将吸水纸制作为与该空腔匹配的形状直接安装进去,也可以用长方形的吸水纸,将其中部折叠后填充进入卡槽,而两侧则分别置于固定垫的倾斜面上,然后用卡条卡入卡槽实现锁紧。如此,实现吸水材料层的可拆卸安装、更换,而单向透水层无需更换,更节省成本。而且,由于卡条与卡槽之间的空隙较大,单向透水层内侧与固定垫倾斜面的间隙也大,因此空腔体积得到极大的增加,吸水材料层能够吸取的水分也更多,整体表现为吸水吸汗效果更好,因此更换频率可大大降低,对病人而言,无需频繁取下呼吸面罩,使用安全性更高。除此之外,由于朝向呼吸面罩本体1内部的固定垫倾斜面和单向透水层4之间的空间大,为避免吸水纸吸水后重量增大,从此处脱落,还在单向透水层4内侧边缘处设有向上的倾斜挡边9。最后,本实施例的单向透水层也可以选用专利201210141157.7公开的复合纤维膜。而吸水材料层的更换频率可以通过实践得到,也可以在安装吸水材料层时,将固定垫低端倾斜面与单向透水层之间的吸水材料层往外拉出一小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症监护室用呼吸面罩,包括呼吸面罩本体(1)和固定在呼吸面罩本体(1)底部的环状面罩垫,呼吸面罩本体(1)即通过面罩垫与面部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垫包括均呈环形的固定垫(2)、卡条(3)和单向透水层(4),所述固定垫(2)上方与呼吸面罩本体(1)边缘固定,固定垫(2)下方设置为朝呼吸面罩本体(1)中部上方倾斜的倾斜面,固定垫(2)内设有卡槽(5),所述卡槽(5)在倾斜面中部设有卡口(6);所述单向透水层(4)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状,单向透水层(4)上方与卡条(3)固定,单向透水层(4)通过卡条(3)与卡槽(5)的卡接来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卡条(3)与卡槽(5)之间、单向透水层(4)与固定垫(2)的倾斜面之间具有连通的空腔,空腔内卡设有吸水材料层(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症监护室用呼吸面罩,包括呼吸面罩本体(1)和固定在呼吸面罩本体(1)底部的环状面罩垫,呼吸面罩本体(1)即通过面罩垫与面部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垫包括均呈环形的固定垫(2)、卡条(3)和单向透水层(4),所述固定垫(2)上方与呼吸面罩本体(1)边缘固定,固定垫(2)下方设置为朝呼吸面罩本体(1)中部上方倾斜的倾斜面,固定垫(2)内设有卡槽(5),所述卡槽(5)在倾斜面中部设有卡口(6);所述单向透水层(4)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状,单向透水层(4)上方与卡条(3)固定,单向透水层(4)通过卡条(3)与卡槽(5)的卡接来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卡条(3)与卡槽(5)之间、单向透水层(4)与固定垫(2)的倾斜面之间具有连通的空腔,空腔内卡设有吸水材料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监护室用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5)的内壁上嵌有硬质酚醛塑料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懿
申请(专利权)人:李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