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一体型风向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1665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调器的一体型风向调节装置,其包括:由在排出空调器内部的空气的排风口处形成的数个凸钮部、数个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凸钮部上的风向叶片部、与所述风向叶片部成为一体,使所述数个风向叶片部一起转动的连接部、风向叶片部转动时能够防止风向叶片部和连接部由于弹性而随意移动的制动结构;制动结构设置在所述凸钮部和风向叶片部的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制造简单并能提高排风口一侧的美观程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器,尤其涉及一种制造简单并能提高排风口一侧的美观程度的空调器的一体型风向调节装置。参阅附图说明图1所示,现有的风向调节装置由以一定间隔安装在空调器的排风口(1)处,调节通过排风口(1)排出的空气排放方向的数个风向叶片,和连接各个叶片以使上述叶片能够整体转动的连接件构成,可以依靠装在排风口(1)旁边的电机调节这些叶片的角度或使用者直接利用叶片上的把手调节叶片的角度。另外,上述风向调节装置(10)可以是叶片和连接件各自用不同的材料制成后连接起来,也可以将上述叶片和连接件用同一材料一次成型。如图2所示,这里的空调器的一体型风向调节装置(10)由从空调器的排风口(10)的上面向下突出的数个凸钮部(2)、能够调节从上述排风口(1)排出的空气的左右风向的,与上述凸钮部相连接可以左右转动的数个风向叶片部(12)、与上述数个风向叶片部(12)的各个叶片成为一体,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排风口处,如上述数个风向叶片部(12)中的一个转动则连动其它的叶片一同转动的连接部(16)构成。上述风向叶片部(12)由强行插入各个凸钮部(2)中的插入部(13)和与插入部(13)成为一体、沿垂直方向设置在上述排风口(1)处的风向调节部(14)构成,在上述风向叶片部(12)中的一个或多个叶片上设有向排风口(1)外部突出的把手(20),这样当使用者用手握着把手向左或向右转动时数个风向叶片部(12)就会一同转动。这里,由于上述风向叶片部(12)与连接部(16)一次成型而具备的弹性使其具有要恢复到最初的成型状态的性质,因此在排风口(1)的下面和风向叶片部(12)上形成了在利用把手(20)转动风向叶片部(12)时,防止风向叶片部(12)和连接部(16)由于弹性而要恢复到原位置的制动结构。上述制动结构由从风向叶片部(12)的下端突出的卡条(12a)、上面设有为使风向叶片部(12)在随把手(20)的调整而在排风口(1)处按所定角度转动时被卡条(12a)卡住而形成的卡槽部(23)、并在上述排风口(1)的下面突出的突出部(22)构成。现有的空调器的一体型风向调节装置的动作过程如下所述。如果使用者将上述把手(20)按所希望的左或右方向转动,则带有把手(20)的风向叶片部(12)就以凸钮部(2)为中心转动,同时使上述连接部(16)沿直线方向移动,而该连接部(16)则带动其它上面未设有把手(20)的风向叶片部转动。这时,虽然风向叶片部(12)和连接部(16)由于弹性的作用具有恢复到原位置的趋势,但由于在上述某个或多个风向叶片部上设有的卡条(12a)会被突出部(22)上所设的卡槽部(23)卡住,进而制约其恢复到原位置。但是,现有的空调器的一体型风向调节装置(10)需在上述排风口(1)的下面设有突出部(22)和卡槽部(23),并在风向叶片部(12)的下端设有卡条(12a),因此存在操作比较麻烦、制造成本高的问题。另外由于上述卡条(12a)和突出部(22)都是向外突出的,因此,外形不够美观。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调器的一体型风向调节装置,其包括由在排出空调器内部的空气的排风口处形成的数个凸钮部、数个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凸钮部上的风向叶片部、与所述风向叶片部成为一体,使所述数个风向叶片部一起转动的连接部、所述风向叶片部转动时能够防止风向叶片部和连接部由于弹性而随意移动的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结构设置在所述凸钮部和风向叶片部的间隙。前述的空调器的一体型风向调节装置,其中制动结构由在所述凸钮部上形成的锐角部、能够随着所述风向叶片部的设置角度的变化而使所述锐角部被卡住,在所述风向叶片部上形成的数个卡槽部构成。前述的空调器的一体型风向调节装置,其中风向叶片部由为能够与所述凸钮部连接而在侧面形成开口部,并且其内径比所述凸钮部的外径大,强行插入所述凸钮部的插入部和与所述插入部成为一体,沿垂直方向设置在所述排风口处,调节从排风口排出的空气的左右方向的风向调节部构成,所述卡槽部是在所述插入部的内周面形成。