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9365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空调器室内单元的排气格栅的结构,包括调整排出空气向上和向下运动的叶片,安装于叶片的一侧用于调整排出空气向左和向右运动的百叶,连接于百叶一侧的支撑件,与支撑件一侧相连而且与支撑件延伸在同一平面内的连杆,和形成在连杆另一侧上并且外力作用于其上的固定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增强连杆的耐用性和排气格栅的稳定操作的空调器室内单元的排气格栅结构。
技术介绍
空调器是一种按照要求使室内空气保持最佳化的装置。例如,在夏季室内空气温度变高的情况下,空调器吹入低温使室内温度降低。相反,在冬季,空调器吹入高温暖风加热室内空气。空调器大体上可分为整体式和分体式。整体式空调器全部只有一个单元,而分体式空调器具有分开装于需要空调的空间内的室内单元和装于室外的室外单元。特别是近年来,考虑到空调器的噪声和安装环境,分体式空调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图1为相关技术的分体式空调器的分解透视图,图2为相关技术的空调器室内单元排气格栅的分解透视图。参看附图,主机架1构成了室内单元的一个框架。该主机架1有一个形成于其前侧的前框架3,由此形成室内单元的外形。带有前框架3的主机架1安装于室内墙壁上。在主机架1和前框架3之间的空间内装有下面要说明的一些部件。同时,如图1所示,由主机架1和前框架3构成的室内单元的外形作为整体向前侧突出。带有前吸气格栅5的吸气面板7置于前框架3的前面,从而构成了室内单元的前部外形。在吸气面板7的上端配有铰链元件(图中未示出),以使吸气面板7能够转动。前吸气格栅5是一通道,通过它将需要空调的空间的空气吸入室内单元内部。前吸气格栅5与吸气面板7一体构成。同时,上吸气格栅3′自左至右设置于前框架3的上侧。上吸气格栅3′与前框架3可成一体或分体形成。热交换器9安装在前框架3的后面。当通过前吸气格栅5和上吸气格栅3′流入的空气通过热交换器9时,进行了热交换。用于清洁吸入空气的过滤器9′安装在热交换器9的前面。一贯流式风机10安装在热交换器的后面。该贯流式风机10自需要空调的空间吸入空气并向需要空调的空间送回空气。一为贯流式风机10提供旋转动力的风机电机10′安装在贯流式风机10的右侧,一引导贯流式风机10所产生的气流的元件一体形成在主机架内部。同时,通过热交换器9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通过贯流式风机10排放到需要空调的空间。为此目的,在主机架1和前框架3的下端装有一排气格栅11。此时,在排气格栅11中形成一股将已通过贯流式风机10的空气导向到所需空调的空间的排气流(图中未示出)。一垂直控制排气流方向的叶片15和一水平控制排气流方向的百叶均置于排气流的路径内。百叶16由多片组成并且由连杆17相互连接在一起,以便同时运行。叶片和百叶安置于排气流的内部,以便分别调整排气的上、下和左、右流动方向。多个百叶16由支撑件18相连接,并与附连电机M的连杆17联结。支撑件18是一将百叶16连接在与直线方向同一平面上的长杆。设置固定端18′以便在支撑件18的底部支撑住支撑件18。连杆17的一侧与电机M联结,而另一侧则与连接百叶16的支撑件18联结。连杆17有多个弯曲部分,通过电机M的旋转动力使百叶16移动。参照图2,连杆自连接百叶16的一端延伸至前部、底部并弯曲至前部。延伸的另一端与电机M相连接。此外,在前框架3的下部大约中心部位设置了用于显示空调器运行状态的显示器19。具有上述结构的空调器并处于冷却模式的运行情况将在下面予以描述。当所述空调器运行时,进行空调的空气被贯流式风机10吸入室内单元内部。也就是说,空气通过前吸气格栅5和上吸气格栅3′被吸入室内单元内部,以便流经热交换器9。通过热交换器9的空气与在热交换器内部流动的工作流体(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已与热交换器9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的温度变得相对较低,并被吸入贯流式风机10。吸入到贯流式风机10的空气被往下排放并导向排气口13侧。导入排气口13内部的空气被安装在排气口13内的叶片15和百叶16改变了排气方向,并经排气格栅11排至需要空调的空间。就此而言,由于叶片15和百叶16可使排出的空气在垂直和水平方向分配,所以空气能够均匀地排出到需要空调的空间。为固定热交换器9,在主机架1的左面设有固定支架8,并在主机架1的右面设有与热交换器9的螺钉连接端9a相对应的固定端8′。应在固定端8′内部攻出一螺纹连接孔8″。一用于接受热交换器9左端的接受槽8a设在所述固定支架8的前侧和上侧。用于钩挂和固定热交换器9的U形物(hairpin)9c的挂钩8b突出于接受槽8a内部。