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医用负压式引流液标本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1681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一次性医用负压式引流液标本收集装置,包括球囊、管腔和收集器,球囊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第一单向气阀和第二单向气阀;管腔上下贯穿所述球囊,形成一引流管道;收集器可拆卸连接于球囊的下部,并与所述引流管道连通。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收集器和负压球有效结合,负压球上部和下部各形成一单向阀,当挤压负压球时,内部气压增加,从上部单向排出,能防止引流液回流;当松开负压球时,负压球恢复形状,球囊内部气压减小,气体只能通过第二气孔进入球囊,使得收集仓内部气压减小,引流液通过引流管道流入收集仓。标本收集完成后直接用密封盖拧紧即可,方便医护人员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有效避免采集到的标本受到污染。

A kind of disposable medical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liquid sample collec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医用负压式引流液标本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医用负压式引流液标本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标本采集容器及转送容器质量对临床引流液微生物检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正确的采集直接关系到治病菌培养的阳性率及正确率的高低,是临床微生物检验成功的关键。采集工具、运输介质、标本容器、包装和运输环节都是影响引流液微生物检测的因素,减少操作环节,对保证微生物检验质量十分重要。肝胆外科术后或PTCD术后通过T管及胆道外引流管留取中段胆汁标本以及腹液培养标本的传统方法:在连接橡胶管与引流管的橡皮管中间穿刺点处或者引流管上用酒精消毒2遍,消毒范围大2.5cm,每遍作用2min~3min,用5ml注射器抽取引流液后封闭针头,装入一次性标本盒内,立即送检,要求2h内送达实验室。整个操作过程繁琐,极易受到污染而影响检测结果,因此,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无菌原则操作,避免假阳性结果,平均每留取一位患者的引流液标本需要花费时间将达到10min,如遇到引流管内无引流液时还需要再次等待引流液充满引流管方可再次留取,不仅增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还严重影响了其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引流液标本留取操作繁琐、样品易污染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简单易用、减少样品污染的一次性医用负压式引流液标本收集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次性医用负压式引流液标本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球囊,所述球囊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第一单向气阀和第二单向气阀;一管腔,所述管腔上下贯穿所述球囊,形成一引流管道;一收集器,所述收集器可拆卸连接于球囊的下部,并与所述引流管道连通。优选地,在所述的一次性医用负压式引流液标本收集装置中,所述第一单向气阀包括第一隔膜片以及成型于球囊上部的第一隔膜片固定端和第一气孔,第一隔膜片设置在第一隔膜片固定端,用以封闭或打开第一气孔;所述第二单向气阀包括第二隔膜片以及成型于球囊下部的第二隔膜片固定端和第二气孔,第二隔膜片设置在第二隔膜片固定端,用以封闭或打开第二气孔。优选地,在所述的一次性医用负压式引流液标本收集装置中,所述收集器包括收集仓和密封盖,收集仓与密封盖或球囊螺纹连接。优选地,在所述的一次性医用负压式引流液标本收集装置中,所述收集仓的外部标有刻度线。使用时,收集器和负压球有效结合,第一隔膜片和第二隔膜片与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组成单向气阀结构。当挤压负压球时,内部气压增加,气体只通过第一气孔排出,能防止引流液回流;当松开负压球时,负压球恢复形状,球囊内部气压减小,气体只能通过第二气孔进入球囊,使得收集仓内部气压减小,引流液通过引流管道流入收集仓。标本收集完成后直接用密封盖拧紧即可,方便医护人员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有效避免采集到的标本受到污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取代传统空针抽取操作,防止针刺伤;(2)负压控制标本收集量,使用方便,操作便捷,节约护士操作时间;(3)采集完毕直接送检,无需使用专用无菌瓶,减少操作环节,避免多环节操作中多次开启无菌容器带来的引流液外漏和二次污染,影响微生物培养结果。