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调器的一体型风向调节装置,其包括由在排出空调器内部的空气的排风口处形成的数个凸钮部、数个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凸钮部上的风向叶片部、与所述风向叶片部成为一体,使所述数个风向叶片部一起转动的连接部、所述风向叶片部转动时能够防止风向叶片部和连接部由于弹性而随意移动的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结构设置在所述风向叶片部的上端和排风口的上面之间的间隙。前述的空调器的一体型风向调节装置,其中制动结构由在所述风向叶片部的上端形成的数个突起、能够使所述突起随着所述风向叶片部的设置角度的变化而被卡住的,在所述排风口的上面形成的数个卡槽部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由于在风向叶片部和凸钮部的间隙形成了由锐角部和卡槽部构成的制动结构,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制约风向叶片部和连接部由于弹性的作用而随意移动,并且由于上述锐角部和卡槽部是隐藏在凸钮部和风向叶片部之间而从外部不容易看到,因此具有更加美观的优点。另外,由于在风向叶片部的上端和排风口的上面之间的间隙处形成了由突起和卡槽部构成的制动结构,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制约风向叶片部和连接部由于弹性的作用而随意移动,并且由于上述突起和卡槽部是隐藏在风向叶片部和排风口的上面之间而从外部不容易看到,因此具有更加美观的优点。图1为现有空调器的侧视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空调器的一体型风向调节装置的主要结构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空调器的一体型风向调节装置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空调器的一体型风向调节装置一实施例的风向叶片部与凸钮部相连接的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空调器的一体型风向调节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空调器的一体型风向调节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风向叶片部的侧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空调器的一体型风向调节装置的另一实施例风向叶片部与凸钮部相连接的剖面图。上述凸钮部(52)在排风口(51)的上面按一定间隔突出,其下端形成防止风向叶片部(60)的连接部向下脱落的端卡(53)并使每个风向叶片部(60)都能各自转动。上述风向叶片部(60)是根据其在该排风口(51)内的摆放角度而调节空气的风向的构件,它由凸钮部(52)连接而在侧面形成开口部(61)、其内径比凸钮部(52)的外径大,强行插入上述凸钮部(52)的插入部(62)并与上述插入部(62)成为一体,沿垂直方向设置在排风口(51)处,直接引导排出的空气进而调节排出的空气的左右方向的风向调节部(66)构成。上述风向叶片部(60)中的一个或数个向排风口(51)的前方突出形成把手(68),使用者若转动上述把手(68)则数个风向叶片部(60)会一同转动并朝向左、中、右某一方向。如图4所示,上述制动结构(80),由在凸钮部(52)上形成的锐角部(82)、能够随着风向叶片部(60)的设置角度的变化而使锐角部(82)被卡住,在上述风向叶片部(60)形成的数个卡槽部(86)构成,由于它是在数个凸钮部(52)和风向叶片部(60)的全部或一个以上间隙处形成,因此在该风向叶片部(60)插入凸钮部(52)之后,上述锐角部(82)和卡槽部(86)就会隐藏起来而从外部看不到,并且能够制约该风向叶片部(60)和连接部(70)由于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的一体型风向调节装置,其包括:由在排出空调器内部的空气的排风口处形成的数个凸钮部、数个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凸钮部上的风向叶片部、与所述风向叶片部成为一体,使所述数个风向叶片部一起转动的连接部、所述风向叶片部转动时能够防止风向叶片部和连接部由于弹性而随意移动的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结构设置在所述凸钮部和风向叶片部的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仁虎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