在所述热交换器9的螺钉连接端9a上,冲压与螺纹连接孔8″对应的螺钉通孔9b。用螺钉S将固定支架8安装于主机架1的左面,从而使热交换器9得以固定。此时,固定支架8的接受槽8a的开口朝向右侧。在热交换器9的U形物9c插入固定支架8的接受槽8a中时,U形物9c被钩挂并固定在接受槽8a内的挂钩8b上。这里,首先固定热交换器9的左端。在此之后,热交换器9的右侧,更具体地说就是螺钉连接端9a被紧附连在主机架1的固定端8′上,用螺丝S穿过孔9b连接在螺纹连接孔8″上。这样,热交换器9便固定在主机架1上了。但是,连杆与百叶16相连,连杆有许多弯曲部分,安装一电机M提供动力,支撑件18与百叶16相连以便一起动作。可是,与百叶连接的支撑件18同时操作多个百叶16。所设置的电机M向百叶16提供水平动力。具有多个弯曲部分的连杆17将电机M发出的动力传递给百叶16。此外,由于连杆17具有多个向前和向后以及向上和向下的弯曲部分而且高低不同,所以电机M向百叶16传送的动力会有损失。此外,由于电机M传输动力的动量集中在连杆17的“A”部分,所以有可能在“A”部分产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集中于一种能基本上消除由于相关技术的局限性和缺点而产生各种问题的空调器室内单元排气格栅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单元的排气格栅结构,以便增强连杆的耐用性和排气格栅的稳定运行。本专利技术的附加优点、目的及特点,部分将在下面的说明中加以阐述,部分对那些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经过研究下述资料而会变得显而易见,或者能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了解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其它优点可通过其结构、尤其是可通过文字说明和权利要求及附图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为达到这些目的和优点,按照本专利技术,如实施例并已做广泛描述的那样,为空调器室内单元提供一种排气格栅结构,它包括一调节排放空气上、下运动的叶片、一安装于叶片的一个侧面,用于调节排放空气左、右运动的百叶、一连接于百叶一侧上的支撑件、一连接于支撑件一侧并在该支撑件同一平面上延伸的连杆、及一设置于连杆另一侧用于施加外力的固定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中,所设置的空调器室内单元的排气格栅结构包括一可调节排放空气上、下运动的叶片、多个调节排放空气左、右运动的百叶、一在一个方向上支撑百叶的支撑件、一侧与支撑件相连并沿支撑件一维传送和延展而外力施加于另一侧上的连杆,和为驱动叶片和百叶的各个电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室内单元排气格栅结构,能增加连杆在向百叶传输动力时的耐用性并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很容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简要说明和下面的详细说明都是示范性的和解释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与说明书一起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加以说明。通过附图可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了解,同时这些附图也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中图1是相关技术的空调器室内单元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相关技术的空调器室内单元排气格栅分解透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单元透视图;图4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空调器室内单元的排气格栅的结构,包括:一调整排出空气向上和向下运动的叶片;一安装于叶片一侧用于调整排出空气向左和向右运动的百叶;一连接百叶一侧的支撑件;和一带有在支撑件同一平面上延展的一侧和另一侧的连 杆,其一侧与支撑件相连,而外力作用于另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仁虎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