附图说明图1一次性医用负压式引流液标本收集装置整体效果图;图2一次性医用负压式引流液标本收集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C-C向剖面图;图4第一气孔部分局部放大图;图5第二气孔部分局部放大图;图6负压球挤压状态示意图;图7负压球释放状态示意图;图8收集器结构示意图。其中,1-负压球;2-收集器;3-第一隔膜片;4-第二隔膜片;11-取样口连接端;12-球囊;13-引流管道;14-收集器连接端;15-第一隔膜片固定端;16-第一气孔;17-第二隔膜片固定端;18-第二气孔;21-收集仓;22-密封盖;211-刻度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技术的一次性医用负压引流液标本收集装置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技术,而仍然实现本技术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图2所示,一种负压式引流液标本收集装置主要由负压球1和收集器2组成。如图2、图4、图5所示,所述负压球1设有取样口连接端11、球囊12、引流管道13、收集器连接端14、第一隔膜片固定端15、第一气孔16、第二隔膜片固定端17和第二气孔18。一管腔上下贯穿所述球囊12形成所述引流管道13,引流管道13的上端延伸出球囊12,形成所述取样口连接端11,取样口连接端11用于和引流管或者医用三通衔接器的取样口端连接。第一隔膜片固定端15和第一气孔16成型于球囊12的顶壁,第二隔膜片固定端17和第二气孔18成型于球囊12的底壁。第一隔膜片3和第二隔膜片4分别固定在第一隔膜片固定端15和第二隔膜片固定端17,第一隔膜片3位于球囊12的外部,第二隔膜片4位于球囊12的内部,用于将第一气孔16和第二气孔18遮住,保持密封。本实施例中,所述负压球1和所述收集器2通过螺纹连接,方便拆卸。如图8所示,所述收集器2由收集仓21和密封盖22组成。所述密封盖22和所述收集仓21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标本采集完成后,直接将密封盖22和收集仓22拧紧即可将收集到的引流液标本送样。所述收集仓21外部设有刻度线211。本实施例,刻度线到10ML。该收集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首先将取样口连接端11与引流管连接,收集仓21旋紧在收集器连接端14;然后挤压球囊12,如图6所示,球囊12内的压力增大,从而将第一隔膜片3顶起,第二隔膜片4压紧,使得第一气孔16打开,第二气孔18关闭,球囊12内气体由第一气孔16单向溢出球囊12;接下来松开球囊12,如图7所示,球囊12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其内压力逐渐减小,囊内压力小于大气压力(囊外大气压和收集仓内大气压),第一隔膜片3被大气压压紧,第二隔膜片4被顶起,使得第一气孔16关闭,第二气孔18打开,收集仓21内气体单向流入球囊中,进而使得收集仓21内产生负压,使得引流液通过引流管道13流入收集仓21。可以反复按压球囊12,收集仓21内获得适量标本后,可直接用密封盖拧紧,进行后续处理。本技术中,所述第一隔膜片3和第二隔膜片4和所述第一气孔16和第二气孔18组成单向气阀结构。使用时,将取样口连接端11和引流管或者医用引流管三通衔接器的取样口端连接,挤压负压球1,内部气压增加,气体通过第一气孔16排出;然后松开负压球1,负压球1恢复形状,内部气压减小,引流液通过引流管道13流入收集仓21。可以反复多次按压,气体单向运动,可以防止引流液倒流。标本收集完成后直接用密封盖22拧紧即可,方便医护人员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有效避免采集到的标本受到污染。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医用负压式引流液标本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球囊,所述球囊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第一单向气阀和第二单向气阀;/n一管腔,所述管腔上下贯穿所述球囊,形成一引流管道;/n一收集器,所述收集器可拆卸连接于球囊的下部,并与所述引流管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医用负压式引流液标本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球囊,所述球囊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第一单向气阀和第二单向气阀;
一管腔,所述管腔上下贯穿所述球囊,形成一引流管道;
一收集器,所述收集器可拆卸连接于球囊的下部,并与所述引流管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医用负压式引流液标本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气阀包括第一隔膜片以及成型于球囊上部的第一隔膜片固定端和第一气孔,第一隔膜片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文娟赵洁尹磊傅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