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大便失禁的肛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1617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大便失禁的肛袋,该肛袋包括肛袋本体及设置在所述肛袋本体上的造口孔,沿该造口孔周边设置有与造口孔同心圆的粘贴环,所述肛袋本体通过引流管连接有引流袋,所述肛袋本体的出口端设置有一段透明袋体,该透明袋体内部抽成真空,其内封装有导流接头,所述导流接头内端连通所述肛袋本体的内腔,其外端连接所述引流管的一端,所述引流管的管体上且靠近所述引流袋一侧设置有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肛袋将传统的肛袋结构改进,并在引流管上设置有阀体,阀体可以连接注射器或者分流管,注射器能够注水将引流袋或者肛袋本体清洗。

A anal pouch for fecal incontin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大便失禁的肛袋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大便失禁的肛袋。
技术介绍
对于大便失禁的患者,护理工作量大,病人皮肤容易造成损伤。现有的肛袋大多为封闭的一次性长袋,在使用时将其粘合在造瘘口肛门处,粪便或者尿液装满后将其取下扔掉即可。目前也有可以反复使用的肛袋,将肛袋下部开口,直接将粪便或者尿液排出,再将口封闭,继续使用。但是这种肛袋使用时间长,容易造成患者造瘘口感染,为了防止感染需要经常取下肛袋清理冲洗造瘘口,然后再将肛袋与患者粘合,多次的粘贴皮肤,会使患者皮肤受伤,造成二次伤害,也会使肛袋粘贴处的粘性降低,容易脱落。给患者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伤害,也给操作者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大便失禁的肛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应用于大便失禁的肛袋,该肛袋包括肛袋本体及设置在所述肛袋本体上的造口孔,沿该造口孔周边设置有与造口孔同心圆的粘贴环,所述肛袋本体通过引流管连接有引流袋,所述肛袋本体的出口端设置有一段透明袋体,该透明袋体内部抽成真空,其内封装有导流接头,所述导流接头内端连通所述肛袋本体的内腔,其外端连接所述引流管的一端,所述引流管的管体上且靠近所述引流袋一侧设置有阀体;所述引流袋上端和下端的袋部均设置成压接式密封结构;所述引流袋的上端的压接式密封结构中部设置有引流管接口,所述引流管接口连接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所述引流袋的下端的压接式密封结构中部设置有排液管接头,在该排液管接头处螺接有堵头。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接头为硬质塑胶接头,其直径从内端至外端渐窄,所述导流接头外部密封在所述透明袋体内。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包括一阀柱,阀柱与引流管密封连接,阀柱设有通孔,通孔连通引流管内腔,在通孔的内端口设置有凸型柱,所述凸型柱通过若干连接杆连接在通孔内端口,连接杆之间形成若干扇形孔,所述凸型柱的上柱部套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上端固接有密封垫;在阀柱的通孔外端口部设置有阀盖,阀盖设置有台阶槽,所述密封垫被所述第一弹簧顶紧于所述台阶槽处,密封垫将所述通孔外端口部密封。进一步的,所述压接式密封结构的袋体上布满凹面槽。进一步的,所述阀体的端口能够连接注射器或分流管。进一步的,所述引流袋表面设置有刻度标记。进一步的,所述堵头一端为螺纹柱,另一端为锥体部,所述锥体部与所述螺纹柱内部设置有连通的导孔,在所述锥体部的侧部设置有用于将导孔打开或关闭的开关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开关装置包括伸缩柱、第二弹簧、密封塞,所述锥体部设置有与导孔垂直的侧孔,侧孔与导孔交叉成十字型结构,所述侧孔底端设置第二弹簧,所述伸缩柱的杆体上且与所述导孔同向的方向上设置有过流孔,所述侧孔外部孔径较大,并在孔口处设置有密封塞,所述伸缩柱的外壁设置环形挡圈,所述伸缩柱插入所述导孔后,其上的环形挡圈能够被密封塞挡住,所述伸缩柱上套有防水胶圈,其外端连接有帽盖。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柱底端套有密封垫片。进一步的,所述肛袋还配有夹子,夹子用于将导管夹住或松开。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肛袋将传统的肛袋结构改进,并在引流管上设置有阀体,阀体可以连接注射器或者分流管,注射器能够注水将引流袋或者肛袋本体清洗。本技术肛袋配有夹子,夹子用于夹住引流管,当需要清洗引流袋时,夹住阀体与肛袋本体之间的引流管,当需要清洗肛袋本体时,夹子夹住阀体与引流袋之间的引流管。本技术的引流袋设置有堵头,用于将引流袋下端口部堵住,在堵头上设置有开关装置,开关装置便于快速导流。本技术肛袋结构提升了患者的使用效果,避免患者感染,能够重复使用的肛袋节省了患者的就医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肛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引流管上的阀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凸型柱结构示意图;图4为注射器的注射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夹子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堵头封闭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堵头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显然,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如下:请参照附图1-7,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大便失禁的肛袋,该肛袋包括肛袋本体11及设置在所述肛袋本体11上的造口孔,沿该造口孔周边设置有与造口孔同心圆的粘贴环12,所述肛袋本体11通过引流管3连接有引流袋71,所述肛袋本体11的出口端设置有一段透明袋体13,该透明袋体13内部抽成真空,其内封装有导流接头2,所述导流接头2内端连通所述肛袋本体11的内腔,其外端连接所述引流管3的一端,所述引流管3的管体上且靠近所述引流袋71一侧设置有阀体5;所述引流袋71上端和下端的袋部均设置成压接式密封结构72;所述引流袋71的上端的压接式密封结构72中部设置有引流管接口,所述引流管接口连接所述引流管3的另一端;所述引流袋71的下端的压接式密封结构72中部设置有排液管接头,在该排液管接头处螺接有堵头74。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流接头2为硬质塑胶接头,其直径从内端至外端渐窄,所述导流接头2外部密封在所述透明袋体13内。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阀体5包括一阀柱,阀柱与引流管3密封连接,阀柱设有通孔,通孔连通引流管3内腔,在通孔的内端口设置有凸型柱54,所述凸型柱54通过若干连接杆连接在通孔内端口,连接杆之间形成若干扇形孔541,所述凸型柱54的上柱部套有第一弹簧53,所述第一弹簧53上端固接有密封垫52;在阀柱的通孔外端口部51设置有阀盖,阀盖设置有台阶槽,所述密封垫52被所述第一弹簧53顶紧于所述台阶槽处,密封垫52将所述通孔外端口部51密封。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接式密封结构72的袋体上布满凹面槽。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阀体5的端口能够连接注射器4或分流管。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流袋71表面设置有刻度标记73。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堵头74一端为螺纹柱,另一端为锥体部742,所述锥体部742与所述螺纹柱内部设置有连通的导孔,在所述锥体部742的侧部设置有用于将导孔打开或关闭的开关装置。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关装置包括伸缩柱744、第二弹簧747、密封塞745,所述锥体部742设置有与导孔垂直的侧孔,侧孔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大便失禁的肛袋,该肛袋包括肛袋本体(11)及设置在所述肛袋本体(11)上的造口孔,沿该造口孔周边设置有与造口孔同心圆的粘贴环(12),所述肛袋本体(11)通过引流管(3)连接有引流袋(71),其特征在于:所述肛袋本体(11)的出口端设置有一段透明袋体(13),该透明袋体(13)内部抽成真空,其内封装有导流接头(2),所述导流接头(2)内端连通所述肛袋本体(11)的内腔,其外端连接所述引流管(3)的一端,所述引流管(3)的管体上且靠近所述引流袋(71)一侧设置有阀体(5);/n所述引流袋(71)上端和下端的袋部均设置成压接式密封结构(72);/n所述引流袋(71)的上端的压接式密封结构(72)中部设置有引流管接口,所述引流管接口连接所述引流管(3)的另一端;/n所述引流袋(71)的下端的压接式密封结构(72)中部设置有排液管接头,在该排液管接头处螺接有堵头(7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大便失禁的肛袋,该肛袋包括肛袋本体(11)及设置在所述肛袋本体(11)上的造口孔,沿该造口孔周边设置有与造口孔同心圆的粘贴环(12),所述肛袋本体(11)通过引流管(3)连接有引流袋(71),其特征在于:所述肛袋本体(11)的出口端设置有一段透明袋体(13),该透明袋体(13)内部抽成真空,其内封装有导流接头(2),所述导流接头(2)内端连通所述肛袋本体(11)的内腔,其外端连接所述引流管(3)的一端,所述引流管(3)的管体上且靠近所述引流袋(71)一侧设置有阀体(5);
所述引流袋(71)上端和下端的袋部均设置成压接式密封结构(72);
所述引流袋(71)的上端的压接式密封结构(72)中部设置有引流管接口,所述引流管接口连接所述引流管(3)的另一端;
所述引流袋(71)的下端的压接式密封结构(72)中部设置有排液管接头,在该排液管接头处螺接有堵头(7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大便失禁的肛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接头(2)为硬质塑胶接头,其直径从内端至外端渐窄,所述导流接头(2)外部密封在所述透明袋体(13)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大便失禁的肛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5)包括一阀柱,阀柱与引流管(3)密封连接,阀柱设有通孔,通孔连通引流管(3)内腔,在通孔的内端口设置有凸型柱(54),所述凸型柱(54)通过若干连接杆连接在通孔内端口,连接杆之间形成若干扇形孔(541),所述凸型柱(54)的上柱部套有第一弹簧(53),所述第一弹簧(53)上端固接有密封垫(52);
在阀柱的通孔外端口部(51)设置有阀盖,阀盖设置有台阶槽,所述密封垫(52)被所述第一弹簧(53)顶紧于所述台阶槽处,密封垫(52)将所述通孔外端口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孟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